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稻+”“加”出贵州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好局面

  自古以来,粮食事关国运民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粮食更是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物资。在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保障与生产[生产(produce),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安全,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领导人对粮食生产安全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5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今年7月末,国家再次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2020年2月,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贵州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对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产业提出了“稳定水稻面积,大力提高单产,因地制宜实施稻+多种模式提升综合产业出效益”的要求。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方涛强调:水稻是贵州省主要口粮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就抓住了贵州省粮食生产的大头,稳住了贵州省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是保障贵州省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2020年,贵州省粮食生产目标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6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51万吨以上。贵州水稻常年播种面积1000万亩左右,亩产425公斤左右,总产40亿公斤以上,是贵州省产量最高、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完成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主力军。如何在疫情未尽之年,实现水稻安全生产与农户增收双赢,贵州省5年来持续推广的“绿色[绿色(green)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是一种比刚长的嫩草的颜色深些的颜色或呈艳绿,或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稻+”模式给出了答案。

“绿色稻+”“加”出贵州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好局面

“绿色稻+”:水稻创新发展核心词

  2015年,针对我国传统水稻生产的弱点和问题,贵州省率先在全国水稻行业提出“绿色稻+”的理念。2016年开始,贵州省大面积推进“绿色稻+”生产模式。2017年,贵州省在全国水稻行业重要会议上首次汇报了贵州推进“绿色稻+”的情况。原农业部充分认可和重视“贵州绿色稻+”模式,并于2017年底倡导全国水稻行业积极探索这一模式,“绿色稻+”开始成为我国水稻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词语。

  5年来,贵州省持续实践、不断创新“绿色稻+”技术,多种稳粮高效模式应运而生,贵州“绿色稻+”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420余万亩,稻田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绿色稻+”稻田出产的贵州优质[多义词。]稻米增产、高产成效显著。“绿色稻+”是中国传统水稻产业寻求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一剂良方,是让广大老百姓吃上放心粮、端稳饭碗的智慧之策,彰显出贵州省确保2020完成国家粮食生产重要任务的“贵州自信”。

  “绿色稻+”是熊玉唐等贵州省水稻专家在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水稻研究新成果并加以创新后构建而成的水稻生产技术集成体系。“绿色稻+”中的“绿色”是指稻田耕作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稻米品质必须安全;“稻+”中的“+”是广义的集成与融合,它的第一层含义是实行稻作外部融合的“+”,即稻与其他作物、渔禽的共生协同与轮作,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包括稻渔共生、稻禽(蛙)协同、稻渔鸭复合系统、稻经轮作、稻+精品米产业化、稻+农旅一体化等方面的融合发展;第二层含义是实行稻作内部技术集成的+,即绿色优良品种、绿色耕栽、绿色施肥、绿色防控等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应用。

稳粮增收:“绿色稻+”彰显贵州自信

  8月中下旬,贵州省兴义市[兴义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西部综合经济百强县市,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是贵州省四大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万峰林[峰林,国外称锥状和塔状喀斯特(kegel andturm karst)。]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与示范基地传来喜讯,经专家预测,多块稻田理论亩产超1100公斤、百亩连片理论亩产超850公斤、万亩高质高效示范理论亩产超650公斤。据介绍,2020年贵州省水稻生产遇到前期低温、中期多雨、日照偏少、局部洪涝等不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灾害,因其提前谋划在水稻产区大力推广实施“绿色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努力消除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大大降低了天灾造成的损失。

“绿色稻+”“加”出贵州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好局面1

  贵州省农技总站高级农艺师曾涛(右)、黔西南州农技站研究员陈志新(左)正在万峰林水稻超高产攻关田里测产

  记者在万峰林示范基地看到了袁隆平的超级稻品种、多年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无纺布旱育苗、有机硅复合肥、规范化移栽、钵苗机插秧侧深施肥、性诱导剂、无人机喷施、生态调控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为贵州水稻在灾年高产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据有关部门预计,2020年贵州省水稻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总产将稳定在420万吨以上,有此成绩在今年实属不易,水稻生产为贵州完成2020年粮食生产任务和助农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稻+鱼”:种养结合多重效益显著

  万峰林景区[景区是根据风景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人观赏需求而将风景区划分成的一定用地范围。]上“纳灰村稻+渔共生”、水稻双减栽培示范基地也是农业农村部高质高效行动项目的实施地。8月14日中午,一位稻农正在上纳灰村[纳灰村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峰林环抱中的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布依族村寨,距兴义市城区12公里。]水稻田里捉鱼,好不容易网起来的鱼蹦起老高又跳回水里,逗得村民们哈哈大笑。村民们说,这几年稻田里养的都是活蹦乱跳的“健身鱼”,越来越不好捉了。原来,近几年到万峰林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餐馆经常需要采购生长3个月以上的鱼,充足的运动能让鱼儿长得肥壮,为了给鱼儿留出更宽的活动空间,农技人员帮助上纳灰村在水稻田里开了十字沟和边沟。鱼儿放进稻田里就像进了“健身馆”,游得更加欢快自如。稻田养鱼模式可实现农药、化肥双减,稻米的品质更加绿色安全。

