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被大家称之长寿食品。今年玉米价格疯狂上涨的态势想必大家已经见识过了,主要原因是受疫情、蝗灾等因素影响导致国际粮食危机增加;粮食主产区东三省受台风袭击,造成玉米倒伏情况严重,减产及收割成本增加;国内畜禽养殖持续恢复,饲料粮需求稳步回升;玉米产需出现缺口,导致粮企收购意愿强烈等,都在助推粮价上涨。
12月8日全国玉米均价
那么回归到种植本身,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斑点病或蛙眼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是东北春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叶部病害。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越冬菌源越来越多,玉米叶部病害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玉米大斑病
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也侵染叶鞘和苞叶。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青灰色[《青灰色》是缞小麦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淡褐色或青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一般大小为(高50-100mm)×(宽5-10mm),有些长度可达200mm。
严重时病斑纵裂或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田间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在抗性[抵抗能力,植物的抗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品种上,病斑呈褪绿、浅灰色较少霉层。
发病条件:发病的轻重则取决于温度和雨量。通常平均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在90%以上的地区,适于大斑病的发生流行。
玉米灰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及苞叶。发病初期为浅褐色,逐渐变为灰色、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
病斑沿叶脉方向扩展并受叶脉限制,两端较平,呈长方形,大小为(高1-60mm)×(宽2-4mm)。高湿条件下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密集,常相连成片而造成叶片枯死。
发病条件:湿度是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温度在25~28℃、90%以上相对湿度、连续降雨利于灰斑病发生。
弯孢菌叶斑病
发病症状:又称拟眼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发病初期为退绿小点,后期逐渐发展成**黄白色,边缘褐色或有褪绿晕圈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一般大小为1-2×2mm。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密布全叶,相连成片,导致叶片枯死 。
发病条件:温度在在30~32℃、相对湿度90%以上、连续降雨利于病害发生,同时,玉米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地势低洼积水和连作的地更易发病。
防治措施
1、选育良种
选择抗性品种是第一步。建议农户选择大厂家、抗性强、籽粒饱满、种植情况稳定的玉米种子。
2、改良土壤[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是玉米生长的基础,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力肥沃、土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保墒效果好的地块种植。对于盐碱度高和酸性土壤,可通过增施腐熟有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提高地力。整地前通过撒施生石灰、石膏、草木灰、土壤深翻等方法调理土壤理化性状、中和土壤酸碱性,为玉米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根际土壤环境。农户也可采取间作套种的方式,提高玉米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有助于增加玉米产量。
3、田间管理[田间管理( tiánjiān guǎnlǐ)是指大田生产中,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栽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
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4、科学施肥
玉米是喜光喜肥作物,要注意施足底肥,同时在各个生长期内追肥,中后期的时候为了避免早衰,可以进行叶面喷施植物免疫蛋白,补充玉米所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提高抗病性。同时促进根系吸收土壤养分,增强功能叶片的光合作用,叶面喷施还可以增加田间湿度,降低高温对玉米授粉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转发,收藏!祝您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