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又称之为中华绒螯蟹,原产于国内的崇明岛地区,每年入冬时节,大量性成熟的亲蟹便洄游至崇明岛附近水域进行交配繁殖。随着近年来集约化、规模化养蟹技术的普及,河蟹的产量得到大幅提升。蟹苗通过人工的培育及放流增殖,中华绒螯蟹已在我国广泛地区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其中以阳澄湖所产的大闸蟹已成为知名品牌,螯肥蟹壮,口味最为鲜美,给广大食货们留下较好的口碑。
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养蟹不但改变了稻田种植区的农业经济结构,而且大大地提升了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种植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水平,作为国内的一种知名经济水产品,稻田养殖河蟹已被广大水稻种植区农户普遍认可。稻一油一蟹养殖模式是根据水稻和油菜的自然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河蟹的生活习性设计而成的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稻一油轮作既可为河蟹提供了生长必需的水环境,又防止了因河蟹冬眠期耕地闲置,真正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三收”三赢种养模式,充分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及产出效益,是农民增加收入的好模式。现在乡民[乡民乡民一词源于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主角包龙星(周星驰饰)升官至八府巡抚后重新审理戚秦氏灭门血案的桥段中,陪审的方唐镜(吴启华饰)言道:“我是跟乡民进来看热闹的,只不过是往前站了一点,我退后就是了-xiangmin]锋哥就以自已所掌握的经验跟大家一起来了解稻一油一鳖的立体生态种养技术,供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有志以发展农村种养殖的农民朋友们参考。
一、稻田设施改造
(一)、稻田选择与作垄施肥
根据河蟹的喜阴喜湿的生活习性,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性强、黏性土质的稻田。套养的稻田面积多以3~5亩为宜。
每年在春季插秧[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前的15~20天,稻田需要均匀施加腐熟的基肥、如牛粪、猪粪或有机稻草等,然后利用机械或者人工将稻田改造成宽60CM、高45CM的梯形田垄,插秧前2~3天再重新翻整一次。垄向应依照稻田地势的水流方向和风向确定,以方便日后的排洪和灌溉工作,正冲田和低台田向应顺水流方向,挡风口田垄向则应垂直于风向,以防稻苗倒伏。
(二)、开挖田间沟
作垄结束后,沿着稻田田埂[田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ián gěng,田间稍高于地面的狭窄小路,也叫埂子意思是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内侧50CM处开挖“田”字形蟹沟供河蟹活动、觅食以及避暑防寒,沟宽150CM、深80~100CM,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蟹沟可挖成“口”、“十”、“井”等形状,具体的沟形设计应根据稻田大小与实际情况而定。然后在稻田四角各开挖一个长30~50CM、宽20~30CM、深120CM的蟹溜。
改造后的田埂高度应高出稻田平面50CM以上,湖区低洼田的田埂则应高出稻田平面80CM以上,田埂的面宽为150CM,田埂坡度比以1:2左右为宜。
(三)、修建防逃设施
为防止河蟹外逃和敌害进人稻田,稻田必需建造防逃的围栏设施,而且河蟹喜掘穴而居,容易破坏田埂,乡民锋哥采用的方法是在田埂内侧用表面光滑的瓷砖、厚实的塑料膜、石棉瓦[棉水泥瓦是利用石棉纤维与水泥为原料经制板加压而成的层顶防水材料。]、砖墙等材料防护。
除此之外,田埂上还应加装尼龙网防护,正常是在稻田埂内侧表面衬一层薄膜,以防河蟹攀爬逃逸。加装是要求尼龙网掩埋田埂地面下20~30CM,露出地面50CM。为方便日后田间管理,进水口和排水口应根据该稻田实际情况而采用对角设置,进水口建在田埂的最高位上,而出水口则应建在该田的最低洼处。为防止河蟹外逃,进出水口均用铁条网封住。
(四)搭设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台
为方便投喂和日常管理需要建造饵料台,乡民锋哥采用的方法为:在四个蟹溜中各放置一块长宽各2M的木板作为饵料台,并且用竹竿将木板四角固定,确保饵料台固定在水面下20厘米处。
二、作物种植与蟹苗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一)、蟹沟、蟹溜消毒
每年在蟹种放养前的10~15天,按每亩沟面积用100公斤生石灰兑水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的方法进行田地及蟹溜蟹沟消毒,以杀灭水体内敌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河蟹疾病的发生。
(二)、移栽[【词目】移栽【拼音】yí zāi ㄧˊ ㄗㄞ【解释】移植。]水草
因稻田水体量小,水温变化大,这对河蟹的正常栖息生长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改变此现象,乡民锋哥实施的办法是在蟹沟进行消毒3~6天后,向沟内移栽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栽植面积占蟹沟面积的30%~40%。水草除了作为蟹的饵料外,还可以为蟹提供蜕壳、避暑防寒的场所以及净化水质。
(三)稻秧、油菜移栽
乡明锋哥所在山区的插秧时间为每年的4~5月间,秧苗按行距约为17CM、株距约为10CM移栽在垄坡上。稻种应选择抗病害、抗倒伏、耐肥性强的单季稻。
