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广泛的种植。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发生的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也能为害棉花甘蔗、**、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蔗豆类等作物,属于世界性害虫。]属又叫玉米钻心虫[钻心虫,又叫三化螟,二化螟。],是一种世界性的大害虫,在我国分布很广,其食性很杂,主要危害[危险灾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螟虫的发生规律、危害、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时间及措施,供大家参考。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1.玉米螟虫的危害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玉米螟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1).植物学上是粮食的颗粒,通常会被误以为是种子,实际上是果实,属于颖果。]。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2

2.玉米螟虫发生的规律

地理位置不同,地势和气温不同,都会影响玉米螟发生代数不同。一般而言,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在6月中旬盛发,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春玉米的心叶;第2代幼虫在7月中旬盛发,为害夏玉米心叶、春玉米穗;第3代在8月中旬~9月上旬,为害夏玉米穗。最后玉米螟均以末代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次年生长季节开始化蛹、羽化。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3

3.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矮、生育期长短而定,亩植3000—3500株。

②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过多贪青招虫。

③适期防治:宜在幼虫三龄前进行药剂防治。

④药剂防治:化学防治玉米螟虫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此时是低龄幼虫最大限度地潜伏在心叶丛中为害的时刻。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防治。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前期预防和施药最佳期[最佳期,亦称“关键期”、“敏感期”、“临界期”。]的把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玉米螟虫的危害有加大趋势,因此对于农户朋友来说,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是很重要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