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瓜田,原名李下,辽宁大石桥人。]零星发生病毒[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的情况下,首要的处理就是将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拔除[拔除,指连根去掉。],并带离地块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传播;
对于发生病毒病的瓜田,除了进行抗病毒药剂的喷施之外,要注意叶面[叶面指植物叶的表面,叶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是植物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的有效渠道之一,因其暴露在大气中,构成特定的微生物生境,为各种附生性微生物提供了聚集场所。]营养和根系营养的补充,建议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根部施加壮根营养液;
蚜虫、飞虱会加剧病毒病在植株间的传播,因此在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治这两种害虫,减缓病害的扩散。
1、症状及发病条件
西瓜病毒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症状。
花叶型:初期顶部叶片出现黄绿镶嵌花纹,以后变为皱缩畸形,叶片变小,叶面凹凸不平[凹凸不平是汉语词语,是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新生茎蔓节间缩短,纤细扭曲,坐果少或不坐果。
蕨叶型:新生叶片变为狭长,皱缩扭曲,生长缓慢,植株矮化,有时顶部表现簇生不长,花器发育不良,严重的不能座果。发病较晚的病株[词语病株拼音bìngzhū 注音ㄅㄧㄥˋㄓㄨ引证解释发生病害的植株。],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畸形瓜,也有的果面凹凸不平,果小,瓜瓤暗褐色,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病毒病带毒种子及染病植株是初侵染源。蚜虫(瓜蚜、桃蚜)是主要传播媒介,人工整枝[摘除植株部分枝叶、侧芽、顶芽、花、果等,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发育的措施,有时也用压蔓来代替。]打杈等农事活动也会传毒。高温、干旱、阳光强烈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病。缺肥、生长势弱的瓜田发病重。
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从无病的植株上留种,对有怀疑的种子,播种时干籽用70℃温水浸泡10分钟可杀死病毒,或浸种3小时的湿籽用0.1%-1.0%的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也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清水洗净后播种。
科学选地,西瓜要远离其他瓜类地种植,减少传染机会。三月上旬阳畦育苗,可使生育期提前15天,错过发病高峰期。
在整枝、压蔓、授粉等田间作业时,先进行健株后种植,苗期发病及早拔除病株,换成健康植株。
加强田间管理,多施有机肥,重施基肥,配方施肥,科学灌溉,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增施钾肥,合理整枝,提高植株病毒抗病力,注意铲除瓜田内及周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
在进行整枝、授粉等田间操作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打杈选晴天,在阳光下进行,使伤口尽快干缩。消灭蚜虫。
化学防治:
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乳油进行防治,发病初期喷施氨基寡糖、盐酸吗啉胍或植病灵乳油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当发现西瓜病毒时立即使用防治病毒病的药剂以及含锌叶面肥进行全株均匀喷雾,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