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全国各地都普遍种植。对于小麦来说,随着温度的不断回升、降水的逐步增多,在生长中后期温湿度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适宜,极容易大范围爆发各类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病虫害一旦发生会快速传播蔓延,对小麦后期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都非常大。
为了确保小麦后期稳产高产,减少病虫害防治的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咱们广大农民的种植成本,就必须在春季时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合理可行的用药,及时有效的提前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管理,以此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最有效的促进小麦正常生长、灌浆,进而实现小麦后期的丰产增收。
虽然绝大部分的农民朋友都知道春季小麦“一喷三防”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在进行病虫害药物防治过程中,经常发生“找不准、用不对、防不住、杀不死”的情况,容易导致小麦后期的减产。
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就和详细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小麦为什么一定要进行“一喷三防”管理?“一喷三防”的最佳防治期在什么时候?小麦“一喷三防”用哪些药物效果比较好?如何选择和搭配药物使用的配方?在进行小麦“一喷三防”管理时,我们广大农民朋友又该重点注意哪些问题呢?毕竟,在进行小麦“一喷三防”管理前,只有掌握好这些相关技术要点,才能使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一、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它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小麦“一喷三防”是我国小麦种植专家在上世纪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把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进行混合复配,通过小麦生育期内进行一次性集中喷施、综合作业,达到小麦防病防虫、预防倒伏、避免干热风[干热风,亦称“干旱风”、“热干风”,习称“火南风”或“火风”。]危害,保证小麦正常生长、正常孕穗灌浆、增加穗粒重,从而确保小麦稳产、高产、优产的目的。可以说,小麦“一喷三防”是实现小麦后期丰产丰收最关键的管理措施之一。
小麦“一喷三防”,主要是预防干热风、预防倒伏、预防病虫害,其中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指的是“三虫四病”,三虫是指麦穗蚜、麦蜘蛛、吸浆虫[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四病指的是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赤霉病[小麦赤霉病 症状 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叶枯病[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1/2,病斑边缘有一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界限明显。]和锈病。但以目前来说,一喷三防有点过时了,比如说部分地区小麦的白粉病和锈病等发病率已经很少很轻,比如说部分小麦种植区的根腐病、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全蚀病、蛴螬等逐年加重,再比如说有些地方锌、镁、硼等缺素症生理病害不断增多等等。
所以说,为了提高小麦后期的不利因素的防治效果,大家进行药物防治时,应当根据所在区域、自己麦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进行“一喷多防”,而且连年长期用药或者不合理的单一用药,一些地区的很多病虫害对药物已经产生了较强的抗性,大家在选择药物时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的更新升级,并且在防治时要主动出击、尽早防治,只有这些,才能确保取得最有成效的防治与保收效果。
因此,建议大家在开展“一喷三防”或“一喷多防”时,病害防治可以围绕赤霉病、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进行选药,并以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为防治重点;虫害防治可以围绕蚜虫、蛴螬、红蜘蛛、吸浆虫、金针虫、麦叶蜂进行选药,并以麦蚜虫、吸浆虫为防治重点;不利气候影响方面的防治,可以针对小麦花期阴雨天气、干热风、倒伏、早衰等为重点下功夫防治。
二、小麦为什么一定要进行“一喷三防或多防”?
小麦在进入生长中后期后,尤其在进入到扬花灌浆期后,气候温度比较高、自然降水量比较大,而且也容易出现持续阴雨、大风大雨、干热风等不利天气的侵袭情况,再加上此时小麦苗叶繁茂、生长旺盛,田间通风透光环境比较差、小麦自身抗逆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甚至有的地区去年冬季较暖、小麦生育过早过快、病原菌积累比较多,春季时就非常有利于各类病虫害的大肆繁殖侵害,也容易导致小麦发生植株倒伏或者叶片早衰现象,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十分不利,稍有不当就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巨大冲击。
在此时期的小麦管理上,在以前农民朋友既需要多次用药防治各类病虫害,又需要进行补施肥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预防干热风、倒伏、早衰不利影响,而“一喷三防”的综合作业能够把此时期小麦中后期各方面的管理融合到一起进行,既省工、省时、省力,又能起到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既能防治病虫害、预防干热风,又能补肥护叶、预防小麦发生早衰、倒伏现象,还能改善麦田内的小气候环境,对促进小麦发育、加快灌浆、增加籽粒重、提高产量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
从这一点上来说,小麦及时科学的进行“一喷三防或多防”管理,就能凸显出它的关键价值!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报,今年我国大部分小麦种植区的温度都比往年要高一些,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汉平原地区、黄淮地区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处降水也比往年要多,预计今年这些地区的蚜虫、麦蜘蛛、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病虫害会比往年要重一些,大家一定要注意尽早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或多防”管理,以免给小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小麦“一喷三防或多防”在什么时间进行最合适?
因为我国从南到北纵深距离比较大,各地的气候气候条件、温湿度环境等具有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各地的小麦生育期、苗株长势、病虫害发生时间、危害轻重程度等各不相同,在“一喷三防或多防”的具体时间上不好一一明确。
但从整体上、大范围来说,小麦齐穗到扬花灌浆期是开展“一喷三防或多防”的最佳时机,在时间上大体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之间,具体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判定。此外,因为一般各地的农业主管部门也会公开发布当地小麦的统防统治相关管理信息,建议大家要随时关注,及时开展好小麦的“一喷三防或多防”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以防治小麦吸浆虫和赤霉病为主的地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开展“一喷三防或多防”效果最好,同时要注意兼防小麦的蚜虫、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时间可以掌握在4月中下旬;以防治小麦白粉病、叶枯病、锈病、蚜虫为主的地区,在小麦灌浆期开展“一喷三防或多防”效果最好,同时还要结合肥药一起使用来提前做干热风和小麦早衰的预防管理,时间可以掌握在4月底到5月初前后。
四、小麦“一喷三防或多防”如何选药、用药?