“绿色稻+”“加”出贵州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好局面2

万峰林上“纳灰村稻+渔共生”基地

  万峰林的稻农和餐馆老板乐于为游客讲解稻田鱼、稻米的品质,他们说,在开沟的稻田里,害虫也更容易被鱼捕食,以稻花、稻田害虫为主食的鱼有别于饲料喂的鱼,肉质更安全营养。不仅如此,因为鱼能捕食虫害,养鱼的稻田很少施用农药,而且,1亩稻田里养的鱼产生的粪便相当于给稻田提供18公斤有机肥,稻米的有机品质有了保证。万峰林的稻农们有了种、养双收益,餐馆的老板们说,本地稻米、稻田鱼肉能卖好价,那是因为游客们亲身体验了“绿色稻+鱼”的生态环境。有的游客们还亲自下田抓鱼,秋收的时候学打谷子、打糍粑,稻旅融合促进了中国稻作文化的延续。

  “绿色稻+鱼”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能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具有较高推广价值。推进坝区建设以来,贵州“稻+鱼”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省“稻+鱼”面积270万亩,“稻+鱼”平均亩产水稻423公斤、水产品23.79公斤。

“绿色稻+菜”:田肥民富

  “绿色稻+”的“+”,第一层含义是稻作外部的融合,这不是简单地把几种农业生产组合在一起,无论是几种农作物的共生、轮作,还是种植、养殖相结合,都必须相辅相成、顺应生长规律,这个“+”,加的是农技人员的智慧。贵州省推广的“绿色稻+菜”水旱轮作模式,不仅能增加稻农的收入,还能减少稻田病害,增强稻田土壤肥力,培育优质土壤,利于水稻可持续生产。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农户们对“绿色稻+菜”模式纷纷点赞。

  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稻+大蒜+毛豆”“稻+大蒜+鲜食玉米”是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较为成功的“稻+经”水旱轮作模式。兴义市的“稻+大蒜+毛豆”,每年水稻收割完毕后,农户放干田里的水种植大蒜,此时,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热量条件刚好适宜大蒜生长。大蒜成熟收割的时间是春节前夕,正好赶上了大蒜的俏卖季节,1亩田产4000斤大蒜,农户能挣6000元。春节过后离插秧还有2-3个月,农户们在这个空档期继续种植毛豆,1亩田产2000斤毛豆,农户又能挣数千元。采用“稻+大蒜+毛豆”轮作模式,稻草全部就地还田成为大蒜生长的有机肥,毛豆是根瘤固氮作物,富含氮磷钾,大蒜、毛豆、秸秆还田后变成了下一轮水稻生产不可多得的优质有机肥。经过反复轮作,稻田有机质逐步增加,土壤肥力越来越足,水稻长势更好。

  义龙新区连续五六年实施“稻+大蒜+鲜食玉米”模式,稻草、玉米秆全部还田,稻田里的土壤变成了肥沃的黑土,此外,由于病虫害在放干水的稻田里没有寄生空间,来年水稻的病虫害自然减少,稻米产量、安全品质都有保证,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绿色稻+旅”:农旅融合助发展

  8月14日,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3000余亩稻田绿中透黄,稻谷即将成熟。在万峰林景区的万福村民宿里,几位外地游客远望稻田**,用彩色稻栽培形成的巨大“福”字蔚为壮观,沉醉在稻乡美景中的游客们闻着阵阵袭来的稻香,禁不住询问稻农:“今年新米啥时候出来啊?价格多少?”一位在万峰林景区种植水稻10余年的村民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在万峰林景区种植的优质稻米价格并不低,每斤批发价10元,但是游客们听了村民介绍水稻绿色生产的过程,再试吃新米饭后就不再纠结价格了。万峰林的优质稻米闻着香、嚼起来绵软,这儿出产的大米大部分是被前来万峰林观光的游客购买,每年春节前这位村民收割的稻米就卖光了。

  万福村稻田是贵州省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点,这儿集成应用了多种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种植了隆两优1377等优质超级稻品种以及被评为“贵州十大好吃米”的锡利贡米、玉针香、野香优莉丝等40余种优质稻米品种。集成应用绿色技术大大减少稻田农药化肥施用量,既提升稻米的安全品质,增加水稻产量,又有利于保护万峰林景区的稻田生态美景。当地村民的体会是近几年万峰林景区坚持稻旅一体化发展,万峰林的稻田景观越来越美,游客多了,挣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收入高于以往单纯种稻。“绿色稻+”帮助稻农们在万峰林景区的“福”字稻田里“种”出了幸福。

