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过期”中文词汇。]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的处理,是用掉还是倒掉?
说到过期农药,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处理掉,就像牛奶过期了,大家肯定第一时间就扔掉。但是过期农药是不是都是已经变质[变质(biàn zhì)是指人的思想或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多指向坏的方面转变):蜕化变质|变了质的食品。]的或者是已经失效[失效,失去效力。]了呢?其实也并不是这样!那么,过期农药到底还能不能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的呢?
首先,很多人认为既然是过期农药,按照[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至抽釐之法,并着各督抚按照部定章程,简明条款,分晰开载,榜示通衢。]一般的习惯,那肯定就是“变质、失效”了,不能再销售、使用。但其实农药是一种特殊商品,其保质期[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是按照正常剂量下对植物病、虫害应达到的预期防治效果确定的。很多过期的农药,只要适当加大使用剂量,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使用,仍然有很好的杀虫、防病效果。而过期的食品等一般商品,显然是“失效、变质”或不“安全”的,不能通过多吃、多用来解决问题。
其次,农药毒性大、污染性[staining 橡胶配合剂(如防老剂、促进剂等)因受热或日光照射作用而引起橡胶污染的性质。]强,我们不能轻易的就把它销毁[销毁,有“熔化毁掉;烧掉”之意。]。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将它销毁,也只能做到尽量减少污染,而且销毁代价较大。因此,也并不提倡将过期的农药都统统销毁。
第三,用药前要看出产日期及保质期,保质期还没有到的,要严格按照指导用量使用;保质期过了不久的,要按照其药效[药效,是指某一药物在用药后对机体产生一定强度的药理效应。]情形恰当增添用量。因为有的农药一旦过时[过时,属于中国汉语词语,有陈旧、超过约定时间等含义。],药效就随之降低;有的农药虽然过时,但药效仍连结根基不变。是以,在使用过时农药时,初次使用量必然要按照指导用量喷药,使用后3-5天后,察看其杀病虫结果,如结果不是很理想,可以在原本的基本上恰当增添用量;如二次喷后结果仍旧不明显,就需要换农药或交替使用农药;如使用后效果显著,可继续使用。
第四,要按照作物发展阶段把握用量。尤其处在苗期阶段的作物,叶面积小,用药量也要相应削减,但喷洒[喷洒,拼音pēn sǎ,使溶液成雾状或飞沫状喷射散落。]农药仍要按指导用量比例配兑。在其他阶段,可适量增添过期农药的用量。
最后,农药还要喷洒平均。喷洒农药时,要使药水始终连结在气室的压力刻度线上,在这样的压力下,喷出的药酿成细小的雾滴,能平均附着在叶片正、后背。一般喷洒时,将喷嘴放在作物叶片下,嘴口朝上,叶片正、后背都能平均喷洒到,不必转变喷头位置,一般喷1次为好,不能在同一时刻进行多次喷施,否则易发生药害。
其实,过期农药并非都是“失效、变质”的农药,而是按照原使用剂量达不到预期使用效果的农药。在适当加大用量后,很多过期农药仍然能够使用。而且,从环保的角度来讲,将过期农药“用掉”,显然比花费力气将其销毁更为划算。大家看看是这样的吗?
来源:好农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