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泡药”引发关注 水果保鲜剂该如何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是全国沃柑最大产区,然而,日前一则武鸣沃柑泡药的文章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给当地沃柑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当地多个部门迅速行动,武鸣区**发文称,联合工作组实地排查发现,所排查的水果加工企业都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保鲜剂[保鲜剂是一种处理食品,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保持营养成分及色香味不变,对食品进行短期保鲜的辅助手段和技术方法。]进行规范保鲜处理。南宁市农业农村局随后也发布消息称,工作组在武鸣区随机抽取了6家沃柑生产企业,共抽取18个样品送检,结果显示本次送检样品全部合格,洗选常规使用的抑霉唑[抑霉唑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对侵袭水果、蔬菜和观赏植物的许多真菌病害都有防效。]、咪鲜胺等均为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注册的保鲜剂,规范使用进行果品保鲜,对食用者健康不构成影响。专家也表示,水果保鲜剂不是洪水猛兽,按照标准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沃柑“泡药”引发关注 水果保鲜剂该如何使用

沃柑“泡药”引发关注 水果保鲜剂该如何使用

沃柑泡药实为正常现象

  3月15日,网上出现一篇《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文章,称武鸣区“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擅自调高除菌农药的稀释浓度,泡药后安全间隔期[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被忽视,不经储藏直接上市,果农称他们从来不吃。”文中提到,洗果场使用的除菌剂多为抑霉唑、百可得等,一些果商并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规定的用量进行稀释。

  消息一经发出,就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记者在淘宝搜索武鸣沃柑发现,月销量超过1万的商品下几乎都会看到对泡药的提问。

  对于柑橘为何要用保鲜剂,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柑橘在种植、采收和储存运输过程中也会生病,各种真菌、霉菌都会频繁入侵。我们经常能看到橘子上面长青色的霉斑,而这些霉菌产生的毒素有很强的毒性。所以,适当使用保鲜剂可以更好地保存柑橘。

  食品工程学博士云无心表示,按规范使用抗菌剂[抗菌剂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至于是否违反国标需要进一步检测“残留量[残留量 (QMA) :是物质在成品材料或物品中的最大的允许残留数量,以 在与食品接触的每 6平方分米的表面含 1毫克表示。]”。

  阮光锋也表示,以抑霉唑为例,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是0.03毫克/千克体重,相当于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8毫克都是安全的。实验发现,无论是果皮紧的脐橙,还是果皮松一点的椪柑,在浸泡之后,进入果肉的药剂都非常少。即便是用超量3倍浓度(1.5毫克/升)的药剂浸泡,两种果肉中的抑霉唑含量最高也只有0.4微克/克,也就是每公斤果肉中的含量最高只有0.4毫克,这就意味着每天要吃至少4.5公斤这样的柑橘才可能有问题。而被百可得浸泡过的柑橘则每天要吃2.25公斤。

  据了解,今年2月,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沃柑采收及保鲜贮运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又称作业规程,它是,“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或使用介绍规程或程序的文件。]》,对范围、采收、分级、防腐保鲜、预冷、入库处理、贮藏、出库、包装、标志、标签、运输等都有明确规定。武鸣区域公共品牌的企业都签订了承诺书,要按照武鸣沃柑使用的区域公共品牌规范准入准出制度来进行生产销售。武鸣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潘彩伟表示:“如果抽检时发现有违规违纪的行为,我们会将其除名。”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3月16日在官网上的回应也指出,在水果贮运保鲜中,按照标准和规定使用抑霉唑、咪鲜胺等保鲜剂是全世界通用的做法,根据国家标准(GB 2763-2019《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规定,咪鲜胺、抑霉唑和2-4滴最大检出**标准分别为5毫克/千克、5毫克/千克和0.1毫克/千克,本次送检样品检出咪鲜胺最大值[最大值,即为已知的数据中的最大的一个值,在数学中,常常会求函数的最大值,一般求解方法有换元法、判别式求法、函数单调性求法、数形结合法和求导方法。]为0.26毫克/千克,抑霉唑最大值为0.051毫克/千克,2-4滴最大值0.052毫克/千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安全间隔期值得商榷

