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农谚讲“苗好三分收,苗差一半丢”,培育黄瓜[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壮苗是黄瓜生产迈出的关键第一步。黄瓜育苗期需要精细化管理,但在育苗阶段,受低温、高湿、寡照等环境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的影响,育苗期也是黄瓜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高发的阶段,其中,生理性病害是导致黄瓜弱苗的重要因素。及时鉴别黄瓜生理性病害并采取正确措施应对,是保障黄瓜壮苗培育的关键之一。
生理性病害有哪些特征?典型的黄瓜苗期生理性病害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何应对?
本文,笔者将结合生产实践和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以期为黄瓜栽培者提供参考。
一、生理性病害与侵染[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性病害的区别与联系
植物的病害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顾名思义,侵染性病害具有传染和扩散传播性,门类繁杂的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都属于这一类。而非侵染性病害的典型特征是不具有传染传播性。
1、区别
侵染性病害
造成侵染性病害的根本原因,是具有独立生活力的生物因子(真菌通过产生孢子、细菌通过不断的分裂、病毒通过不断的复制扩增)在自身繁殖的过程中,由于吸收植物体营养、破坏植物体功能产生对植物的危害。因此,在发病时,在苗床上具有一个或几个传染源,发病过程则以传染源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生理性病害
导致的因素则不是生物因子,而是温度、光照、湿度、肥料等环境因素的管理不当,从分布规律上,没有传染源,不具有传染性,不具有规律可循,往往呈现一次性,并呈大面积无规律式发生。
2、联系
虽然两者在发病机理和危害特征上截然不同,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又往往存在诸多联系。具体来说:生理性病害无一例外的会造成植株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偏弱,而弱苗对各种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较弱,从而更容易增大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概率。
在侵染性病害的在发生的过程中,真菌孢子的萌发、细菌的分裂扩繁和病毒的复制等过程,都会消耗植物体本身的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造成叶片皱缩、失绿甚至焦枯,同样会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能力下降、根系[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总称。]的生长受到阻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生理障碍。
二、黄瓜苗期典型生理性病害特征及应对措施
1、带帽苗
特征
黄瓜在出苗的时候,外壳夹在子叶[子叶(cotyledon)为暂时性的叶性器官,它们的数目在被子植物中相当稳定,成熟胚只有一片子叶的称为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如小麦、百合等;有两片子叶的称为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如油菜、大豆等。](最早长出来的俩片对生叶)上被一起拱出育苗基质[曾称为“一种分析物(analyte)的环境(milieu)”,即指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一切组成。]。较轻者外壳夹在子叶顶端,随着子叶的生长,面积的增大,外壳会自动掉落;较严重者,外壳将两片子叶仅仅包裹住,子叶无法伸展开,外壳无法自动脱落。
危害
黄瓜拱土露出真叶的时候,会大量消耗储存在子叶里面的营养物质,而且这一时期是黄瓜由子叶供给营养,逐渐向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供给营养的关键时期,由于发芽拱土已经消耗了较多能量,因此这一阶段要尽可能促进子叶展开和真叶生发,来通过光合作用供给自身生长。
但是这种带帽苗,轻则延迟子叶平展和真叶生发的时间,延迟黄瓜仅能光合作用的时间;严重者由于子叶无法平展,真叶无法生长会造成小苗丧失生产价值。
黄瓜带帽苗
原因
带帽苗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播种前的基质水没有浇透。如果基质里面水分含量充足,黄瓜种子的外壳会因为吸收了充足的水分而在拱土的过程中,从子叶上滑落而留在土壤中,子叶则在拱土后很快就可以平展。
另一个原因是,播种后覆盖完基质,上面没有覆盖地膜保湿,造成表层土壤湿度不足,种子外壳在表层土壤中失水便干而不容易脱落。
外壳仅仅包裹住两片子叶属于比较严重的状况,在生活力比较弱的陈种子或者自身发育不够良好的种子上比较多。
解决办法
首先,在购买种子的时候看准生产日期,避免购买陈种子。
其次,在播种前,要在浸种环节将发育不好的瘪种子、残次种子等通过清水或盐水要选种,在种子充分浸湿之后,将上面漂浮的种子清除掉。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解决办法,是在基质装盘或装钵后,底水一定要浇透,浇匀。基本原则是“可多不可少”,因为多了可以通过滴水空漏掉,但是少了一定会出现带帽苗或发芽迟的状况,比较好的做法是:在滴水孔都渗水后,间隔20分钟左右再浇一遍水,这样确保基质里面对水分吸收速度比较慢的成分(比如草炭土)也吸收到充足的水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苗圃的四周是最容易浇水不足的区域,因此,浇水首先要按一定次序,并做到水流均匀,同时在每次浇完水之后,边缘部分要单独再过一遍水。
最后,在播种之后,上面要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如果担心温度过高烧苗,可以在苗床上面张挂遮阳网。产生带帽苗的幼苗可以将籽壳充分浸湿后,隔上15分钟左右摘掉,但不能在干燥的时候硬拽,这样容易伤到子叶。
2、徒长[徒长像这样失去原本矮壮的造型,茎叶疯狂伸长的现象,叫做“徒长”,缺少日照,光线过暗,浇水又相对较多是主因。]苗
特征
最典型的特征是下胚轴(即从子叶到根部之间的部分)细长,因此徒长苗也叫“高脚苗”,对黄瓜壮苗来说,下胚轴的长度一般在4-5cm,徒长苗则长于5cm,甚至有的能达到10cm以上,由于细弱支撑力差,很容易在浇水之后发生歪斜。
