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细菌性斑点病和灰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是近年来发生比较严重的两种病害,由于两种病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症状相似,容易误诊,因而错过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时期或用药不对症的状况,往往造成病害发展和流行,给生产上造成很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现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番茄灰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斑疹病。
1、症状表现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茎、果实和果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叶片感染,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再向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上部蔓延,发病初始先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不规则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意思。]斑点,直径2-4毫米,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
叶柄和茎秆症状和叶部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部变黑。
为害花蕾时,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
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2、发生规律
种子带菌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即可发病,之后传入大田,并随雨水、农事操作传播。在田间只要最初有10%的植株发病,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以至造成流行。25℃以下的温度和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有利发病,因此对冬、春保护地番茄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通常叶面保湿24小时以上有利于病情的扩展,在采用喷灌技术的干旱地区易发病。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不显症),由于该菌在北方冬季保护地番茄上可以平安越冬,因此往往直接来源于邻近的病田。
3、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
(2)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
(3)种子处理 播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可用55℃温汤浸种2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4)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5)灌溉、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尽量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6)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46%氢**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800倍液等+嘉美金点1000倍液药剂喷雾防治,5-7天防病一次。严重时用氢**铜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冠菌乐)25ml+精甲·百菌清(菲格)30ml+春雷霉素(加收米)40ml+嘉美金点7g兑水40斤,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施两次。
二、番茄灰叶斑病
1、症状表现
该病在幼叶及老叶上均可出现。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病斑**浅褐色,周围深褐色,叶片背面颜色较叶正面深,周围黑褐色。病斑稍凹陷,多较小,亦有较大的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随时间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病斑处较薄,后期易破裂、穿孔。叶缘也可发病,沿叶缘呈不规则形病斑,叶片正、背面颜色几乎一致。病斑常沿叶缘发展,连成片状,深褐色,随叶片变干,斑点渐褪为灰白至灰褐色。为害严重时,导致全部叶片变黄。已被侵染的叶片逐渐变褐,很快死去并从植株上脱落。灰叶斑病症状基本上限于叶片,但是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也会在茎和叶柄部位发生。
2、发生规律
番茄灰叶斑病病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温度湿度达到袍子生长程度时,会对番茄进行初次侵染;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温暖潮湿,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土壤肥力不足会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发病率严重。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远离大棚集中烧毁。适时放风降湿,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脑白金1袋,增强植株抗病抗逆性。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以下配方交替使用:①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嘉美金点1000倍液混合喷雾;②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或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嘉美金点10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每隔7-10天喷1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3-4天喷1次,共喷2-3次。
病情严重可用以下配方交替使用:①氟菌·肟菌酯(露娜森)+春雷霉素(加收米)+红糖(15公斤喷雾器,用量25-100克,高温时禁用);②氯溴异氰尿酸(克无菌)+ 喹啉铜(净果精)+嘉美金点1000倍液喷雾。
喷雾时注意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到。及时整枝抹芽,保证田间通风。对已发病的植株,及时清除病残体,将收获后的残株拉至田外集中烧毁。用药间隔期根据天气而定,如果阴雨连绵,隔5-7天喷1次药。特别是阴雨日连续4-5天,雨停后须立即喷药。如果天气晴朗,隔12-14天用1次药。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或浇水前后可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
三、两种病害的区别
从发病症状上区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叶片感病时发病初期和扩展期病斑颜色均为黑褐色病斑,而番茄灰叶斑病发病初期是黑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斑扩展,逐渐变为不规则形,而病斑**一般为灰白色或灰褐色(这是区分的重要依据),稍凹陷,而且发病后期会穿孔破裂。
从发病部位上区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能够危害叶片、茎秆、果实和花萼等,而番茄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所以当叶片上的发病症状不好区分时,结合茎秆等部位的症状,能够比较容易进行区分。
本文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编写
参考文献:
《番茄叶上”黑点”与“灰点”,很多人搞错了》蔬菜卫士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与灰叶斑病有何区别》番茄种植交流平台
《西红柿最难缠的小斑点病,你认识吗?》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图片来自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作物技术群及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