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一喷三防怎么防?注意抽穗扬花期注意控制戊唑醇用量!

昨天,我们解答了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赤霉病[小麦赤霉病 症状 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和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今天,重点介绍一下小麦“一喷三防[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工作的具体措施。小麦“一喷三防”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小麦后期管理的关键措施,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发生,促进小麦正常生长灌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一喷三防”喷的什么东西?防的又是啥?

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简称“一喷三防”。

小麦穗期一喷三防怎么防?注意抽穗扬花期注意控制戊唑醇用量!

小麦穗期一喷三防怎么防?注意抽穗扬花期注意控制戊唑醇用量!1

白粉病

小麦生育期及病虫害发生时间、危害程度不尽相同,一定要把握好“一喷三防”的最佳时机(北方多数麦区一般在4月17日-5月15日之间,要注意当地农业部门的统防统治信息)。

农民朋友在开展“一喷三防”时,一定要根据各种病虫害发生程度、天气预报及小麦长势情况,统筹兼顾,尽量做到一喷多效。要严格按照农药、叶面肥使用规定,严格把握喷施剂量、时间和方法,防止药害、肥害事故发生。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内容

1、防治锈病,白粉病,吸浆虫为主的麦田。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或12.5%烯唑醇[又名速保利;为三唑类杀菌剂,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对真菌细胞膜起作用,从而起到杀菌作用。]40毫升加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再加98%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化学品,化学式为KH2PO4。]100克加水喷雾。

小麦穗期一喷三防怎么防?注意抽穗扬花期注意控制戊唑醇用量!2

麦穗蚜

2、防治赤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用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咪鲜胺,烯唑醇三者取其一,再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

3、防治叶枯病、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65%代森锰锌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100克,烯唑醇30克,10%吡虫啉20克,再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

对于小麦白粉病、锈病发生严重的稻茬麦区及高肥水地块,可添加多抗霉素或醚菌酯。多雨天气或密度过大麦田施药时加入有机硅助剂以提高粘着性、渗透性。

小麦抽穗扬花期注意控制戊唑醇用量

戊唑醇为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对独立基因中的一对显性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显性表现有抑制作用,使F2的表现型比例为13:3,这种现象称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施用该药,在用量较大、施药后短期内遇强降温天气的情况下,容易对小麦灌浆结实造成不良影响。防治小麦赤霉病提倡用好两次药,即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首次用药,间隔5-7天再用一次药。

小麦穗期一喷三防怎么防?注意抽穗扬花期注意控制戊唑醇用量!3

如果两次用药都选用戊唑醇,并足量施药,短期内用药量较大,容易对小麦灌浆结实造成不良影响,在施药后短期内遇强降温的情况下药害程度更重。生产上常将戊唑醇与咪鲜胺、氰烯菌酯、噻霉酮等药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一方面可以降低戊唑醇对小麦的药害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赤霉病的防效。

总之小麦的“一喷三防”是小麦丰收的关键。小麦的“一喷三防”工作视具体情况进行1-2次,尽量喷匀喷细,作业时间最好在下午,避开上午小麦授粉,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云众地服务宗旨:一个有态度、专注三农领域的农业自媒体,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