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香果[百香果,别名鸡蛋果或西番莲,俗称“巴西果”,原产于巴西,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部分产区频繁下雨,高温高湿有利于果园[果园(guǒ yuán),是指种植果树的园地。]多种有害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爆发,预计茎基腐病和疫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将严重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危害百香果生产。为此请各位果农做好提前预防和雨后天晴时择机喷药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
一、茎基腐病
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主要由腐霉菌, 炭疽菌,镰刀菌等单独或者复合侵染引起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田间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病残物或土壤中存活和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气温在18°C以上,湿度合适时病菌开始繁殖,以种苗、水流、风、机械和昆虫传播。病菌在近地面处有伤口(**害虫,人工农事操作,喷除草剂等可以引起的伤口)的茎基部侵入,该病在大量结果后容易出现。尤其是种植两年后的植株发病最为严重。
病症症状:初侵入时多发生在根部、茎基部,少数从茎中部发生,发生部位首先出现褐色病斑然后病体逐渐扩大,表皮输管逐渐被侵蚀腐烂,叶片初期出现淡黄,果实皱缩,后期逐渐黄萎至全株枯死。
预防措施:
1、防治**虫害,并减少农事造成的茎基部伤口;
2、及时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
3、提前做好排沟疏通,防止果园渍水;
4、合理施肥,不偏施高氮肥;
5、改善土壤减少有害病菌生存环境:爬蔓期:勇壮500倍+特优根1000倍+善玉肥1000倍,挂果期:天龙三号400倍+特优根800倍+神真水800倍。
发现与防治:
晴天正午观察果园,百香果植株顶端叶片出现凋萎现象时,应扒开茎部泥土露出茎基部检查是否有病斑,防病初期:用宝果精(喹啉铜.多抗霉素)750倍防治,治疗方案:拜绿通(噻呋酰胺.咪鲜胺)+免劳露(霜霉威盐酸盐)防治。
二、疫病
病原菌:主要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疫病致病菌[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是低等真菌,炭疽、褐腐、黑腐致病菌都是高等真菌。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病菌可以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高温高湿及雨季易发病。在湿度降低时病势会停止发展,呈现褐色局部性斑块。果园内日照不足、通风不畅、排水不良,雨水过多最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疫病可导致百香果树的毁灭性破坏,发生严重时,甚至造成全园绝收。
病症症状:叶片出现病斑黄化、果实黄化脱落、枝干溃疡和腐烂等,植株受害部位产生边缘不明显的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可迅速引起病部的坏死和腐烂,潮湿时,病部尤其是叶背面产生疏松的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预防措施:
1、低洼地采用高厢、高土墩种植;
2、及时修剪病残枝和茂密枝条,保持果园通风透光;
3、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株;
4、不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菌肥,改良土壤环境,壮大有益菌群抑制有害病菌;
5、开花前喷一次,1:1:2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预防。
发现与防治:
疫病在高温多雨环境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现叶片出现病斑,果实有水侵状黄化,表现出基本病症,需找到发病中心,把病叶病枝病果带出园区销毁。期间注意对工具和衣、鞋消毒,并用青发(氰霜唑)、妥冻(霜脲氰.锰锌)、福禄收(唏酰吗啉)防治疫病。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褐腐病[褐腐病又称灰霉病,是唐菖蒲的常见病害,系真菌病害。]发病初期用咪鲜胺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防治。
炭疽病
褐腐病
本文原创,仅供参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也许这篇文章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欢迎转发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