来源/大丰收柑橘植保
最近果园里发现了不少脂点黄斑[概述黄斑: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0.35cm处并稍下方,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病的身影,要说这种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在各个柑橘品种上都有可能发生,也算是“老熟人”了,没想到很多果农竟然把它当成了肥害[肥害,是指施肥不当引起植物生长受阻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果农把它当成了虫害
病害和肥害管理起来可是天壤之别啊,快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清楚这种病了,千万别当成肥害处理了!
真菌病害
脂点黄斑病是真菌性病害,普遍认为导致病害产生的病原物是柑橘球腔菌,但由于脂点黄斑病有种症状是褐色小圆型的,所以还有人认为是柑果茎点菌(也将这种真菌导致的脂点黄斑病与柑橘黑星病统称为柑橘黑斑病)。不过对我们而言,不用纠结,因为这两种都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防治药剂相差不大。
脂点黄斑病病原菌——柑橘球腔菌
脂点黄斑病的病原菌会在树上病叶[病叶,拼音是bìng yè,注音是ㄅㄧㄥˋ ㄧㄜˋ。]或落地的病叶中越冬,也可在树枝上越冬,一般在4~9月通过病叶中的菌丝体侵染健康的枝叶。并且病菌具有潜伏侵染性,从新梢嫩叶的气孔侵入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可潜伏2~4个月。6-7月是高发期,气温20度以上,加上足够的湿度是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条件。
这些症状别误以为是肥害
脂点黄斑病症状
1、为害叶片:先看叶背
脂点黄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果实。叶片上症状主要有脂点黄斑型和褐色小圆型,两者常混合发生。
脂点黄斑型:
主要发生在春梢叶片上,受害叶片初期背面产生针头状的黄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和不规则黄色斑块,向叶背凸起呈现疱疹状。
疱疹状小粒点几个或几十个群生在一起,病斑分布不规则,常有很多病斑集中在病叶中脉的一侧,而另一侧则无病斑。柚类病斑较为明显,而脐橙和砂糖橘等病斑较小,色泽更深,突起更明显。
褐色小圆型:
受害叶片初期只有芝麻大,后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中间隆起,中间变白,散生黑色小点。
混合型:
在同一张叶片上发生脂点黄斑型的病斑,又有褐色小圆星型的病斑,多出现在夏梢叶片上。
2、为害果实:两种类型
黄斑:果实受害后,7-8月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斑块,最后形成下陷的大病斑。
腻斑:果皮上先出现小点,最后出现绿色腻斑。
3、为害嫩梢
嫩梢受害后僵缩不长,影响树冠扩大。
与肥害区分开来
肥害造成的症状一般在植株上表现比较均匀,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不像病害会有最先感染出现症状的中心植株或明显的扩散蔓延路径。
肥害症状
这9种情况最容易发病
1、历年发病重,冬季清园不到位,老病叶多的果园,当年发生病害就会严重,反之发病较轻。
2、新梢成熟期,温度适宜,湿度大,病害流行,甚至爆发。
3、不同品种感病程度有一定差异。
4、果园栽培管理合理,通风透光好,树势[树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ù shì,意思是树木的形状长势。]强,则发病轻,落叶不严重。相反,果园失管,树冠郁蔽,树势弱,则发病重,落叶多。
5、相同品种,树龄大发病重,幼龄和成龄树发病轻。
6、冬季有柑橘冻害的第2年发病重,反之,相对较轻。
7、柑橘树受害影响发病。
锈壁虱严重的果园脂点黄斑病严重,控制锈壁虱数量可减轻脂点黄斑病的发生,其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另外,柑橘树受日灼、机械损伤、虫伤等造成伤口可为本病发生流行创造条件。
受锈壁虱为害柑橘出现脂点黄斑病症状
8、春梢发病比夏梢和秋梢严重。
9、脂点黄斑病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密切,降雨量越多则病情增长率就越高。持续降雨、洪涝灾害等天气状况发生时,发病严重。
重点!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
结合整形修剪,疏除大枝和病虫枝。收集病叶、病枝、病果、落叶、修剪枝叶等,集中深埋,以减少病源。撒施石灰,土壤消毒,调整土壤pH值。清园时可使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清除病菌,兼防砂皮病。
2、加强栽培管理
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抵抗力 特别对树势弱、历年发病重的老树,应增施有机质肥料,使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同时做到树冠通风透光,疏密有度。
3、药剂防治:一年三次
5月中旬到6月使用1次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兼治黑点病。可以控制病害发展。
7月或8月中再喷2次,使用咪鲜胺、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可以有效控制好病害发生。
另外,橘小妹在文献里看到对脂点黄斑病几种药剂的药效实验,虽然是在陕西的柑橘园里做的实验,跟我们这边会有所差距,但可以作为药剂选择时的参考,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