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

今年以来,江西、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前期连续多雨,近期又进入连续高温季节,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山药[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易感染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根腐病、褐斑病[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 brown spo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等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造成减产。8月2日我们详细讲解了山药褐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今日我们重点讲山药炭疽病,山药上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普遍且危害最为严重,不仅感染山药的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和茎蔓,也会使零余子(山药豆)和薯块发病,一般病株率20%-30%,常致叶片枯死,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

一、山药炭疽病的发病症状

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

主要症状:发病时叶片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着生黑色轮生小黑点,呈同心圆圈状,即一圈一圈的。

叶片症状:发病初从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至褐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不规则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意思。]形大斑,病斑中间为灰褐至灰白色,有轮纹,上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盘),发病部位变硬变脆,雨水冲刷后容易出现穿孔破裂。

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2

叶片发病有慢性型和急性型,急性型发病快,若不及时用药[用药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解释:指下药,使用药物。]防治,没几日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就有大量落叶,俗称“落青叶”,导致严重减产。急性病斑多发生于叶片与叶柄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病斑较小,不规则形,褐色。

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3

茎蔓症状:初生梭状或不规则斑,中间灰白色、四周黑色,严重的上下病斑融合成片,导致部分茎蔓枯死,严重致全株干枯,病部长满黑色小点。

二、发病规律

越冬病原菌的基数是病害发生的基础。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附着在病苗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气温适宜后分生孢子萌发,在雨水冲刷后随风传播或借助蚜虫、粉虱等昆虫传播。病原菌可通过自然伤口或人为农事操作出现的伤口侵入,无伤口的情况下也可发病。

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4

高温(温度25-30℃)、多雨、高湿(相对湿度打80%以上))是发病流行的决定因素。从田间发病情况看,江浙一带6-7月是梅雨季节,气温适宜,雨水较多,山药藤蔓生长迅速,能看到零星叶片有黑色小斑点。6-7月是炭疽病流行蔓延的主要时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发病高峰期,9月份后会减轻。据观察,大面积山药始见病株一般在大雨后4-6天,

三、影响发病程度的因素

1、施用过多氮肥也会加重病情。在苗期施用氮肥有促进山药快速生长,但是施氮肥量过大,山药藤蔓生长旺盛,叶片郁闭、田间湿度大,在山药结薯膨大时,山药叶片及嫩枝还是淡绿色,对炭疽病菌抗性降低,山药炭疽病发病比较严重,且不利于山药结薯及膨大。

2、选用[选用是汉语词语,拼音xuǎn yòng,意思是挑选或应用。]劣质种薯发病重,如留小薯、畸形薯、残损薯作种薯,比选用优良种茎作种薯发病早,发病重。不同的山药品种,对炭疽病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各地本身有自己的山药品种,不太会轻易更换栽培品种,所以生产上很难利用山药品种进行抗病。

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5

3、连作重茬会加重病害,一般重茬田块明显会比新茬田块发病重,而且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前茬为山芋、花生的地块也比其他茬口要重,套种西瓜的田块发病重。

4、6-7月气候温暖多雨,为炭疽病的侵染、传播、流行提高有利环境,山药发病重。

5、用药防治不科学,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不够重视,发生急性炭疽病未及时用药防治,而且用药比较单一,无法及时控制炭疽病的传播蔓延。

四、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抓好关键时期,重点在发病初期施药保护,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200倍、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3000倍液,根据病情隔10-15天防治1次。

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6

用药时期要灵活掌握,在6-8月份遇到多雨或连续3天以上大雾的天气用药防治间隔时间可缩短至5-7天,雨后可选用上述药剂及时补喷,可达到有效预防山药炭疽病的效果。同时合理轮换药剂,减缓山药炭疽病抗药性的产生。

播种前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种块浸种,可减少种块带菌,对病害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五、农业综合防治

在山药种植生产过程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在山药收获后,清理田间的残枝和落叶,烧毁或深埋处理;生长期内出现急性炭疽病引起的落叶,要将落叶清除带出田外,减少炭疽病的侵染源。

2、合理轮作,减少重茬年限,与其他作物(避免与山芋、花生等作物)实施2-3年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不能与西瓜套种。

3、选用纯正、无病、优良的山药种茎作种薯,注意剔除小薯、畸形薯、病斑薯等劣质薯块,减少初侵染源;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耐病品种,能够降低山药病炭疽病发生及危害,提高山药的产量。

4、合理密植,有些农户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病害发生严重,不仅增加管理,而且不利于山药取得高产;而种植密度小,虽然炭疽病发生轻,但产量也不高。

5、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选择**水位低、排水方便、沙土壤的地块种植,在生长期内遇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减少氮肥施肥,多施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追肥要早、轻施,使山药苗期能快速生长,生长中后期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山药结薯及膨大。

6、采用地膜或稻草(藓苔或甘蔗叶)隔离淮山药茎蔓与土壤直接接触,一方面减少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起到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其快速生长和薯块膨大,尤其在高温干旱时更显得重要。

7、采用支架栽培、增加架高,山药藤蔓生长茂盛时及时修剪藤蔓、叶片,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湿度,能减轻炭疽病的发生。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