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最新病虫情报,近期,江淮、黄淮、华北、东北等地陆续出现一代粘虫[粘虫是一种昆虫,为鳞翅目,夜蛾科。]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华北部分地区蛾量高、蛾峰明显。结合天气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预计今年二代[二代 拼音: 解释: 1.]粘虫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河北、山西等北方局部降水丰沛、管理粗放地方会出现高密度田块。
预计全国发生面积为3000万亩,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发生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粘虫的一生经过成虫、卵、幼虫、蛹四个生态,也叫一个世代
北方地区警惕局部二代粘虫暴发为害
一、一代粘虫发生面积大,局部残虫量高
今年一代粘虫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有虫面积为718万亩,比2018年增加39.7%。全国麦田平均每平方米虫量0.6头,与2018年持平,全国防(兼)治面积1153万亩,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后各地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0.4头,比2018年增加33.3%。但局部残虫量高,如安徽防后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1.3头。
粘虫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发育快,羽化成虫产卵量高
二、大部地区一代成虫蛾量偏高
自5月底开始,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一代成虫数量偏高。河北永年区5月29日蛾量突增,5月29日至6月4日3台测报灯累计[累计同累加,指前几个与后几个的结合。]诱蛾分别为1074头、2892头、4232头;临西县5月31日蛾量突增,5月31日至6月9日单灯累计诱蛾2993头;正定5月30日至6月9日单灯累计诱蛾1134头,栾城县5月28日至6月10日单灯累计诱蛾653头。香河、馆陶、乐亭6月1-9日累计诱蛾分别为286头、634头和536头。山东淄博、肥城6月5-11日,单灯累计诱蛾249头、499头。山西芮城6月3日始见蛾峰,6月1-9日累计诱蛾614头。运城盐湖区5月30日至6月2日诱蛾115头;阳城5月31日、6月4日、7日和8日单灯诱蛾分别为248头、928头、976头和340头,雌蛾卵巢发育级别1-2级居多;长治市6月1-9日累计诱蛾374头,雌蛾卵巢发育级别3-4级占80%;万荣县6月7-9日诱蛾142头。
河北、北京等华北部分地区高空测报灯监测点蛾量较高。江苏东台5月20日至6月10日,累计诱蛾1128头。河南孟州5月30日诱蛾280头。山西万荣6月1-10日,累计诱蛾343头。山东长岛5月8日至6月10日累计诱蛾2628头。河北滦州5月28日蛾量突增,蛾增日早于上年,6月8日诱蛾2184头,5月28日至6月10日累计诱蛾5926头,是上年同期的5.3倍。北京延庆6月3日、4日诱虫1300头,是上年同期的20多倍。吉林长岭6月1-9日累计诱蛾71头,黑龙江双城6月1-10日累计诱蛾131头,两地比上年多1倍。
粘虫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
三、天气条件对大部地区粘虫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象局预测,6月中旬,华北北部、东北和西北东部地区累计降雨量10-30毫米,局地40-60毫米,对二代粘虫发生较为有利;未来10天,华北中西部、黄淮大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天气条件对二代粘虫的发生为害有一定不利影响。
近期粘虫蛾量高,蛾峰明显,各地应高度重视,做好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卵和幼虫调查。另外,今年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重,各地测报部门要密切关注粘虫和草地贪夜蛾混合发生、叠加危害的情况,及时发布当地虫情预报,全力指导做好适时防治。
粘虫发生严重时,常常在**之间把玉米苗吃光,造成缺苗断垄,甚至翻犁复种
警惕二代黏虫[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多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幼虫局部偏重为害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昨日发布病虫情报:根据江淮流域一代黏虫发生基数,结合我省各地虫情监测结果及气象等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二代黏虫在全省总体为偏轻发生,西南部诱蛾量大、落卵量高的县份,将达到偏重发生程度,局部地块会出现高密度幼虫聚集为害。幼虫防治适期在6月18日-30日,主要危害作物为玉米、谷子、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
