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能形成肉质嫩茎的植物,茎、叶均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长江流域是春、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近期有菜农说他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的莴苣菜出现从中间腐烂[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见下图),想问是生什么病?
应该是菌核[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病,该病是莴苣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莴笋的茎基部[基部,就是所谓的“形态学下端”,具体到一棵植物来说就是茎与根交界的部分。],可使得茎基部全部腐烂,有时还会导致茎部开裂,或引起叶片腐烂。病部多呈淡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能在发病部位看到白色絮状菌丝,后期有黑色鼠粪的黑色菌核。
可采取以下方法防治莴苣菌核病:
一是摘除病叶和拔除病株,带岀菜园深埋或烧掉;
二是清理病残体后打药防治,可用70%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1000倍、40%菌核净1000倍、50%啶酰菌胺1200倍液、50%咪鲜胺1500倍液等药兑水喷雾,注意喷施茎基部、地面及老叶;
三是基肥多施腐熟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或商品生物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莴苣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的抗病能力;
四是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不要种植得太密,增加植株间的通透性,有利于减轻发病;
五是合理浇水[浇水,属于园艺学,是种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浇水前期多,后期少,植株封垄后少浇水,注意开沟降湿,防治田间积水;
六是已发生该病菜园,可轮作葱蒜类作物,或与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