  此次曝出的沃柑问题,除了违规使用农药外,另一项为人所质疑的问题则是间隔期。杀菌剂作为农药,使用后有一个安全间隔期。几种杀菌剂间隔期长达30天甚至更多。其中,百可得的包装袋上明确注明该产品用于柑橘作物上,处理后距离上市的安全间隔期为30天,抑霉唑为45天。

  那么沃柑会不会出现使用保鲜剂浸泡后还没有达到预定时间就匆忙上市的情况呢?武鸣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不排除一些散户有这种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因为不用保鲜剂沃柑保存时间就长达一个月以上,如果使用保鲜剂又匆忙出库,岂不是徒增一笔不小的开支。武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会不定期对沃柑取样产品进行抽查,目前暂时没发现有农药残留的情况。

  广西柑橘类种植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指介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在事件发生后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普及柑橘保鲜常识引导健康消费》的文件,对沃柑的保鲜、储存环节的相关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了科学阐述,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说法。文件提到,沃柑是一个较耐贮藏的品种,留树保鲜时间可达4个月,从果园采摘入库后,不用药物保鲜处理也能贮存30天以上。如果用单果袋包装,冷库贮藏,可以保质60天以上。目前沃柑采收直接送到市场销售的不必做药物保鲜处理,入库贮藏保鲜的需在冷库贮藏40天以上,才会投入市场销售。

  按照广西柑橘类种植行业协会的说明,沃柑经冷藏到上市会经历40天以上,应该是满足了安全间隔期的要求。但阮光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30天、45天的间隔期非常长,大家吃水果很多时候图的是新鲜,放那么久,对水果种植户、经销商来说要面临生虫、发霉的风险,无疑是增加了成本;对消费者来说,放这么长的时间水果的营养、口味会损失。这就是一个双损的局面了。”

  因此,阮光锋对记者表示,未按照规定间隔期使用抗菌剂的确是违规的,也可能会造成水果表皮抗菌剂残留量大,有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对消费者造成健康损害,关键还是要看风险有多大。他指出,目前的研究发现,百可得和抑霉唑在使用于柑橘类水果时,即使使用浓度放大3倍,随时出库的残留量也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云无心也表示,从现行规范来看,“忽视间隔期而直接上市”确实是“违规的”,但相关规则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研究者探索过柑橘中使用抑霉唑和咪鲜胺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种保鲜剂在所用的浓度下浸果2分钟后储藏,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国标规定的5毫克/千克的标准,所以研究者认为“储存过程中可随时出库上市”。而且,这些抗菌剂主要残留于果皮表面,而在果肉中的含量非常低。更重要的是,储藏过程中它们在果肉中的浓度变化不大,并且总体上甚至在增加,所以对于柑橘类水果来说,“间隔期”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加强全程监管保障安全

  据了解,武鸣区在2012年引进沃柑种植,至2020年面积已达46万亩,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产量超10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沃柑成为武鸣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武鸣沃柑”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销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

  近年来,面对快速发展的沃柑产业,武鸣区进行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先后成立武鸣沃柑产业联合会、广西柑桔行业协会武鸣分会,将果企纳入行业管理。出台并执行《武鸣沃柑生产技术规程》《武鸣沃柑生产技术指南》《武鸣沃柑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武鸣沃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规定,完善武鸣沃柑品牌各项监管制度。

  广西柑橘类种植行业协会也向柑橘从业人员发出呼吁,遵守农业农村部有关规定,按规定安全使用保鲜剂。

  3月18日,武鸣区出台促进武鸣沃柑销售的扶持奖励方案,即日起至6月30日,将对达到采购和销售规定数量的采购商和电商进行相应奖励。奖励方案中明确,为保证沃柑食品安全,决定对采购商在武鸣采购的沃柑进行免费检测,对城区内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并且依法依规建设的分选(洗果)厂,免费安装定性检测设备,并免费培训相关检测人员。

  此次事件发生后,南宁市农业农村局表示,南宁市各级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将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保障全市柑桔生产销售全程质量安全。南宁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也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规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行业标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严厉查处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放心优质合格沃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