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设施栽培还是露地种植,黄瓜[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都是我们常见的一类蔬菜种类。
在栽培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病虫害问题,那这期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黄瓜病虫害知识包括20种病害和5种虫害。
1.黄瓜霜霉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
发病症状:
叶片被害后,初期出现水渍[水渍指因水导致的沾染。]状的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后期严重时,病斑破裂或连片。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霜霉威盐酸盐+氰霜唑、呋酰.锰锌、锰锌.烯酰、嘧菌酯、甲霜.霜霉威、精甲霜.锰锌等药剂
2.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茎、叶柄、卷须、果实等。
发病症状
叶片受害,先是出现水浸状的小病斑,病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褐色,带油光。
叶背面无黑霉层,湿度大时可见乳白色菌脓。
后期病斑呈灰白色,**组织干枯脱落易形成穿孔。
茎及叶柄上的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渍状腐烂[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有臭味。
防治药剂:
发病初期水合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噻唑锌+松脂酸铜、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
3.黄瓜白粉病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染病,汉语词汇。],叶片发病最重,叶柄、茎次之,果实受害少。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面较多。
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后期呈灰色,病叶枯黄,但一般不落叶。
叶柄、茎发病症状与叶片相似。
药剂防治:
发病前期可选嘧菌酯、醚菌酯、甲基硫菌灵、丙森锌、百菌清、腈菌唑.代森锰锌等药剂。
4.黄瓜红粉病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黄瓜生长后期叶片。
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至浅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薄,边缘呈水浸状,易破裂,高湿持续时间越长,病斑上越易长浅橙色霉状物,迅速扩大,使叶片腐烂或干枯。
菌落初为白色,后变粉红色。
防治药剂:
发病初选氟硅唑、异菌脲、嘧菌酯、甲硫.霉威、咪鲜胺锰盐+代森联、溴菌腈+百菌清等药剂。
5.黄瓜蔓枯病
黄瓜蔓枯病主要为害茎蔓、叶片。
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
初期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病斑,有的自叶缘向内呈“V”字型,后期病斑易破碎,轮纹不明显,上生黑色小点。
茎蔓发病:
多在茎基部或节部发病,出现椭圆形至梭形、稍凹陷、油浸状病斑,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病害严重时,茎节变黑,腐烂、易折断。
引起病斑以上局部叶片发黄坏死,病株维管束正常不变色,根部正常。
防治药剂:
苯甲·咪鲜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6.黄瓜枯萎病
枯萎病在整个生长期均能发生,以开花结瓜期发病最多。
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时茎基部变褐缢缩、萎蔫[萎蔫,汉语词汇,指的是植物失水,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紧张所表现的症状。]碎倒。
幼苗受害早时,出土前就可造成腐烂,或出苗不久子叶就会出现失水状,萎蔫下垂(猝倒病是先猝倒后萎蔫)。
成株发病
初期受害植株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早晚恢复,数天后不能再恢复而萎蔫枯死。
主蔓茎基部纵裂,撕开根茎病部,维管束变黄褐到黑褐色并向上延伸。
潮湿时,茎基部半边茎皮纵裂,常有树脂状胶质溢出,上有粉红色霉状物,最后病部变成丝麻状。
防治药剂:
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甲霜·噁霉灵、水杨菌胺、苯菌灵+福美双等药剂。
7.黄瓜疫病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茎蔓基部和幼嫩节部发病最重。
发病症状:
幼苗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