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疫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是茄子[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灌木,古称酪酥、昆仑瓜,以幼嫩果实供食用,原产东南亚,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三大病害之一。在全国各茄子生产地区均有发生,以华北、华东、华南等省区最常见;常年造成的损失为20%—30%,尤其多雨年份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更为严重。
绵疫病为害果实[果实(英文名称fruit)是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
【茄子绵疫病症状】
茄子绵疫病主要为害果实、叶、茎、花器等部位。幼苗期叶片发病同成株期叶片发病症状。茎基部呈水浸状,发展很快,常引发碎倒,致使幼苗枯死。成株期叶片感病,产生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具有轮纹,褐色或紫褐色,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白霉。茎部受害呈水浸状缢缩,有时折断,并长有白霉。果实受害最重,开始出现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黑褐色。病部果肉呈黑褐色腐烂状,在高湿条件#)o陷下病部表面长有白色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或干瘪收缩成僵果。
病果长满白霉
绵疫病为害叶片
绵疫病为害叶片
【病原与发生规律】
Phytophthora parasitica称寄生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株残留组织上越冬。卵孢子经雨水溅到植株体上后直接侵入表皮。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使病害扩大蔓延。茄子盛果期7—8月间,降雨早、次数多、雨量大、且连续阴雨,则发病早而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管理粗放、偏施氮肥、过度密植、连茬栽培等,也会加剧病害蔓延。
绵疫病为害果实
绵疫病为害果实
绵疫病为害果实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湘茄4号、杂圆茄1号、航茄1号、兴城紫圆茄、贵州冬茄、济南早小长茄、丰研l号、青选4号、洛阳早青茄、西杂3号等。
与非茄科、葫芦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高低适中、排灌方便的田块,秋冬深翻,施足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植;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气条件。及时中耕、整枝,摘除病果、病叶;采用地膜覆盖,增施磷、钾肥等,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施足腐熟有机肥,预防高温高湿。增施磷、钾肥,及时整枝,适时采收,发现病果、病叶及时摘除,集中深埋。
培育无病苗。取大田土与腐熟有机肥按6:4混匀,过筛。用50kg苗床[苗床(miáo chuáng)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土加入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0g/和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ml,拌匀,装入营养钵或铺在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畦上,可防止苗期带病。
种子处理。用35%精甲霜灵乳化种衣剂2ml,对水150—200ml,包衣4kg茄种。也可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防治时期要早,重点保护植株下部茄果,可选用下列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或配方进行防治:440g/L双炔·百菌清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600—1000倍液;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000—3000倍液;75%百·福·福锌可湿性粉剂[粉剂(Dustpowder,DP)是将原药、大量的填料(载体) 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混合粉碎所得到的一种干剂。]800—1000倍液;75%乙铝·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6.2%**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保护地栽培时还可以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亩,傍晚封闭棚室,将药分放于5—7个燃放点,烟熏过夜;或喷撒5%百菌清粉剂1kg/亩。间隔7—10天用1次药,最好与喷雾防治交替进行。
绵疫病为害果实
田间发病后,在摘除病果、病叶基础上,要及时进行防治,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30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1000倍液+l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50%烯酚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天喷1次。
田间发病较普遍时,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687.5g/L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84.51%霜霉·乙膦可溶性水剂10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20%唑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5—7天喷1次。
露地栽培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40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0g/L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喷雾,喷药要均匀周到,重点保护茄子果实及枝。视病情隔7天左右喷1次。
【推荐用药】
……
绵疫病为害果实
绵疫病为害果实
绵疫病为害果实
【茄子沤根病症状】
茄子沤根病不产生新根和不定根,根皮呈铁锈色,而后腐烂,地上部萎蔫,容易拔起,叶片黄化枯焦。
【病因】
地温低于12℃持续时间较长,且浇水过量或遇连阴雨天,苗床温度过低,幼苗萎蔫,萎蔫持续时间长等,均易发生沤根。
【防治方法】
加强苗期温度管理,利用电热温床或酿热温床育苗,保证苗床温度在16℃以上,不能低于12℃。避免苗床过湿,正确掌握揭膜、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发现茄子幼苗沤根后覆盖干土或用小耙松土,降低土壤湿度。定植早期也会发生沤根,这多是定植过早、地温过低、浇水过多造成的。
立枯病[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uhn, 英文名Sheath Blight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是茄子育苗期的重要病害之—。在全国各茄子栽培地区均有发生,以早春苗床上发生较为普遍,常导致幼苗立枯而死。
【茄子立枯病症状】
茄子立枯病苗期发病,—般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在病苗的茎基部生有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周,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干腐缢缩,初期大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后期茎叶萎垂枯死。病苗枯死立而不倒,故称立枯病。潮湿时生淡褐色蛛丝状的霉层,拨起病苗丝状物与土块相连。
立枯病为害茎基部
【病原与发生规律】
Rhizoctonia solani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流水、农具传播。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湿度过高易诱发本病。病菌发育适温为17—28℃,最适宜温度为24℃左右,在12℃以下、30℃以上时受抑制。该菌喜湿耐旱,温度高湿度大时幼苗徒长易发病,育苗期间温度忽高忽低,光照弱,通风不良,幼苗生长衰弱易发病。相对湿度高于85%时菌丝才能侵入寄主。
立枯病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提倡用营养钵育苗,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春季育苗,播种后一般不浇水,可采用撒施细湿土的方法保持土壤湿度,若湿度过高可撒施草木灰降湿,注意提高地温。夏季育苗可采取遮阴措施,防止出现高温高湿条件。苗期喷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能力。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30%苯噻硫氰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6小时后带药催芽或直播,也可用3.5%咯菌腈·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拌种,每公斤种子用药4—8ml,对水100ml混匀后倒在种子上,迅速搅拌至药液均匀分布到每粒种子上。土壤处理。苗床上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89/时,30%多·福可湿性粉剂10—15g/m2,与适量细土混匀撒施。也可把1g/m295%恶霉灵精品对细土15—20kg,将1/3施在苗床内,余下2/3播种后盖在种子上。
出苗后加强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在发病初期注意预防,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3500倍液;20%灭锈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苗床发现病株后,发病初期拔除病株,还可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1200倍液;30%苯醚甲·丙环乳油2000—3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000—1500倍液;灌根或喷淋,视病情隔5—7天1次。喷药时注意喷洒茎基部及其周围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