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规律以及有哪些防治措施

马铃薯[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青枯病[病原(病原菌学名):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细菌。]又称“褐腐病[褐腐病又称灰霉病,是唐菖蒲的常见病害,系真菌病害。]、洋芋瘟”,分布较广,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西南单双季混作地区和南方二季作区发生比较严重,在中原二季作区和北方一季作区也有发生,青枯病是危害[危险灾害。]马铃薯较严重的真菌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之一。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规律以及有哪些防治措施


马铃薯青枯病危害症状


青枯病是马铃薯维管束[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病害,在马铃薯幼苗、成苗期都会发生。大田典型危害症状:叶片、分枝或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出现急性萎蔫的情况,甚至植株仍然保持青绿色就枯死了。有时同一丛马铃薯,一株出现枯死,另一颗照常健康生长;在病情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会出现叶片变黄、干枯和植株矮化的症状。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植株茎基部横切面[横切面是指与人体或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的维管束变黄、变褐,茎的横切面会有乳白色黏稠物。感病[感病(susceptible)指寄主受病原物的侵染而发生病害的现象。]块茎的芽眼变褐色或浅褐色,发病严重的会出现环状腐烂,块茎的横切面不用手挤压就会流出白色菌脓。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规律以及有哪些防治措施1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条件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规律以及有哪些防治措施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条件和外界因素较多,主要还是温度、湿度和土壤[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影响较大


青枯病发生的温度因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菌系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一般最适合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7~37度,当温度低于10~15度时病菌不能存活;青枯病的病菌不耐干燥,在土壤干燥的环境中也不会存活,在高湿多雨的条件下发病较重;青枯病在黏性土、沙性土都有发生,其中偏酸性土壤利于发病;另外环境中存在感病的其它作物和感病杂草和土壤线虫时容易发生病害。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规律以及有哪些防治措施3


马铃薯青枯病传播途径


马铃薯青枯病侵染源较多,有带病的薯块,土壤和其它感病植物,甚至包括肥料。其中带病马铃薯是地区间传播的重要途径。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规律以及有哪些防治措施4


马铃薯青枯病有以下防治方法


马铃薯青枯病的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危害的环境因素较复杂,建议从多方面防治入手,进行综合防治:(1)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种薯繁殖体系,彻底切断种薯传染源。


(2)实行马铃薯和非寄主植物间的轮作,避免土壤对病菌的传播。


(3)采用小整薯播种,避免刀口传染。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调整播种时间,避开高温多雨发病高峰期。注意排水,防止灌溉水污染以及农具的污染。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规律以及有哪些防治措施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