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农友说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田里好多这个虫,田里满是虫屎,请问是什么虫,会是网红“草地[草地,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主要用于牧业生产的地区或自然界各类草原、草甸、稀树干草原等统称为草地。]贪夜蛾[夜蛾指的是夜蛾科(Noctuidae)的一类昆虫。]”吗?
经过水稻种植专家讨论,确定是水稻黏虫[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多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俗名五色虫、五花虫、剃枝虫、夜盗虫等,属迁飞[或称迁移,是指一种动物适应外界条件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间歇性[《间歇性》是戴梦梦演唱的一首歌曲,出自专辑《dreams come true》,由卢苇填词,龚焕荣谱曲。]猖獗的害虫。在水稻在孕穗至成熟期会有机会发生粘虫[粘虫是一种昆虫,为鳞翅目,夜蛾科。]为害,吃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及咬断稻穗枝梗。白天躲在稻丛基部,夜间爬上来吃叶片或咬稻穗。该虫是一种间歇性局部为害的害虫,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水稻发生相对较重,具有群聚性、杂食性、暴食性,气候条件适宜,容易暴发成灾。
1、水稻黏虫与草地贪夜蛾的区别
草地贪夜蛾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 一般有6个龄期,体长1-45mm,体色有浅黄、浅绿、褐色等多种,最为典型的识别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4个呈正方形排列的黑点,三龄后头部可见的倒 Y 形纹。
草地贪夜蛾幼虫
草地贪夜蛾幼虫
黏虫幼虫:有6个龄期,体长35mm左右,体色变化很大,密度小时,4龄以上幼虫多呈淡黄褐色[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至黄绿色不等,密度大时,多为灰黑色至黑色。头黄褐色至红褐色,有暗色网纹,沿蜕裂线有黑褐色纵纹,似“八”字形,有5条明显背线,腹部中线白色,亚背线蓝色或黑褐色。
2、水稻黏虫发生的特点
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具有迁飞性,飞翔能力强,一般3月至8月中旬由南往北迁飞,8月下旬至9月再南迁,每年可发生2-8代,在长江流域发生5-6代。一头雌虫可产卵1000粒,最多可达3000粒,初孵低龄幼虫咬食叶肉形成透明条纹状斑纹,3龄后沿叶缘将水稻叶片啃食成缺刻,3龄后有假死性,5-6龄达暴食期,蚕食叶片,可是穗轴,引起大龄落粒,故称“剃枝虫”。
黏虫适温19-22℃,相对湿度大于70%,低于50%时产卵量和交配率下降,因此在气候湿润条件下容易发生严重,高温干旱、暴雨下会影响黏虫生长。
3、用什么药防治水稻黏虫?
化学防治,在重发生稻田,可选用甲维盐[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溶于丙酮和甲醇、微溶于水、不溶于己烷。]、甲维盐·茚虫威、甲维盐·虫螨腈、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也可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尽量少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药,因为水稻扬花期药剂防治用药需慎用,而阿维菌素单用对粘虫效果不是很好。防治关键时期在3龄以下幼虫,虫龄较大时宜增加用药量,要注意在施药前田间要灌好水,傍晚施药防效好。
除用药外,利用粘虫成虫对糖、醋和发酵的糖浆趋性很强,夜出活动、趋光性强的生活习性,可采取振式杀虫灯诱杀粘虫成虫,利用黑光灯、糖浆液诱杀粘虫成虫。
部分图片由江西禾立丰徐大龙拍摄,若有侵权望联系删除!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