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秆黑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病菌随病株[词语病株拼音bìngzhū 注音ㄅㄧㄥˋㄓㄨ引证解释发生病害的植株。]残体可以在土壤[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粪肥中越冬,也可以随小麦种子做远距离传播,危害较大。
那么小麦秆黑粉病症状有哪些?小麦秆黑粉病怎么治?小麦秆黑粉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小麦秆黑粉病用什么药好?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希望对你们有些帮助。
一、小麦秆黑粉病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小麦茎、叶和穗等。
当株高0.33m左右时,在茎、叶、叶鞘等部位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孢子堆。
孢子堆略隆起,初白色,后变灰白色至黑色,病组织老熟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即孢子。
病株多矮化、畸形或卷曲,多数病株不能抽穗而卷曲在叶鞘内,或抽出畸形穗。
病株分蘖多,有时无效分蘖可达百余个。
二、小麦秆黑粉病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原因:
小麦秆黑粉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病菌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椭圆形是由圆形变成的长圆形,比圆形扁。],褐色[褐色(中文:hèsè;英文:brown;部首:衤;网页颜色:#964B00),中国传统色彩名词。],大小12-16×9-12(μm),由1-4个冬孢子形成圆形至椭圆形的冬孢子团,褐色,大小35-40×18-35(μm),四周有很多不孕细胞,无色或褐色。
冬孢子萌发后形成先菌丝,顶端轮生3-4个担孢子。担孢子柱形至长棒形,稍弯曲。
该菌存有不同专化型和生理小种。
三、小麦秆黑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小麦秆黑粉病菌以冬[以冬是一位歌手,主要作品有《你一生的故事》等,翻唱过一些歌曲,如《我的一个道姑朋友》、《造梦者》等。]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
冬孢子萌发后从芽鞘侵入而至生长点,是幼苗系统性侵染病害,没有再侵染。
该病发生与小麦发芽期土温[土温“土壤温度’的简称。]有关,土温9-26℃均可侵染,但以土温20℃左右最为适宜。
此外发病与否、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高低均与土壤含水量有关。
一般干燥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
西北地区10月份播种的发病率高。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四、小麦秆黑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5号、阿勃、矮丰1号、矮丰2号。换用无病种子。
(2)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可与非寄主作物进行1-2年轮作。
(3)精细整地,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净肥,适期播种,避免过深,以利出苗。
(4)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拌种指的是在播种前将种子与农药、菌肥等拌和。]双或0.3%的50%福美双拌种。其他地区最好选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广泛应用的术语,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的20%三唑酮或0.015%-0.02%有效成分的15%三唑醇等内吸杀菌剂拌种。
有关小麦秆黑粉病症状和防治方法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