“绿色稻+绿色防控与施肥”:农药及化肥双减

  为了减少稻田农药、化肥施用量,确保贵州稻米的品质安全,贵州省水稻产区推广绿色防控手段,维护稻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营造蛛网连片、蛙声一片的稻田良好生态环境。

“绿色稻+”“加”出贵州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好局面3

万峰林上纳灰村水稻基地的绿色防控“生物岛”

  绿色防控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安全用药的技术防治病虫害,是“绿色稻+”模式集成应用的绿色高效技术。8月14日,记者来到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上纳灰村的稻田边,田埂上盛开着一丛丛金黄的万寿菊,一蓬蓬半人高的香根草如纤纤美人守望着稻田。在稻田边种植这些植物的目的,乍一看以为是为美化稻田环境,其实,更重要的是建立起防控稻田病虫害的“生态岛”。专家们介绍,万寿菊能为稻田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场所,香根草散发的香味能吸引害虫二化螟附着产卵,待其孵化后,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正常发育而消亡。据介绍,上纳灰村“绿色稻+”基地实践了不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除了建立“生态岛”,还有施用性诱剂、安装杀虫灯等物理防控手段诱灭害虫,以及实施测土配方肥、台沃水稻专用肥、氮肥后移等水稻绿色施肥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稻米基地采用这些绿色防控手段,稻田实现农药、化肥双减,稻米的品质安全将得到更有力的保证。

“绿色稻+优质稻米”:彰显“贵米”品牌

  优质稻是贵州水稻产业的名片。贵州优质稻在我国优质稻阵列占有一席之地,优质稻米在全国的分布为“北有五常,南有丝苗,东有越光,稀有贵米”之说,“贵米”即是贵州优质稻米的简称。优质稻是整精米率、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等几十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的稻米,大粒香、香禾、锡利贡米等贵州优质稻米品质优异,屡次在全国大米评比中获奖。如果说贵州良好的生态条件是贵州生产优质稻的自然优势,那么“绿色稻+优质稻米”技术集成就是贵州优质稻生产的“人文智慧”优势。

  方涛强调,应抓住贵州500亩以上大坝建设的机遇,充分挖掘贵州优质稻米产业优势,推动“绿色稻+优质稻米”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多层次优质稻生产基地,培育优质稻米产业多元化经营体,倾力打造“贵米品牌”,做大做强贵州优质稻米。

  在万峰林基地,记者体会到“绿色稻+”模式既增加了稻米品质的安全系数,又减去了很多不利于水稻产业良性发展的问题。按照“绿色稻+”模式建设的稻米基地能够达到安全稻米、优质稻米基地的高标准,贵米深受游客欢迎,为讲好贵州旅游故事提供了新的素材。

“绿色稻+”:得益部省项目支撑发展

  2020年,国家农业农村部、贵州省大力支持贵州推广“绿色稻+”,部级、省级资金共安排3050万元用于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特色粮食优质稻专项”和“华南及西南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要项目,这些项目以“绿色高产优质高效”为宗旨,有力地推进了“绿色稻+”的发展。贵州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诠释了项目核心词语:“绿色”是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根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高产”是水稻生产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根基;“优质”指水稻生产应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后对稻米品质的需求,是提高水稻效益的基础;“高效”是稳稻增收的保证。“绿色高产优质高效”是贵州水稻生产发展永恒的主题。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败———贵州水稻连续5年生产实践“绿色稻+”模式,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符合中国水稻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路子,开创了贵州粮食生产安全与农户增收双赢的良好局面。

“绿色稻+”“加”出贵州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好局面4

  眼下,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景区即将丰收的稻田黄绿相间,美丽稻田风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万峰林稻田成为贵州旅游“网红打卡地”。万峰林积极探索稻旅融合发展,绿色高效的水稻种植技术不仅使水稻增产增收,而且维护了万峰林景区的良好生态。稻旅融合发展是中国传统水稻产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方向,稻+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为稻农们带来种稻高收益。

“绿色稻+”“加”出贵州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好局面5

  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稻农们利用彩色稻栽培技术,在稻田形成了巨大的“福”字。在即将成熟的稻田里,“福”字景观更为突出壮观,“福”字稻田成为万峰林景区标志性景点。近年万峰林景区坚持稻旅一体化发展,万峰林的稻田景观越来越美,游客多了,稻农们挣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收入高于以往的单纯种稻。稻农们在万峰林景区“福”字稻田里“种”出了幸福。

(图片来源: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