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用什么肥啊

种植高产水稻品种后要注意施用硫肥?

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随着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近年来水稻缺硫情况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症状是水稻生长滞缓,不分叶色均匀褪淡或呈黄绿色,在施用石膏、明矾等含硫肥料后,稻苗才逐渐恢复生机。

水稻怎么分蘖肥?

  如果秧苗素质好,根系多,分蘖时并不 依靠分蘖肥,利用底肥就可以满足分蘖所需的养分,并不需要追 分蘖肥。因此,应当减少施用分蘖肥,而用补肥来调节。水稻分 蘖发生的最适气温为30-32°C,最适水温为32-34°C。气温低于 20°C、水温低于22°C,分蘖缓慢:气温低于15-16°C、水温低于 16-17°C或气温超过38-40°C、水温超过40℃-42°C,分蘖停止 发生。

种水稻用哪种化肥?

种植水稻用什么肥啊

水稻生长周期主要有三种常用肥料:氮肥(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磷肥(钙镁磷肥、过磷酸钙)钾肥(硫酸钾、氯化钾),为了提高作物有效吸收和抗病抗旱涝能力增产稳产会还会辅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我家里种的大豆一直用的都是帝益肥,有两年的时间了,用着不错,产量也高!有机肥作基肥好,以后根据生育期及秧苗长势的需要追施氮肥、磷钾肥。

目前,水稻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哪些?

水稻施肥有基肥和追肥两种。插秧前结合水耙地时施肥统称基肥,过去以农家有机肥为主,现在是有机肥和化肥同时施用。插秧后施肥,统称追肥,有返青肥(可以省略)、分蘖肥、穗肥、粒肥等。

(1)基肥。移栽水稻插秧前施入本田的肥料称为基肥。基肥的作用: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物理性质;二是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水平,满足水稻插秧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促进早生快发;三是调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养分供应,保证土壤持续不断地供给水稻各生育时期所需的养分。高产水稻基本苗较少,要求分蘖成穗率高,这就要求土壤能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北方稻区生育期短,春季气温低,施足基肥尤为重要。基肥多以肥效稳长而营养元素齐全的有机肥料为主,并配合一定数量的无机肥料。就肥料种类而言,除有机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外,还包括化学肥料中磷肥的全部或大部、氮肥和钾肥的一部分。基肥施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 全层施肥。全层施肥有两种形式,一是泡田前全层施肥法,即在泡田前将肥料撒施田面,然后泡田耙地。最好结合旋耕,将肥料混入耕层7~10厘米,然后泡田、拉板整平;二是泡田后全层施肥法,即在泡田并经初平后撒施肥料,再进行水耙使肥料混合于耕层中,然后拉板整平。全层施肥的特点是肥效长,肥劲稳。由于肥料均匀分布于耕层,可促进水稻根系深扎,扩大吸收面积,增加养分吸收量。全层施肥还可减少肥料损失,提高利用率,尤其是对碳酸氢铵等挥发性氮肥效果更为明显。当基肥施用量较高时,可以大部分全层施用,小部分作铺肥施用,效果更好。

② 铺肥。铺肥又称面肥,在水耙地后将肥料均匀撒施田面,然后拉板整平使肥料混合于表层中,是目前北方稻区基肥的主要施用方法。铺肥的特点是肥效快,有利提早返青及分蘖,肥效亦较长,可达45天左右。基肥数量较少时以铺肥为宜,施肥后在土壤沉淀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尽早插秧,以减少肥料损失。

③ 翻前深施。在秋翻或春翻前将肥料撒施田面,翻地时将肥料翻扣于深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的结果,这种施肥方法氮肥利用率高达75%,肥效长。但是由于施肥部位较深,故初期肥效较差,在施用量较多时,不利中后期调控,甚至会导致贪青晚熟。因此,一方面应与铺肥相结合,一方面应控制施用量。漏水田翻前深施肥料损失大。

(2)追肥。移栽水稻插秧后施用的肥料统称追肥,包括分蘖肥、穗肥和粒肥。

① 分蘖肥。插秧后不久(一般3~15天)施用的肥料称为分蘖肥。分蘖期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决定期,又是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为壮秆大穗奠定基础的时期。分蘖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尽早达到预期穗数,这一点对北方寒冷稻区尤为重要。分蘖肥的施用要适时适量,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同时,还应有助于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形成大穗,提高成穗率,并防止穗分化或拔节前氮素过剩。

