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的种类与危害及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1 病害的种类与危害
经多年的种植研究和发现,影响向日葵生长的主要病害有3 类,分别是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3 种病害。
1.1 病毒性病害
向日葵病毒性病害的主要病症[病症,指疾病。]是向日葵花叶病毒[花叶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在植物上寄生的病毒。]病,该病症对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且易造成大面积的染病,直接影响到了向日葵的产量。向日葵花叶病毒病发病初期是系统花叶呈褪绿环斑、叶柄及茎以上的褐色坏死条斑。严重则造成植株顶部枯死,顶部小叶扭曲,花盘[花盘是安装在车床主轴上的一个大圆盘,盘面上的许多长槽用以穿放螺栓,工件可用螺栓直接安装在花盘上…]变形,种子瘪缩。
1.2 细菌性病害
向日葵细菌性病害的主要病症是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此类病症发生在向日葵田间开花结盘时,危害较为严重,对向日葵的产量带来直接的影响。一般在7 月的中下旬向日葵容易染上细菌性茎腐病,该病主要危害向日葵的茎部,也有可能对花盘产生影响。向日葵在染病初期,茎部的组织变为褐色或黑色,逐渐向髓部扩展,使髓部组织黑腐,并伴有褐色或黑色的浆糊状或墨汁状液体产生,易造成茎秆开裂;由于病症造成髓部中空茎秆软腐,导致花盘倒折。病症加深甚至造成花盘黑腐,最后造成花盘的腐烂和萎缩。
1.3 真菌性病害
向日葵真菌性病害对向日葵的生长和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白锈病的主要危害是,从苗期到成熟期皆有可能染上该病,以现蕾期受害最为严重,可造成向日葵作物的产量下降10%~30%。易造成茎秆水肿破裂,叶片上产生淡黄色袍斑,对叶柄的影响是受害部位产生黑色水浸状,花萼则会变黑扭曲。黑茎病多发生在7 月的中下旬,从叶柄的基部开始,迅速向茎秆扩展,形成黑色椭圆形的病斑,易造成叶片的枯萎。褐色茎腐病是从叶片最先发病,最终导致花萼干枯,花盘上产生红褐色斑甚至坏死。菌核病从向日葵的根茎部最先发病,最终影响到花盘,产生白色菌丝把种子包裹其中。霜霉病对向日葵的种子影响最大,造成籽粒不饱满。
2 防治方法
针对当前向日葵存在的危害,相关人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做好向日葵的防治措施 ,进而能够有效确保向日葵的茁壮成长。下面对向日葵病害发生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在运输过程中加强检疫,在种植时选用抗病品种,针对病残体要及时清理和焚烧,还要加强栽培期间的田间管理。相关部门加强检疫监管,杜绝从疫区调运向日葵种子,在向日葵种子的运输环节应严格进行检疫监管,确保向日葵种子的质量。选用抗病品种也是,降低发病、提高产量、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
在向日葵生长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种植和栽培,对于病害要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蔓延。对于染病的植株要及时清理,残余的植株要进行焚烧和深翻,将病残体翻到**,使其腐烂,可减轻第2 年的发病率。
2.2 化学防治
在向日葵种子种植之前选用25% 甲霜灵[化学名称 D,L-N-(2,6-二甲基苯基)-N-(2-甲氧基乙酰)丙氨酸甲酯…], 按照种子量的0.3% 的比例进行拌种,之后摊开阴干即可播种。针对向日葵的白锈病和霜霉病,在发病初期一般选用72%杜邦克露WP1500 倍液、64% 杀毒矾WP1000 倍液、25% 甲霜灵WP 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d 喷1次。针对向日葵的黑茎病、褐色茎腐病、炭腐病,一般选用70% 甲基硫菌灵WP1000 倍液在向葵的苗期和现蕾期前喷2 次药,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向日葵核菌病,用50% 农利灵、40% 核菌净WP400 倍液、50% 腐霉利WP800 等进行喷雾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向日葵的褐斑病在发病初期用10% 世高WG15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92WP800 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