小麦“一喷三防或多防”的常用药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主要有:烯唑醇、高效氯氟氰菌酯、三唑酮[三唑酮属于低毒性杀菌剂。]、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丙环唑、吡虫啉[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粉锈宁、啶虫脒、戊唑·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联苯菊酯、氰烯菌酯、噻虫嗪·高氯氟、嘧菌酯、丙环·嘧菌酯、氰烯菌酯·戊唑醇、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萘乙酸、醋酸、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化学品,化学式为KH2PO4。]、芸苔素内脂等。杀虫剂,可以选用吡虫啉、抗蚜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菌酯、啶虫脒等;杀菌剂,可以选用烯唑醇、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唑、咪鲜胺、氰烯菌酯、戊唑·多菌灵、粉锈宁等;叶面肥,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尿素等。
大家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灵活搭配、交替用药,来降低药物抗性,提高防治效果。在用药方法上,要注意喷施均匀全面,不重不漏,和大家分享几种配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1、主防赤霉病、蚜虫,次防白粉病、叶枯病、锈病、吸浆虫、干热风、倒伏、早衰,可以按照每亩20克10%吡虫啉+8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80克50%多菌灵+100克磷酸二氢钾+8毫升芸苔素内脂或80毫升2.5%联苯菊酯+10毫升25%氰烯菌酯+100克磷酸二氢钾的配方用量使用。
2、主防白粉病、蚜虫,次防赤霉病、叶枯病、锈病、吸浆虫、干热风、倒伏、早衰,可以按照每亩70克15%三唑酮+8毫升22%噻虫嗪高氯氟+100克磷酸二氢钾或15毫升22%噻虫嗪·高氯氟+70毫升18.7%丙环嘧菌酯+80-100克磷酸二氢钾的配方用量使用。
3、主防赤霉病、白粉病、蚜虫,次防叶枯病、锈病、吸浆虫、干热风、倒伏、早衰,可以按照每亩20克10%吡虫啉+25克45%戊唑醇咪鲜胺+80毫升2.5%高效氯氟氰菌酯+100克磷酸二氢钾+8毫升芸苔素内脂的配方用量使用。
4、主防赤霉病、吸浆虫,次防锈病、白粉病、干热风、倒伏、早衰,可以按照每亩20毫升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毫升12.5%烯唑醇+15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尿素的配方用量使用。
5、主治蚜虫和叶枯病,可以按照每亩20克10%吡虫啉+150克65%代森锰锌+100克70%甲基托布津+100克磷酸二氢钾或30毫升12。5%烯唑醇+20克10%吡虫啉+150克65%代森锰锌+100克磷酸二氢钾的配方用量使用。
6、主治蚜虫、吸浆虫、麦蚜蜂,可以使用1500倍的5%吡虫啉、1500倍的4.5%高效氯氟氰菌酯、2000倍的2.5%福氯氰菌酯等药物进行喷施,能够以内吸+熏蒸+胃毒的方式进行有效防治。
7、主治小麦干热风、倒伏、脱肥早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时,按照每亩60-80克磷酸二氢钾的用量(或者按照0.3%的浓度使用)喷施1次,如果同时复配使用10克左右的硼肥,对于促进小麦孕穗、加速灌浆、增加籽粒饱满度、提高单产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大家在进行“一喷三防或多防时”,要注意根据当地的病虫害发生规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药物选配,比如说经常使用多菌灵、三唑酮的地区,因为已经产生了药物抗性就需要更好其他药物使用,比如说阴雨天气比较多或田间小麦密度大的地区,为提高防治效果,可以在用药时加入适量的有机硅等药物助剂,以此来提高药液的粘附渗透性。
五、在进行小麦“一喷三防或多防”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喷药的次数,可以根据第一次防治效果灵活决定,防治效果好一次用药即可,如果防治效果差,可以二次适度减量补防一次。
2、喷药的时间,应当选择早上叶面露水风干后、下午起潮前进行,建议在晴天上午的9-11点和下午的4点以后进行;用药后如果5-6个小时内发生降雨,应当在雨后及时进行补喷,同时喷药要避免小麦上午的花期,可以把时间放在下午4点后进行。
3、喷药的方法,在复配药物时,一定要现配现用,不可长时间放置,还要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规定的用量和浓度进行二次稀释,并且要进行精量用药、掺混均匀,以防药物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或导致药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混配药液时出现沉淀、分层、浑浊、结晶、絮状物等,就说明药物互相发生了反应,应当把药物安全处理掉,不可继续配药或使用。
4、喷药的用量,在喷打药液时,一定要用足水,保证每亩50公斤左右的用水量,打药以湿透叶面、叶尖开始向下滴水为宜,不重喷、不漏喷,大风低温天气和雨前24小时内不喷。
5、喷药后,一定要把喷药器具彻底清洗干净,妥善放置药物,以防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