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西葫芦(学名:Cucurbita pepo L. ),别名:茭瓜、白瓜、番瓜、美洲南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瓜类蔬菜,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其市场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在种植西葫芦的时候,要着重注意做好西葫芦苗期的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西葫芦正常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那么西葫芦苗期该怎么去管理呢?西葫芦化瓜[例黄瓜,幼瓜形成后不能继续生长成商品瓜而黄萎、脱落的现象。]在西葫芦生长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一般在雌花开放后3天内,幼瓜会出现褪绿黄化现象,变得又细又软。瓜膨大明显受阻,开始萎缩,基本上失去了商品价值,导致烂瓜落瓜等。那么导致西葫芦化瓜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西葫芦苗期的管理技术
1、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管理
在西葫芦种子播种之后,一直到出苗[出苗是指种子发芽后成长的幼苗露出地表面。]齐苗后的时间段内,要注意为西葫芦营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在白天的时候,温度要保持在大约30度左右,晚上控制在20度左右。当有大约一半左右的种子出苗之后,要及时将薄膜揭开。并且将白天温度降低至25度左右。然后当有80%左右的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出土后,白天温度要再降低大约5度左右,晚上温度保持在15度。保证西葫芦幼苗出苗整齐,下胚轴粗壮。
2、水肥管理
因为西葫芦的种子比较大,其拱土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因此如果播种后覆土较薄或者是在出苗前浇水过多的话,那么极易导致土壤板结。在刚出苗的时候,种子的种皮是比较难脱落的,所以容易出现带帽出土的现象,并且还会有芽干的危险。所以我们除了在播种前要做好浸种催芽工作之外,还要注意浇透苗床水。然后再种子出苗之前最好是不要浇水,覆土厚度应保持在两厘米左右,如果出现带帽现象的话,那么要适当喷洒温水或者是撒一些湿润的稀土,促使脱帽。
3、分苗炼苗
当幼苗的子叶展平且真叶逐渐显露出来之后,要适时将其移到营养钵当中。也可直接在苗床上进行分苗工作,为所有幼苗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提高壮苗率。然后我们还要做好炼苗工作,如果是在冬春季等温度低的季节育苗的话,那么在定植一周时,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0度左右,晚上温度保持在7度左右。如果是在夏秋季育苗的话,那么则要逐渐将遮阳网揭除,控制好水分。等到炼苗之后,幼苗的环境应尽量与定植田的环境保持一致,保证幼苗定植后可尽快缓苗。
4、其它管理
在幼苗生长后期的时候,如果外界温度突然变化的话,那么我们要注意及时调整。在雨季过后要注意及时将覆盖物揭除,通常在遮盖覆盖物的时候,保持与地面有50cm左右的距离就可以了。在幼苗出苗之后要注意及时建苗,如果有死苗现象的话,那么则要做好补苗工作。同时还要注意人工除草,避免影响幼苗的生长,最后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西葫芦化瓜的原因
1、温度
温度是导致西葫芦化瓜的主要原因。在西葫芦生长过程中,白天的温度超出了35度,而晚上的温度高于20度的话。会严重影响西葫芦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导致西葫芦呼吸作用加强。茎叶接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西葫芦秧蔓出现徒长、营养不良等问题,造成西葫芦化瓜。但是温度也不宜过低,白天不及20度,晚上不到10度的话,那么也会影响根部的吸收能力,同样会造成化瓜现象。
2、光照
光照对于西葫芦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西葫芦开花期[Roy Kim 于2017年5月16日发行的mini一辑《开花期》, 这是距离上一次发行的正规三辑《北斗七星》时隔约一年半的回归。]的时候,如果碰到连续阴雨天的话,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会明显下降。而且昼夜温差不大,导致西葫芦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整株植株消耗的营养远远超出西葫芦产生的营养,从而造成西葫芦因为营养不足等造成化瓜。
3、密度
种植密度同样也是造成西葫芦化瓜的一个原因。在种植西葫芦的时候,如果种植密度过大的话,那么西葫芦植株之间会互相抢夺生长影响。地上部分也会互相抢夺生长空间,一旦西葫芦的叶片面积达到4以上的话,会降低西葫芦植株的通透性,同样也会抑制西葫芦的光合作用,消耗过多营养,提高化瓜率。
4、授粉
在西葫芦开花期的时候,如果西葫芦授粉不良或者是根本没有进行人工授粉的话。那么西葫芦子房无法产生生长素,导致瓜内的胚生长受阻。而且植株营养生长时还会抢夺瓜的生长营养。当雌花的生长营养不足时。子房内的植物生长素含量便会明显减少,从而造成西葫芦无法结石而出现化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