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常见病害
1、马铃薯黑痣病
2、马铃薯早疫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3、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中文学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phyta) 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纲:卵菌纲(Oomycetes) 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 科:腐霉科(Pythiaceae) 属:疫霉属(Phytophthora)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
4、马铃薯黄萎病[植物黄萎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其病原菌主要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为半知菌亚门、淡色孢科、轮枝菌属。]
1、马铃薯黑痣病
该病又名马铃薯丝核菌病,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和块茎[块茎(tuber)是植物学名词术语。]。
症状:幼芽感病[感病(susceptible)指寄主受病原物的侵染而发生病害的现象。]后,有的出土前腐烂形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感病,最初植株下部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发黄,茎基部形成条状褐色[褐色(中文:hèsè;英文:brown;部首:衤;网页颜色:#964B00),中国传统色彩名词。]凹陷斑,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有灰白色、紫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生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散生或聚生的尘埃状菌核。重病株可形成立枯、顶部萎蔫或叶片卷曲。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应该选用[选用是汉语词语,拼音xuǎn yòng,意思是挑选或应用。]抗病的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尤其是高海拔山区,要特别注意播种时间,避免早播。播种前,应该用多菌灵、多面手(嘧菌酯)、浸种,晾干后进行播种。
2、马铃薯早疫病
该病又名马铃薯夏疫病、马铃薯轮纹病,主要为害叶片、块茎。
症状:叶片感病时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并且具有同心轮纹,大小为3-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块茎感病时产生暗褐色稍凹陷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出现浅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止方法:可以选用早熟品种或者选用耐病的品种,选择肥沃土壤地块种植,合理运用配方管理施肥,预防[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汉语拼音为yù fáng,注音为ㄧㄩˋ ㄈㄤˊ。]早疫病应该提前喷施京博双易立克、丙森锌药剂预防,要做到提前预防。
3、马铃薯晚疫病
该病又名马铃薯疫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秆和块茎。
症状:叶片感病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黄色至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叶片背面比正面多;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茎部或叶柄感病时,产生褐色条斑。块茎感病时,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也变成褐色,之后逐渐向四周扩大、腐烂。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害品种,减少感染源,切马铃薯块的时候要严格剔除掉病薯。有条件的可以留无病种薯,加强管理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促进生长,早期进行防治可以选用氟吡菌胺、京博双易立克(霜脲.锰锌)等药剂。提前预防,如果发现病株一定要及时把病植株扔掉远离马铃薯地区。
4、马铃薯黄萎病
该病又名马铃薯早死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
症状:发病初期,从叶尖沿叶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常在复叶一侧和植株一侧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俗称“半身不遂”。早期病叶于晴天高温时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后期病叶由黄色变为褐色,直至脱落。剖茎检查,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年以上的轮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选择晴天合理灌水,避免用过冷井水灌溉。发病初期,用苯菌灵、二元酸铜喷雾防治。
注意事项:马铃薯病害管理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害严重救不回来,推荐每天观察马铃薯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