分蘖肥一般在插秧后5~10天,秧苗返青后刚开始分蘖时施用。首先,这是因为分蘖肥肥效约为20天,与有效分蘖期基本一致。其次,n叶露尖时插秧,最易成穗的是n-1和n节上的分蘖,然后是n-2和n+1节上的分蘖,此时追肥正好促进这些节位上的分蘖。再次,经过10天左右的吸肥和生长,可以根据叶色、出叶速度等判断土壤和基肥养分供应情况,决定施肥量。当生育期较短或插秧晚时,这时施肥促进形成的分蘖在拔节前已来不及形成3片叶,所以分蘖肥应提早到插秧后3~7天施用。前已述及,拔节时叶片数越多分蘖成穗把握越大,越容易形成大穗,因此分蘖肥宜早不宜晚,但应注意及时控制,防止群体过大。

② 穗肥。穗分化期是决定每穗颖花数与颖壳容积的时期,对结实率及千粒重亦有较大影响,此期施肥的目标是:第一,形成足够的库容,即在已有穗数的基础上,使每穗颖花数与颖壳容积达到预期要求;第二,形成理想株形与强健的根系,使抽穗时群体叶面积指数适宜,受光态势良好,为抽穗后灌浆物质的生产奠定基础;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产物贮藏量。

每穗颖花数等于分化颖花数与退化颖花数之差。增加分化颖花数的有效施肥期是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后4天,其中穗分化前后的3天最有效。减少退化颖花数的有效施肥期为穗分化后7~14天。前者称为促花肥,后者称为保花肥。北方稻区水稻品种多为衔接型或重叠型,即幼穗分化早于拔节或同步进行,施促花肥虽然有促进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但根据器官同伸规律,也会使无效分蘖增多,促进基部节间和上位叶片的伸长,故此期施肥应慎重,不出现明显缺肥,一般不施肥。保花肥一般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此时水稻分蘖已停止,基部节间长度和上部叶片已经定型,施肥对群体结构和生育进程影响较小,是施用穗肥的适宜时期。应该指出,不同品种对促花肥的反应不一样,对于像沈农91号耐肥抗倒伏性强,上位叶片和穗子较短而直立的品种,适量施用促花肥还是有利的。

③ 粒肥。粒肥是指抽穗至齐穗期的追肥。对叶色黄、植株含氮量偏低(1.2%以下)、土壤肥力后劲不足的稻田,应酌情施用粒肥。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叶片适宜的氮素水平和较高的光合速率,防止根、叶早衰,使籽粒充实饱满。如果植株没有明显的缺肥现象,盲目施用粒肥,会造成氮素浓度过高,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导致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有些地区抽穗后用飞机喷施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实际上也是起到粒肥的作用。

系统应用水稻吨田宝可以提高基肥和追肥的利用率。(1)有机质肥料及微量元素一般做底肥,要翻耕耙碎,氮肥、过磷酸钙要随撒施,随灌水。

(2)大田追肥要掌握先拔草,后排水,剩浅水,再行撒肥,撒后灌水的原则,以提高肥效。

(3)分蘖肥要早,栽秧后开始返青时,即中间心叶转为绿色时要追分蘖肥,这次追肥一般用量较轻,每亩用尿素2.5~4千克,再过7~10天,开始进入分蘖盛期,就追第二次分蘖肥,第二次用量要足,每亩用尿素5~7.5千克。

(4)拔节肥使用与否要看叶色而定。如叶色浓绿披散,应该停止施肥,晒田控苗;如叶色正常,远看青绿,近看碧绿,是健康长相,可以晒田不追肥;如果植株黄瘦,必须追肥,先追后晒,每亩追尿素不少于5千克。

(5)大穗性品种要重视攻粒肥,时间在抽穗前18天,起到保粒数、增粒重的作用,每亩用尿素2.5~4千克。

(6)任何品种在剑叶初抽时及开始抽穗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粉锈宁,用量分别为每亩每次150~200克和15~20克,不仅能提高粒重,而且还能起到增强功能叶片活力,减轻病害的作用。

(7)施用氮肥必须掌握虫害盛发前15天使用,因为一般氮肥的肥效都是施肥后5~7天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和虫害发生期吻合,就成为诱杀田,施肥15天后,叶色正常,虫子也就不去产卵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