在叶色上高脚苗由于营养物质积累不足而叶片颜色较淡,并且根系会出现发育不良,根系群落较小。
危害
黄瓜高脚苗根系弱,影响对土壤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能力,从而一定程度是影响秧苗生长;由于黄瓜花芽在最早是性型未定的两性花,而在营养物质积累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促使两性花原基分化为雌花,而徒长苗叶色较淡、茎秆含水量高等因素,会造成由于营养物质积累量不充分,而推迟或减少黄瓜雌花出现的时间和分化数量,导致收获期和丰产期的推迟,继而影响栽培效益。
原因
生产中出现徒长苗的最主要原因是湿度大、温度高,尤其是夜间湿度大温度高。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会促进细胞的拉长,这种状况会在寡照和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下加剧,高温和高湿,两个因素都会导致徒长,二者交互作用对造成的徒长会更加明显。
解决办法
首先,控制出苗后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是避免徒长苗的关键。在黄瓜苗出土后白天的温度范围以23-25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最低温控制在12-13摄氏度为宜(后半夜,前半夜略高约5摄氏度),空气湿度以控制在80%以下为宜。
其次,加强通风尤其是在外界温度较好的条件下加强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减缓徒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秧苗变得强壮。
再次,如果受环境所限,不易通风排湿,可以在喷施适量的矮壮素予以控制。
3、花打顶
特征
黄瓜茎间短缩,在顶端叶片小花蕾聚集成花簇状,因此“花打顶”也叫“花抱头”,在生长过程中,茎间距离难以拉开、叶片迟迟得不到舒展,甚至在植株形态不见变化的情况下,在顶部出现小瓜扭,黄瓜的生长出现严重紊乱。
黄瓜花打顶
危害
伸枝缓慢,展叶困难造成光合作用的营养面积迟迟无法扩大,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与此同时,花蕾的大量产生并聚集成簇。“花打顶”属于典型的生殖生长强于营养生长,生长失调状态。这样的苗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补救,不但会推迟收获时间,甚至会造成秧苗的早衰,而失去栽培价值。
原因
昼夜温差过大:白天温光条件好,光合作用效率高,叶片等光合器官制造了充足的营养物质,但是这些营养物质需要被运输到生长点附近供给新叶的生发舒展,也需要运输到根部供给产生新根和伸扎所需。
但如果夜间温度高,这部分营养物质运输通道的顺畅性受阻,会使这一部分光合产物无法及时运出,造成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的积累,这也是花打顶叶片往往都会出现皱缩的原因,地上部分营养物质的过量积累,会导致生殖生长强于营养生长,继而在生长点附近形成“花簇”。
肥水失调:这种状况往往发生在秧苗即将移栽的育苗后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由于炼苗或者后期生长过旺时控苗的需要,而减少给水,而黄瓜同其它所有植物一样,在干旱逆境下都有诱导开花结果的现象,即营养和生殖生长失调。
同样如果肥料供应过于充分,尤其是磷钾肥追施过量,同样会是秧苗的生长倾向于生殖生长强于营养生长的失调状态。
花打顶
解决办法
合理调控昼夜温差,昼夜温度范围如前面所述。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给水均匀,避免前期给水过多造成旺长,到后期有味了控旺而过度控水造成花打顶,在肥料供应上注意氮磷钾的均衡供应,避免过量施用磷肥和钾肥,尤其不能一次施入过量的磷钾肥。原则是少量多次。
4、沤根
特征
主要表现在黄瓜根系出现不同程度黄褐色、灰褐色的的死根,具有活力的白色根系少,根毛量更少,由于根系量少对植株的固定能力减弱而容易出现倒伏。在地上部分则表现为生长缓慢、叶色浅淡,容易出现失水萎蔫。
危害
白色根多、根毛量大是黄瓜幼苗良好生长的根本保障,是黄瓜根系为正常生长提供充足水分、养分和激素(根尖是产生植物激素的重要器官)的重要保障。根系被破坏后,吸收运输受阻,使其生长速度变缓,不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的话,下部叶片会出现永久性萎蔫,到后期会因为浇水等原因造成倒伏,从而进一步损伤根系。
原因
地温低:黄瓜根系正常的生长的温度要维持在12摄氏度以上,比较适宜的温度方位介于18-22摄氏度之间,如果持续低于12摄氏度,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功能就会收到阻碍,持续时间长或者温度更低,在湿润环境下,根系就会造成腐烂。
基质含水量大:黄瓜根系的正常生发和功能的发挥需要同时满足含水量足和透气性好的特征,如果基质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就会差,得不到充足的氧气,根系正常的呼吸作用和生长就会收到抑制,不但新根生发受抑制,原来有根系的功能也会逐渐衰弱,从而造成根系死亡。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沤根会体现更为明显。
有机肥未充分腐熟:发酵不彻底的有机肥在育苗过程中在基质里仍会持续发酵,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会夺取基质中的一些氮肥、同时会释放热量,并且在微生物对有机质进行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还原性物质,这些因素都容易对根系的生长造成伤害,从而造成沤根。
解决办法
通过地热线等加热设备来保证基质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浇水要掌握中午萎蔫持续1-2两个小时的时候在浇水,浇水则浇透,同时,水要用经过预热的“困水”不能直接用**水;在混配育苗基质的时候,有机一定要充分腐熟,尽量用圈肥,而不用含盐量较高的商品有机肥。
结语
只要在温、光、水等环境方面以及基质混配上加强管理,黄瓜幼苗期的这些典型生理病害,都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避免的。因此,育苗前的精心准备、管理过程中细心是避免黄瓜苗期生理病害的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即便是发生了生理病害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其对黄瓜的育苗和 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