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有多个种子,原产于非洲。]猝倒病[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病症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
西瓜猝倒病是西瓜苗期主要病害之一。种芽感病,苗未出土,种芽.或旺1茎、子叶己腐烂;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受害,近土面的/胚茎基部开始有黄色水渍状病斑,随后/变为黄褐色,干枯收缩线状,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已猝倒。有时带病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但紧贴于土面,不能挺立,细检此苗,茎基部己干缩成线状。此病在苗床内蔓延迅速,开始只见个别病苗,几天后便出现成片猝倒。当苗床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及其附近土表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菌丝体(mycelium),指的是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营养体类型。](图)。
(二)病原特征
西瓜猝倒病病原菌为瓜果腐霉和德里腐霉,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CMA培养基上菌丛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发达,具分枝,无隔膜,菌丝宽3-7微米。游动孢子囊顶生,膨大成形状不规则的姜瓣状,萌发后形成球状泡囊,泡囊内含游动孢子 8- 29个,游动孢子肾形双鞭毛,休止时呈球状,大小11- 12微米。藏卵器顶生球状,无色,大小18- 36微米,雄器同丝或异丝生,近椭圆形。卵孢子[卵孢子生物是形成藏卵器的藻菌类和藻类等生物,是单性生殖所生成的同种结构。]球形光滑,不满器,浅黄色,直径17- 28微米。
(三)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西瓜猝倒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腐生性很强,以卵孢子或菌丝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在土温10一 15℃,湿度大或夜温很低,白天光照不足时病菌繁殖最快,温度在30℃以上则受到抑制或不发病。
(四)防治方法
1.用无病新土育苗
营养土中的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要充分腐熟。营养钵浇水要一次浇透,待水充分渗下后才能播种。不可把种芽直接插入营养土中,先用约筷子粗的细棒在营养钵中捣穴后,把芽放入穴中。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拌种指的是在播种前将种子与农药、菌肥等拌和。]剂或浸种[浸种是农业种植的一项流程,是指对于发芽较慢的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浸种的目的是促进种子较早发芽,还有可以杀死一些虫卵和病毒。]剂灭菌后,才催芽、播种。出苗后,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可结合炼苗、揭膜、通风、排湿。播种后用药土作覆盖土,发病后用药土围根或喷药。营养土在使用前,最少要晒 3 周以上。
2.拌种
2 %戊唑醇干拌剂或5%特普灵拌种剂进行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1l%。
3.浸种
25%、10%扑霜灵可湿性粉剂[粉剂(Dustpowder,DP)是将原药、大量的填料(载体) 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混合粉碎所得到的一种干剂。] 500- 1000倍液浸种:或50%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可湿性粉剂500- 600倍液浸种;或70%甲基脱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浸种。
4.药土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或好速净或杀毒矾或恶霜灵 1份+干细土200份混匀,撒施。
5.喷施
喷施3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 800倍液,或70%甲基托部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68%金雷水分散剂 600一 800倍液,或5%并冈霉素水剂 1500倍液,或25%好速净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黄芪多糖、黄芩素)600 – 800倍液,或25%苗遇清悬浮剂(有效成分为灭锈胺)1500一 2000倍液。
6.加强管理合理轮作
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新土、塘土、稻田土育苗,并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可用新高脂膜拌种,下种后随即用药土盖种,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出苗率。
7.加强苗期管理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 田间湿度过大,培育壮苗;并喷施新高脂膜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瓜苗茁壮成长。
西瓜猝倒病幼苗发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