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使用肥料的一些不正确认识

纠正使用肥料的一些不正确认识

化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对促进农业增产的作用是不争的事实。据FAO估计,发展家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约达55%,我国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也在50%以上。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农业生产中由于片面追求高投入,高产出,大规模的滥施化肥而出现的社会、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使人们对化肥的应用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化肥本身的原因,而是人为不合理使用化肥或农田养分[有营养的物质或化合物;尤指被绿色植物摄取的和有机合成中应用的化学元素或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 。]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对人们使用肥料的一些不正确认识予以纠正。

1、认为化肥是人造化工产品,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降低农产品[农产品(farm produce)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品质。

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不在于化肥本身,而在于施用不合理。化肥中的矿质营养都是自然界[自然界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而环境指以人为中心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中存在的天然物质,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只要合理施用化肥不但能促进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增产,而且也能提高农产品品质。

2、认为既然土壤中存在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质营养,就不必再施用化肥。

农业生产的目标输出(农产品和其它收获物),必然要带走土壤中的部分养分,自然界存在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往往不能满足连续种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施肥是对自然肥力不足的补充,也是保持和提高地力的需要。

3、认为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可以代替化肥的作用。

有机肥与化肥各具优缺点,有机肥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和多种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怀孕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你怀孕之后,一个可爱的胎儿就开始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起来。],对改善土壤结构有特殊作用,但养分含量低,肥效迟,养分释放难以控制,投入量不易准确计算,难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也就难以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化肥往往可以按照作物的需要,较准确计算养分配比和投入量,肥效快,但养分容易流失,利用率[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低。只有两者合理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效果。

4、认为农业生产只有使用有机肥,生产的食品才,才是洁净生产。

其实,并非所有的有机肥都是洁净的,如果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同样会造成污染。况且,有机氮的矿化积累也会使土壤或**水的硝态氮含量提高,引起污染。

5、认为化肥要速溶、速散效果才好。

农民普遍认为,化学肥料应该是全溶、速溶,至少是速散的,否则就是劣质产品。有研究表明,相同组分的肥料,颗粒越小,越,而大粒肥料则具有缓效性。据估算,紧密的、缓散的复合肥[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速散复合肥氮素利用率可提高3%左右。扭转速溶、速散的观念,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研制缓/控释肥料是新型肥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6、过分强调氮、磷、钾,特别是氮肥的施用,对中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氮、磷、钾虽是作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不能缺乏。但片面强调大量元素的作用,偏施氮肥,容易引起作物徒长,诱发病虫害,降低农产品品质。况且目前不少地区土壤中部分中、微量元素亏缺,如果得不到及时供给,必定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引发一些生理性病害,限制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的提高。

因此,施肥必须倡导科学的方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实现营养元素的平衡供给,即大量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和大量营养元素与中微元素之间的平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纠正使用肥料的一些不正确认识的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问题欢迎咨询火爆农资百科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