在6月~8月间水稻收割结束后,进行第二造水稻种植,待10月~11月冬收完成后,即对稻田进行二次深翻腐蚀并施肥,一般按每亩田地均匀施加腐熟的牛粪、猪粪等500公斤。到12月份的时候选择综合抗性较强的油菜品种进行苗种移栽。
(四)、蟹种放养
以乡民锋哥本地区的实例经验,稻田养蟹一般只进行成品蟹生产,每亩稻田可统一放养规格为100~200只/KG的扣蟹10KG。选种时要求选择体格健壮、健康无伤病、活动力强的蟹种,放养前蟹种应用3%-5%食盐水浸泡5分钟。蟹种的投放时间可以选在插秧结束后4~5天内进行,因为刚放养的蟹种规格较小,对水稻秧苗不会构成破坏能力。蟹苗放养时要做到“三起三落”的原则:即先放到田水中浸半分钟左右,捞上沥干一分钟,这是第一个起落;然后再重复做第二个起落及第三个起落。
三、稻蟹的日常管理
(一)、饵料投喂
河蟹的食物主要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或动物尸体为主。人工养殖的河蟹喜食投喂的小杂鱼和螺蚌肉等。河蟹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傍晚出来活动、觅食,所以在人工稻田养殖时有必要驯化为白天摄食。乡民锋哥的驯食方法为:饲养开始阶段,在傍晚将饵料投放在饵料台上进行投喂,以后再将投喂时间慢慢提前至上午9~10时、下午4~5时。
投喂方法同样应严格遵守四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量及定质。具体的日投喂量视当天的天气、水温或活饵(田间杂鱼、螺蛳、水草等)等情况而定,一般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在河蟹生长旺季,应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并合理搭配粗纤维和蛋白质以及在饲料中掺入人工合成脱壳素,以防止蜕壳不遂病的发生。饲养过程中投放螺蛳供河蟹摄食可提高河蟹品质及降低饲料成本。
投喂需要注意的是:天气晴好多投,高温闷热、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则少投;大批蟹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根据情况,可适量增加轮叶黑澡的投喂量。
(二)、水位控制与水质调控
每年4~5月间,为了方便耕作和插秧,插秧时应将水位适当提高至30~35CM,即水位恰好没过田垄;投放苗种后,根据不同生长期水稻对水位的不同要求和蟹的生长需求,相应增减水位。每隔10天用生石灰水泼洒蟹沟一次,并定期加注新水。
(三)、科学晒田与追肥
在水稻生长中期,需要进行晒田,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水面,以见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晒田结束之后,立即将水位重新提高到原水位。为确保河蟹能有正常的生长条件,种养期间需进行适量追肥来培养沟内水草、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乡民锋哥的方法为每隔15天施肥一次,在环形沟中按每次每亩施10公斤腐熟的农家粪肥,以保持田水呈黄绿色,透明度35厘米为宜。
(四)、农作物病害防治
稻田中的蟹可以摄食昆虫及虫卵,因此田间水稻虫害一般较少,通常可不施农药,如果病害特别严重的,每亩可用5%啶虫脒10~20克加水50~70千克喷雾以杀灭稻飞虱、叶蝉或者喷施生物农药,可有效杀灭水稻稻纵卷叶螟,同时又对河蟹无毒害作用。
施药时,乡民锋哥的做法是在药液中加入黏附剂,并将喷嘴贴近水稻且朝上,以让药液尽量喷在稻叶上。如果有条件,在施药的同时,让稻田内保持微流水,从而不断稀释落入水中药液的浓度,减小毒性。
(五)、河蟹病害防治
河蟹的病害防治应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河蟹的常发疾病有黑鳃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平时要坚持巡田,观察养殖蟹的生长和活动情况,发现疾病及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河蟹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可参考以下方法。
黑鳃病、烂鳃病:病蟹鳃丝发黑,局部霉烂。可按照2g/m³用量的漂白粉全田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肠炎病:病蟹*门肿胀,活动力弱。用大黄、板蓝根等摻入饵料投喂,如果不吃食,可用大蒜素、三黄粉全田泼洒。
由于稻田放养河蟹密度低,经常清除残饵、污物,清洗消毒饵料台,定期加注新水,保持良好水质,如果坚持做好这几点,河蟹一般很少会发病。
(六)越冬管理
当年养殖的河蟹一般在9月底就可陆续上市,但如果放养规格偏小的当年蟹苗,年内达不到上市规格,仍需留在稻田内越冬。需要注意的是,当水温降至10℃时,河蟹摄食量减少、活动力减弱;水温降至6℃以下时,河蟹就会钻到洞穴里面去,停止活动,即进入冬眠。
乡民锋哥通常会在越冬前,在水沟中增加种植水花生,覆盖面积约占水面的2/3,并在池底用红砖支起石棉瓦作为洞穴,石棉瓦覆盖面积约占沟底的1/3,保持水深在0.8-1.0米。除此之外,当水温在10℃以上时,适当多投饵料以使河蟹积累足够能量越冬。越冬期间,要求定期消毒、加注新水,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温差不得超过3℃,以防河蟹感冒致病。
(七)注意事项
勤巡田,检查河蟹摄食生长情况以及防逃设施,严禁家禽及其他敌害进入田间吞食河蟹。稻田施药后,勤观察河蟹活动情况,一且发现稻田中河蟹出现迟钝、昏迷等中毒现象,应立即采取加注新水、排除老水以及泼洒水质解毒剂等急救措施。
四、河蟹捕捞
通常在9月中旬便开始陆续捕捞达到商品规格的河蟹,未达到规格的河蟹可继续留在田中养殖。捕捞的方法乡民锋哥通常采用效果较好的地笼网捕捞,在傍晚时将蟹笼或地笼网置于蟹沟内,隔天清晨起笼收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地笼一定要在隔天的清晨起笼,以免进笼的河蟹因长时间憋在笼里因缺氧而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