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看起来诱人,吃起来爽口,但种植起来并不太容易,病果的发生几率比较高,令草莓种植户们十分苦恼。
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是温室草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严重时,整座温室50%的草莓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和果实[果实(英文名称fruit)是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都有可能染病[染病,汉语词汇。],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应。
1.发生部位
白粉病在草莓的各个生长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花、花梗和果实这些部位,匍匐茎[铺草坪的结缕草以及人们通常栽培的草莓、红薯。]上很少发生。
2.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
草莓白粉病属于真菌病害,导致草莓白粉病的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叫做羽衣草囊壳菌,是专性寄生菌,有子囊果和菌丝体两种形态在病株和病残体越冬,病原菌主要靠空气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菌在大棚内迅速蔓延,从附着到侵入叶片,一般只需要20多个小时,5天左右侵染的叶片就会有白色[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通常被认为是“无色”的,(但和黑色的无色正相反),其明度最高,色相为零。]的病斑,7天左右可以产生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再侵染再传播,一直循环。
草莓白粉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病菌侵染的最适合温度在15-25度,相对湿度在80%,但雨水对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不能发芽,低于5度和高于35度都不会发病。在室内设施内,温湿度边幅较大也容易发病。
3.如何判断识别白粉病?
■叶片
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观察受害部位是否有白色粉状[ …]物,一般染病的叶片,正面和背面都可能会产生白色接近圆形的星状小粉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不断地扩大,并且向四周扩展,成为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点,并有白色的粉状物,发病最为严重的时候,大量的病斑会连接成片,整片叶子上会布满白粉,叶片的边缘会卷曲变形,最后,整个叶片呈汤匙的样子。
■花
草莓花染病时,花瓣的颜色由白色变为粉红色,花柄上的花托也会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这样的花托往往不能正常的膨大生长。
■果实
草莓的果实无论是正常发育的青果,还是已经成熟的红果,都有可能染病。发病初期,在果实的表面上往往会有白色的粉状物,随着病情不断发展,白色粉状物的面积逐渐变大,严重时,整个果实都是长有白色粉状物,并最终腐烂掉。
4.草莓白粉病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措施
草莓白粉病防治重点在于预防,如果等到病情严重才重视起来,往往防治效果就不佳了。
■选品种[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
要想杜绝白粉病,关键的第一步在于选品种。不同的品种对于草莓白粉病的抗性不一样,像日本品种多不抗草莓白粉病,其中章姬、丰香等为易感病品种,春香、达娜、甜查理、春旭等品种属于抗病较强的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
选好了品种后,要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园地通风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避免使用过多氮素肥料。在栽前植后要进行园地清洁,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贴在地面上的老叶、病叶及病果,并集中深埋。初期发现发病中心,可以将病叶剪除烧毁,在发病重的地区,采收后进行全园割叶,然后喷药。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时期大致在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在发病初期就要进行防治,像在早春时期开始喷药,每隔10-14天喷一次,可以缩短发病间隔时间,开花后避免用药,必要时一直喷药持续到生长季结束。
■药剂防治
在药剂防治方面,要在花前开始预防。可以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进行预防,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进行,但注意控制温度以防高温产生亚硫酸引起药害。
有莓友提供了一个亲身使用过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在草莓白粉病容易爆发期,前期可以喷施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进行预防,也可以使用硫磺熏蒸。后期发生白粉病害了,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施,连续两至三遍可以治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