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枇杷[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作为一种四季常绿的植物,在每年的九月到十一月之间开花,当年就可结果,并且可以带着果实[果实(英文名称fruit)是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安全越冬,一般在第二年的五月份左右可以进行[进行,词语。]果实采收。在整个过程中枇杷经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的侵蚀。本文通过分析枇杷病虫害的主要发生特点,针对枇杷从开花至果实采收完毕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阐述几点综合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技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77年版的《供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许可证贸易手册》中,给技术下的定义是:“技术是一种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所采用的一种工艺或提供的一项服务,不论这种知识是否反映在一项发明、一项外形-jishu]与措施。详情如下:
一、枇杷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一)侵染性病害
针对于当前枇杷的侵染性病害来说,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中分别是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和腐烂病。对于已经成长到较为成熟状态的枇杷果实来说,炭疽病的发作会直接造成果实的腐烂。而叶斑病主要感染枇杷的树叶,会导致树叶的僵化或者枯萎,影响枇杷的正常发育,最终导致枇杷无法正常开花结果;腐烂病更多的是发生在枇杷树[枇杷树,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鸟果树常绿小乔木,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的根茎与主干部位,感染上腐烂病的枇杷树皮会出现严重的开裂现象,严重时还会直接导致枇杷树的死亡。
(二)生理性病害
第一种日灼病,该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于枇杷树的果实与枝干[1、.喻大宗与旁支。]部位,健康的枇杷果实在感染上日灼病之后,朝向太阳的一面果实会迅速被灼伤并出现干瘪的现象,导致整个枇杷果实都无法再继续生长与使用;第二种枇杷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叫做叶尖焦枯病,感染上该类病害的枇杷不仅仅叶尖会逐渐变黄,无法正常生长且使得叶片向下扩展,最终直接变成黑色焦枯状。
二、枇杷虫害发生的特点
(一)枇杷黄毛虫
枇杷黄毛虫主要会对枇杷的幼叶进行危害,进而严重影响整株枇杷树的正常的生长与发育过程。除此之外,第一代枇杷黄毛虫的幼虫还会对枇杷的果实进行危害,一方面会大大影响枇杷果实的外观,更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一整个枇杷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二)梨小食心虫[食心虫是一种昆虫,而昆虫有许多种,一般幼虫是圆筒形,蛹是长纺锤形,褐色。]
梨小食心虫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虫害类型,在危害枇杷的时候主要是集中在枇杷树的果实与枝干部位的韧皮组织处。梨小食心虫一旦攻击枇杷树的果实,那么这些枇杷果实将直接失去其食用价值;而在枇杷树的枝干受到梨小食心虫的侵害的时候,主要的表现就是枝干部门的树皮被直接啃食干净,从而导致整株枇杷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三、针对枇杷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技术
结合在枇杷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虫害的发病特点与侵染特点,在栽培种植枇杷的时候需要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关的农业防治技术防患于未然,将可能会遇到的病虫害扼杀在摇篮中。首先在上一季的枇杷果实采收完毕之后,种植人员需要结合枇杷植株的实际生长状况,在充分总结上一季栽种经验的同时,对枇杷进行重新的修整,其中包括整理错乱的枝干,将过长、过弱的树枝以及交叉纠缠在一起的树枝和已经染上病虫害的枝干都剪除干净;其次在枇杷新芽刚刚萌发的时候还要进行适当的疏芽措施,也就是要将比较孱弱的幼苗进行铲除,尽量只保留健壮嫩芽,一般规格就是每间隔35公分左右保留一个新芽;到了秋季还需要进行二次整枝,主要是为了防止枝条被封行,需要将部分多年生或者比较粗壮的枝条组合进行外移与回缩,通常枇杷植株之间的距离最少要超过60公分。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枇杷植株受到病虫害的侵蚀,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枇杷的健康成长。
比如,针对于枇杷果实经常容易受到来自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侵染的这一现象,种植人员在枇杷的日常栽植过程中就要通过合理运用科学的农业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杜绝不同病虫害对枇杷果实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一般来说需要在枇杷植株出现大面积结果现象的时候,种植人员就需要及时进行疏果,也就是说要及时将长得不好或者过密的枇杷果实直接摘除,保证其他枇杷果实能够有充足的养分进行后期发育;其次在疏果完成之后,还可以通过采取套袋这一经典的农业防治技术,将果实与外界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绝,最大化地控制外部病毒与虫害接近果实的可能性。通过疏果与套袋这两个技术措施,一方面是为枇杷果实储备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为枇杷果实的生长发育构建更加健康的外部空间,二者合一可以共同有效地促进枇杷果实的健康成長。
(二)物理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技术
一是物理防治技术,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很多的害虫都具有一定的假死性,因此在针对枇杷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结合害虫的这个特点,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大力摇动枇杷树干,在把害虫摇落之后再进行集中人工捕杀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生物防治技术,近年来生物防治凭借着其无污染、无毒无害等特点在农业防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的生物防治技术实际上是侧重于发挥大自然的自我调控作用,通过利用自然的天敌等控制病虫害。而且与其他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技术更加绿色环保。比如,以枇杷树栽植过程中常见的梨小食心虫为例,该害虫不仅会侵蚀枇杷果实,还会对枇杷枝干造成损害。在防治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中的性引诱剂防治措施,通过使用一定的性引诱剂既可以大量捕杀该类梨小食心虫,还可以干扰其交配规律,影响其正常生长繁育,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 (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等)来防治病虫、杂草和鼠类的危害。]技术
所谓的化学防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通过化学农药等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与前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化学防治技术的污染程度更高,尤其是一些高浓度的化学农药不仅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还会对枇杷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当枇杷树在面临着比较大范围与高强度的病虫害侵袭的时候,化学防治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来说无论是效果还是效率都会更强一些。
比如,在进行炭疽病与叶斑病的防治过程中,如果两种病情蔓延的十分迅速,就可以采用适当的化学防治技术。一般来说需要采用25%的叶斑清药液并将其稀释至4000倍,再加上稀释1500倍之后的10%的安绿宝溶液,通过喷雾式喷洒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病害防治。另外,如果病害程度十分严重的话,可以适当加大药剂的浓度或者间隔三天之后再次进行化学药剂的喷洒。
四、总结
病虫害的侵蚀不仅会影响枇杷的正常生长,还会对枇杷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枇杷开花至果实采收的全过程中,要通过总结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确保枇杷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