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经济价值高,市场容量大,近年来很多农民朋友都开展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但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很多朋友刚开始种植,对一些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不是很了解,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也很难下手,比如中药材紫菀[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根部长“白毛[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你知道是什么病害引起的?如何有效防治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紫菀“白毛”症状
种植中药材紫菀的朋友发现,田里出现一种“怪病”,植株先是发黄,而后慢慢似脱水状 ,接着叶片干枯 ,不但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快还有传染性,植株拔掉后发现茎基部长了一层“白毛”,有的向下延续到根部,表皮腐烂,有点像根腐病症状。很多种植户表示从没见过这种病害,不知道该如何防治。但据诊断后了解到这种病害叫白绢[白绢,汉语词语,读音是bái juàn,指一种白色的薄型丝织品。]病。
二、紫菀白绢病发病条件
对于白绢病,相信做农业的认识应该比较熟悉,特别是花生种植户,印象应该很深刻,这个白娟病是危害花生主要病害,白绢病发生除了土壤或种苗携带菌丝造成传染外,还喜欢高温,这个特性跟很多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都不一样,另外白绢病白娟最适宜发病温度在30℃-40℃之间。一般在六月份下旬开始发病,七八月份为高峰期,要是遇到连续干旱高温,或突然降雨容易形成病菌爆发。
三、紫菀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紫菀不宜重茬种植,重茬种植的紫菀白绢病发生相对严重,即使是刚发展种植的田块,也不应掉以轻心,种植之前应施足有机肥,补充中微量元素,采用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每亩采用1000亿孢子/克枯草[枯草(kū cǎo)是枯萎的草;干草。]芽孢[芽孢(endospore)又称内生孢子,是细菌休眠体。]杆菌100克撒施。
或用20%乙酸铜2000克进行土壤处理,另外像五氯硝基苯、克菌丹[克菌丹又叫开普顿,属于传统多位点有机硫类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全球已有近50年的销售历史。]、福美双等,也都有不错的防治效果。对于中药材病害防治,建议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或乙酸铜其中一种,相比较其它杀菌剂,更为绿色一些。
2、田间管理。遇到连续干旱的天气,要及时进行灌溉浇水,以免出现连续干旱遇雨遇高温而出现病菌爆发的现象,种植不要过于稠密,田间具有一定的通风性,也是减少病害发生的要素之一。
3、药物防治。噻呋酰胺[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在构造上,酰胺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羟基被氨基或烃氨基(-NHR或-NR2)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也可看作是氨或胺分子中氮**上的氢被酰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被称为白绢病的克星,因此农作物发生白绢病时,噻呋酰胺就成了首选,针对病情严重程度,每亩建议喷施240克/升噻呋酰胺20-40克+80%克菌丹15-3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或灌根处理,效果比较显著。另外像菌核净+异菌脲组合、甲基硫菌灵+苯甲嘧菌酯组合、噻呋酰胺+枯草芽孢杆菌组合,对白绢病的治疗均有显著效果。
以上就是紫菀白绢病的介绍了,我们在种植中药材时,对于其病害的发生一定要做好发病原因及防治药剂使用,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病害彻底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