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由人民日报社、国务院新闻办批准,人民网和环球时报共同投资设立,于2007年11月正式上线,是具备新闻采编权的大型中英文双语新闻门户网站、**级综合性网络新闻媒体。]
【环球网无人机[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笔者偶然间得知,曾经认识的一位很优秀的无人机飞防[飞防是通过通用飞机喷洒农药的一种大面积、短时期压低虫口密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其它常规措施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植保[植保,汉语词语,即植物保护。]队的经营者,在2019年底转行不干了。他说转而“老老实实去上班”是因为赚不到钱,但飞防并非没有市场,现在农民对无人机飞防的“接受度很高”。
叫好又叫座,钱却难赚了?
除了这名已经转行的从业者外,提供植保服务[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的内蒙古禾文科技的CEO李耀也对环球网无人机频道表示,现在的农户[农户,名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对无人机飞防的接受度很高。他说,对于小麦、水稻等基本作物,农户已经基本全部认可。
宏观数据也可印证农户对无人机飞防确实很认可。一份统计显示,2020年底,植保无人机在全国的飞防作业[作业,《辞海》中关于“作业”的定义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面积达10亿亩次。作为对比,201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的作业面积只有426万亩次。据此计算,6年的增幅约有234倍!
但是,李耀也同样表示钱难赚了,每亩的作业利润[利润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在持续下滑,像安徽、河南等地每亩营收只有3块钱、利润仅有1块钱。
他认为,这是因为市场上的植保机保有量多、竞争激烈了。另外市场的推广仍有瓶颈:目前的植保无人机仍不能接特别大的单,一般三、四百亩,顶多一千亩左右;马铃薯、葵花等经济作物的农户接受度也还是不高,这些作物对施药的工艺、效果要求都很高,用户担心作业效果不够好。
另一个问题是技术的迭代太快,每年快速推出的新品都更大、更容易操作、更长续航,导致他们手上留下了许多老款设备。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农业无人机厂家工作人员说,飞防市场的竞争激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越来越多农户自己买无人机自用了,在黑龙江等地情况尤其明显。而水稻小麦等作物的飞防技术门槛很低,农户购机就可以自己干。这些购机的农户也会帮别人作业,本地作业的成本很低,所以价格走下坡也是无可阻挡的。
而一位飞防服务的从业者表示,跨区作业时,植保无人机目前还不能像其它农机那样走绿色通道来免收高速过路费。而经搜索得知,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在2018年曾这样回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29号《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和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等《关于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意见》(农机发[2007]13号),植保无人机目前不在跨区作业证办理范围。”
不过,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应用技术部主任张瑞瑞[8″ http-equiv=”Content-Type”/>
]提到,每亩飞防成本的降低也并非全因同行竞争,还有一个原因是整体来看飞防的成本下降了。例如,随着可靠性提高,设备维修维护成本减少、作业效率提升;另外随着市场规模的形成,耗材元器件的采购成本也下降了。
而在一线作业的黑龙江延寿县友航科技资深飞手刘洋表示,虽然飞防服务的价格比过去便宜了,但还是有钱赚,如果跟着好的团队,一天2000到3000块钱问题不大。
植保队该怎么赚钱?
随着飞防服务利润的下降,植保服务队该怎么活?综合植保队、专家、厂家等各方观点,主要有这六点经验或建议。
①拓展业务线
刘洋说,搞飞防服务时带农药利润就能上来,他们也代理一些大品牌的农药。
李耀表示,他们目前的经营状况其实也还可以。所做的一方面是拓展其它收益,也包括飞防作业时连带着卖药。另外,其团队也并不是只经营单一的飞防,而是致力于智能全程化农业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秸秆综合治理等业务深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业务闭环。他称,无人机播撒的收益现在还挺高的。
②接“大活”
另外,李耀还表示,作为积累了一定口碑的大植保队,他们可以接到一些包括统防统治在内的“大活”。目前的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提高了,接“大活”可以一定程度弥补每亩利润的下降。例如,以前的无人机每天能作业300亩,每亩价格8块钱;现在每天能打400亩,每亩价格是4-到6块钱,总收入也差不多。
刘洋也称,给附近的零散小地块打药挣不了太多钱,但给大型农场打药挺赚钱的,虽然后者的单价更低一些。
③适应飞防作业的参数
刘洋还提到,飞防的作业参数设施也要适应植保无人机,而不能依照传统经验。尤其是配药的稀释比例,有些按照传统地面喷药的要求多加水,导致一箱药正常本来能打20亩地缩减为只能打10亩,进而造成综合成本上升。
④拓展新兴市场
从事果树飞防的广西一键学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忠也表示,他们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在广西这边,甘蔗飞防价格一般11-12元/亩次(另**有5元/亩补贴)、果树25-35元/亩次、柑橘包方案120-135元/亩次。利润方面,一般甘蔗不含补贴的利润大约5元/亩次,柑橘不带药的利润大约15-17元/亩次,带药的利润大约42-45元/亩次。
那名厂商人员也建议,水稻小麦的飞防价格走低,现在植保队可以开拓门槛更高的新市场、甚至空白市场,这包括南方的果树等。
⑤以质量保溢价
王永忠的团队每亩受益相对较高,这应该有果树飞防的难度更大、竞争更不激烈有关,但另一方面,他也提到作业质量很关键。他说,“所有飞防我们都保证效果,无论是否带药,如果打不出效果就不收费。这种方式在广西绝无仅有,给种植基地提供了质量保证。”
张瑞瑞表示,有些飞手讲“活没原来那么好干了”,是因为客户不好糊弄了。现在飞防已经不像原来那么神秘,被服务对象,如合作社等,采用飞防服务不是为了吸引眼球了,而是开始注重作业质量了、对作业质量要求提高了。所以,相对之前低质量作业来讲,成本增加,利润感觉下降。
⑥做更专业的农田医生
王永忠认为,“做飞防仅仅会操作无人机是不会有前景的,懂作物、懂农药、懂作物管理才有发展前景,才会有用户粘性。做植物的三甲医院是将来农资和服务的方向。”
那名厂商人员还提到了数字农业,他也认为,飞手的未来职业方向可能是更专业的农田专家,即要为农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只是打药。这样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更多技能点,比如要把精灵4 RTK版用起来,给果园做数字模型;要把精灵4多光谱版用起来,学会给农田作物做诊断,先结合长势给建议后再去作业。
红海厮杀促进行业进步
从上述采访中得知,面对更加残酷的竞争,飞防植保队们不得不提升自身水平。其中提高作业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想接“大活”需要、想保持溢价需要、甚至留住普通的客户也需要。
张瑞瑞认为,飞防竞争原来是蓝海,现在需要逐渐进入红海,经过红海的厮杀,才能让真正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突出重围。厮杀中,切实能满足农业质保需求的飞防服务企业,才能最终生存下来。初期信息不对称的蓝海,会让部分企业很舒服,但是都会很短暂,必须要进入红海厮杀。现在感觉利润下降的,都是初期在蓝海中牟到利润的。
那名厂商人员也说,“行业高速发展,大家都要持续进步的,坐吃容易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