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小黄点—靶斑病[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
症状表现:黄瓜靶斑病又称“小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通常指一种色彩,有时也用作形容词,表示阴暗、消极…]霉状物,呈环状。
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角斑病是指发生在林木、果树、黄瓜、番茄等各种作物的叶片上,病斑形状为多角形的一类病害,与褐斑病形态类似。]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多通风,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降低棚内湿度,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最好不超过30℃。另外要选择对路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及时进行防治。目前防治靶斑病较好的方法是:碧穗+斑泰+爱润润、秋翠+好迪施+爽粹+爱润润。
甜瓜[香瓜(Cucumis melo),又名“甜瓜”,又名“白啄瓜”。]小绿点—细菌性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
症状表现:细菌性叶斑病侵染甜瓜果实,常造成发病处果皮呈绿色不转色。远远看去,果实表皮密密麻麻着生小绿点。此病为害叶、茎、瓜,以叶受害较严重。在甜瓜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子叶受害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变成黄褐色。果实和茎蔓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深绿色,严重时龟裂或形成溃疡,溢出菌液。果实发病,病菌可向内一直扩展到种子,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很多,以链霉素[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植霉素和铜制剂为主。链霉素、新植霉素是内吸性药剂,以预防为主;而铜制剂是触杀性的,发病后喷洒都能抑制住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建议喷用链霉素等预防细菌性病害。
专家提醒:采取套袋生产的甜瓜,由于植株结露和棚内滴水现象,不少甜瓜套袋内会有积水,这些瓜体发病就格外严重。另外,套袋口系不紧的瓜码发病格外重一些。因此,菜农发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排出袋内积水、系紧袋口,以减少发病几率。
番茄白泡泡—细菌性溃疡病[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俗称,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症状表现: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又称鸟眼病。病菌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表皮伤口侵入植体,借助引种、育苗及雨水传播。溃疡病可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病叶似缺水状卷缩,有的植株一侧叶片凋萎。病茎的髓部变褐腐烂,或在茎部开裂生长不定根潮湿时有白色脓状物流出。病果胡稍突起园斑,其边缘为白色,**部分为褐色(似鸟的眼睛,故又称鸟眼病),后期果肉腐烂,并使种子带菌,有的幼果皱缩停止生长。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由各种伤口侵入,也可从植株茎部或花柄处侵入。病菌传播主要靠种子、分苗移栽及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进行。棚内内温暖潮湿,结露持续时间长或棚内滴水严重的棚室,发病重。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可使用铜制剂、中生菌素素等轮换喷施,恶霉灵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