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

关注化肥农药助手↑这里尽是干货!

免费查农药化肥真假、看农资报价、作物病虫害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经销商农户必备;实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台!投稿/合作请加QQ:5414402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

近几年随着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小麦干麦头、死麦穗现象日势严重,对农民增产增收造成很大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四种小麦病害,但农民群众对这几种病害很难判断识别,缺乏有效防治,根据笔者田间调查,下面阐述简单识别与防治方法。

1、小麦全蚀[早在2011年7月的时候由日本著名游戏公司age制作的文字AVG游戏《Muv-Luv Alternative(简称Muv-Luv)》就宣布了要制作成TV动画的消息。]

小麦全蚀病造成枯白穗[白穗,出自动漫游戏作品《AIR》,八云的母亲,与神奈备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第一个白穗),又称立枯病、黑脚病。小麦抽穗后,田间提早出现一片片死亡的麦株,应怀疑是全蚀病。小麦灌浆期―乳熟期是全蚀病症状明显时期。小麦全蚀病症状有三黑—-黑根、黑脚、黑膏药。该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1

发病特征:

苗期: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部黄叶多,分蘖少,类似于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地中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可造成全株连片死亡。

返青期:植株矮化,基部叶片变黄,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病菌侵染至茎基部。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2

抽穗后:根部变为深黑色,茎基部1-2节形成“黑脚”,地上部形成枯白穗,在田间形成不规则的点片或条状枯死带。

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种子带菌和机械作业是造成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发病适温在在15℃ ~24℃。该病防治难度大,缺乏特效药剂,已成为当前小麦安全生产的潜在威胁。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3

防治方法:

(1)轮作倒茬:与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筛选种植耐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

(2)药剂防治:

①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0-300毫升,兑水1000毫升,拌麦种100公斤,搅拌均匀堆闷3小时。

②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 2.4%咯菌腈)30-40毫升拌麦种20-25公斤,堆闷3小时。

③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80毫升加水兑成100-150毫升药浆,处理种子10-15公斤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拌种堆闷6小时后阴干播种。

也可在小麦播种后20~30天和起身期用15%三唑酮[三唑酮属于低毒性杀菌剂。]500倍液或12.5%全蚀净及时灌根或顺垄喷浇小麦根部,灌根前后尽量不要浇水。发病重的地块要多灌一次,间隔7-10天。

2、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小麦纹枯病造成白穗(第二个白穗)。发生了纹枯病的小麦基部1-2节在拔节后显出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的云纹状斑。病斑向内侵入茎秆,引起枯白穗,病斑还向上蔓延到旗叶。小麦生长后期下部叶鞘表面生出白色菌核,后变深为褐色、黑褐色。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受害,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4

冬前即可发病,发病期主要在小麦返青至抽穗期。随着小麦进入返青、起身期,病情发展加快。小麦拔节后,病害侵入叶鞘和茎秆并随拔节向上扩展,严重度显著增加,至孕穗末期结束。抽穗后侵染茎秆,造成田间枯白穗。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5

发病特点

一般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田间群体过大的地块,以及施氮肥偏多、田间湿度偏大和遭受“冻害”的麦田,发病比较严重。相邻地块或上一年发病的地块,如果4-5月份雨湿条件适宜病害也有可能发生。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6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增强抗病力。

(2)种子处理。用2.5%适乐时15-20毫升或2%立克秀0.2%戊唑醇10-15克,兑水700毫升,拌种10千克。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7

(3)药剂防治。防治指标:返青至拔节期(一般在3月10日前),病株率10-15%。第一次用药防治适期。这次打药特别重要,要强调喷匀打透,药液喷洒到基部病斑。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8-10g兑水60kg或15%三唑酮可湿性80g,兑水60kg喷茎基部。

7天后再喷第二次。亩用12.5%烯唑醇[又名速保利;为三唑类杀菌剂,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对真菌细胞膜起作用,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15~30克+50%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80~100克,或20%三唑酮(粉锈宁)50毫升+50%多菌灵80~100克,兑水60kg喷茎基部,7天后再喷第二次。

3、小麦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该病会造成根部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

小麦根腐病形成白穗(第三个白穗)。主要是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感病种子胚局部或全部变褐色形成“黑胚粒”。种子表面也产生梭形或不规则形褐斑。各地均有发生。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8

发病特征:

一般过早或过晚播种、田间管理粗放、田间杂草多、**害虫危害,旱茬、瘠薄田,或遭受不良环境影响,均会不同程度地诱发该病。麦苗受冻易诱发病;抽穗后遇高温多雨或多雾天气导致叶片早枯;开花期以后遇持续高温多湿天气穗腐重,种子感病率高。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9

根腐病往往和纹枯病、叶枯病等交织发生,加重对小麦的危害。有些发病田块可造成减产20%~30%,甚至更高。小麦根腐病易防难治,应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后及时用药治疗。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防病措施。控制苗期病害的关键是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及时追肥,覆土不宜过深,麦田不连作。

(3)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戊唑醇拌种,或3%苯醚甲环唑 250~300ml兑水500ml,拌麦种50公斤。也可用种子重量0.02%(有效成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剂(Dustpowder,DP)是将原药、大量的填料(载体) 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混合粉碎所得到的一种干剂。]拌种,或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公斤,要严格掌握适宜的剂量,防止药害发生。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10

(4)发病初期,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或5%井冈霉素水剂10克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一次。喷药应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根、茎。

或者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亩用烯唑醇等高效杀菌剂50毫升(加叶面肥)兑水4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小麦开花初期,每亩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多福合剂100克加水喷雾,也可选用丙环唑或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加烯唑醇半量复配喷雾防治,控制叶部病害发展或防止黑胚粒形成。

4、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 症状 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

赤霉菌造成白穗(第四个白穗)。赤霉病原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主要病害,近年在黄淮麦区有加重趋势。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11

发病特征:

穗腐:小穗或全穗,呈枯黄色,湿度大时在颖壳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一层红色霉层,小麦赤霉病病害名称由此而生。小穗发病后枯白不结实,而结实籽粒呆白、秕瘦,发芽率下降,或呈玫瑰红色。穗轴或穗梗受侵染后,形成枯白穗,病粒枯白、绉缩,胚部线紫红色。病粒能引起人、畜中毒,病粒率不超过4% 。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12

秆腐:多发生在穗部以下1-3节的叶鞘及节部,初发病时叶鞘上出现淡褐色病斑,严重时产生粉红色霉层,病节以上枯黄,形成枯白穗,病株极易从病节处断开。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如遇阴雨天气,极易引起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13

喷药防治:

防治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前后预防穗腐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遇到降雨、多雾、阴天或良好的湿度条件,利于赤霉病菌浸染传播。

雨前要及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咪鲜胺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1500液喷雾。

文章来源:芒种

小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14

今天,给大家隆重推荐一个公众号:《农村大玩家

为咱们农村人

量身定做的

微信号!

将本文“朋友圈”或点亮右下角“看过”图标!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