二代黏虫发生趋势图
一、江淮与黄淮等地一代幼虫发生面积大,局部残虫量高
今年一代黏虫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有虫面积为718万亩,比2018年增加39.7%。全国麦田平均每平方米虫量0.6头,与2018年持平;防(兼)治面积1153万亩,防治后各地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0.4头,比2018年增加33.3%,且局部残虫量高,如安徽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1.3头。
二、一代成虫迁入我省略晚、部分县份蛾量较高
截至6月12日,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巴彦、方正、肇州、肇源、拜泉、安达、北林、兰西、集贤、勃利、密山、穆棱、宁安、林口、富锦等县(市、区)诱集到黏虫成虫,迁入范围大于2017年,接近2018年。成虫始见期为5月22日,接近常年,晚于去年7天;双城、五常等地迁入主蛾峰期为6月8日-11日。各地累计诱蛾情况,双城高空测报灯、黑光灯、诱蛾器、性诱捕器分别为143、92、150、15头,总诱蛾量分别高于2017年、2018年同期144%、79%;五常、肇州、集贤、巴彦诱蛾量分别为264头、67头、41头和25头,分别高于去年30%、56%、486%和67%;其它诱到成虫的县份诱蛾量多数低于前两年,均在20头以下。目前成虫雌蛾卵巢发育大部分处于3级以上,总体成虫抱卵质量差于前两年。田间谷草把诱卵情况,穆棱、双城、林口分别累计诱卵29块、3块和1块,平均单块卵粒数130粒,最高320粒,诱卵量和单块卵粒数均少于前两年。
三、气象条件不利于二代黏虫发生为害
今年我省5月中旬以来气温较低,降雨较多;气象预报6月份全省平均气温略低,降水量略多,特别是未来10天气温较低,降雨较多,不利于黏虫的发育和为害。
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二代黏虫总体发生程度将与前两年相当,不会造成大范围、大面积严重为害,但诱蛾量较高的西南部部分县份发生程度将重于前两年,局部地块将出现较重为害。鉴于黏虫具有集中、隐蔽、局部点片暴发为害的特点,其它有成虫迁入的县份,也将可能出现局部高虫口密度为害地块。为此,各地植保部门要提高警惕,继续做好虫情监测,并充分发挥监测网点调查员的作用,切实组织做好草荒较重玉米田及谷子田低龄幼虫的早期调查,全面掌握田间虫情信息,及时发布虫情预报。要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发动农户,看好自家田,指导农户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要迅速采取防治措施。同时,各地植保部门要继续做好后续可能再次迁入虫源的监测工作。
防治建议:
采取性诱、灯诱成虫,谷草把诱卵,田间早期查幼虫等多种措施,全面掌握田间虫情,根据田间幼虫虫量,依照防治指标,确定应防地块,避免盲目打药。
1.理化诱控。成虫发生期,田间集中连片设置性诱捕器或糖醋盆诱杀成虫。
2.生态、农业控制。在成虫产卵期间,根据产卵特点,在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减少田间幼虫数量。幼虫发生初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也降低了田间湿度,增加幼虫死亡率。
3.药剂防治。突出早查早治,抓住幼虫3龄暴食为害前的防治关键期,及时喷药防治。田间虫口密度调查方法:取长条形白色塑料布,铺于垄沟,双手将垄沟两侧植株和杂草向塑料布上倾斜拍打数次,震落幼虫,然后扒开行间,仔细检查计数震落在塑料布上的低龄幼虫。考虑低龄幼虫漏查率较高,可将查到的低龄幼虫数乘以3作为预估实际发生虫量。当二代幼虫在玉米、高粱田平均超过1头/株,小麦、谷子田达到20头/平方米时,及时喷药防治。低龄幼虫可用苏云金杆菌、灭幼脲等生物药剂;化学药剂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高粱田避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黏虫进入4龄暴食期后,抗药性将大幅度增强,施药剂量应加大。
…………………………………………..
本文系种植大户参考微信订阅号发布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种植大户参考
素材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黑龙江植检植保站,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小米
您还想看:
农民调配农药被严重烧伤!农药二次稀释到底该咋做?
国产大豆价格还会不会继续涨?最新分析来了
多地“烧烤天”上线!今年,夏玉米怎么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