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稻飞虱爆发,提前掌握这些防治方法,避免水稻减产

今天早上从湖南一位农友中得知湖南稻飞虱[稻飞虱,属于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俗称蠓子虫、火蠓虫、响虫。]爆发,大面积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而据江西植保部门预测今年下半年江西地区稻飞虱会偏重发生,因此提醒各位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户要多关注稻飞虱发生动态,调整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稻飞虱的配方。

警惕稻飞虱爆发,提前掌握这些防治方法,避免水稻减产

警惕稻飞虱爆发,提前掌握这些防治方法,避免水稻减产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以刺吸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汁液危害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等作物,在湖南、江西等地常见的飞虱有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学名: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为同翅目、飞虱科动物,别名火蠓子,火旋。]、褐飞虱和灰飞[《灰飞》是连载于晋江文学城的网络小说,作者是念。]虱3种,成虫具有趋光性、趋嫩绿性。稻飞虱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可直接或间接为害水稻,可造成水稻枯死、烂杆倒伏,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造成水稻减产。

一、稻飞虱的危害特点

稻飞虱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水稻植株上刺吸汁液,消耗植株的养分,形成的伤口会导致植株体内的水分流失,水稻出现黄叶或枯死,表现出黄塘、“冒穿”、“塌圈”等症状,也会造成抽穗困难、枯孕穗等为害症状,还会给某些病毒提供传播介质,使水稻出现菌核病和纹枯病等病害。

警惕稻飞虱爆发,提前掌握这些防治方法,避免水稻减产2

不同的是白背飞虱、褐飞虱在基部危害,褐飞虱喜湿环境,栖息在距水面10厘米以内的稻株上,白背飞虱栖息部位比褐飞虱要高;灰飞虱常在稻丛中上部叶片,栖息于植株较高的部位,并常向田边聚集。白背飞虱、灰飞虱刺吸水稻能传毒引起病毒病,褐飞虱一般不会传毒。在发生时期上,一般白背飞虱、灰飞虱始见期要比褐飞虱早,与稻飞虱对环境适应性、迁飞早晚有很大关系,褐飞虱在水稻生长后期为害重。稻飞虱一年能发生多代,危害持续时间较长。

二、稻飞虱发生的主要原因

1、风的影响

稻飞虱害虫具有迁飞性,和稻纵卷叶螟一起称为“两迁害虫”,其中白背飞虱、褐飞虱迁飞性强,其发生与强对流天气(风力作用)有很大关系,若水稻生产季度内出现频繁的台风等强对流天气、连续强降雨天气,则迁入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虫量更多。一般前期迁入量大的年份,其发生量也大。

警惕稻飞虱爆发,提前掌握这些防治方法,避免水稻减产3

2、温湿度环境的影响

稻飞虱喜温暖湿润环境,白背飞虱发育的适温为22-28℃,灰飞虱发育适温15-28℃,褐飞虱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是其大发生的有利条件。

3、偏施氮肥

稻飞虱中的白背飞虱、褐飞虱成虫具有趋嫩绿性,喜阴湿环境,凡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较阴湿的稻田虫量多。偏施氮肥会使水稻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密度大,会给稻飞虱危害创造有利于生长繁殖的环境,尤其褐飞虱喜欢高含氮量植株上取食,在高含氮植株上的取食速率会加快、若虫成活率高、繁殖能力强、种群爆发频率高。

警惕稻飞虱爆发,提前掌握这些防治方法,避免水稻减产4

4、水稻品种

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水稻品种呈井喷式出现,各地主栽品种多样化,品种类型多(糯稻、常规稻、杂交稻),同时由于粮价的低迷,早稻面积减少,再生稻、一季中稻面积增加,种植时间比较混乱,给稻飞虱的生长和扩散有利条件。

5、其他因素

种植密度过大,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疏于管理,没有防治的田块与防治过的田块虫量差异很大,其次是农药选用不当,如大量施用菊酯类农药,消灭了天敌,或选用已经产生抗性的农药,不能有效控制虫害,会导致稻飞虱发生严重。

三、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1、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采取“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重点防治褐飞虱3-4代。特别要注意,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繁殖速度十分快,一定要密切关注发生情况。

警惕稻飞虱爆发,提前掌握这些防治方法,避免水稻减产5

2、抓关键时期施药防治,一般孕穗末期虫量达800-1000头/百丛,选用药剂进行防治,可选择的药剂有:噻虫嗪、仲丁威[仲丁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异丙威、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胺、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及其复配制剂噻虫·吡蚜酮、烯啶·吡蚜酮等,其中异丙威、毒死蜱、仲丁威等有很好的速效性。对于发生量大或者世代重叠严重的田块,宜选择速效药与持效药混用,如毒死蜱或仲丁威+吡蚜酮,若白背飞虱多可适当配些烟碱类如噻虫嗪、吡虫啉。

药剂防治时要注意压低喷头,重点喷水稻基部,要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加大用水量。施药时保持田间有水层,可提高防效。

3、根据水稻生育期用药,一般早稻田采取穗期重点用药,晚稻在分蘖期[分蘖期(tillering stage),禾谷类作物的物侯期。]便开始用药。晚稻用药方案:在水稻分蘖期使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克/亩;破口前使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亩(发生较轻时)或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0克/亩;齐穗后可用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0-15克/亩或10%吡蚜酮+20%仲丁威悬浮剂80-100毫升/亩。

4、生物、物理防治,还可采取稻鸭共作,对稻飞虱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在稻田安装杀虫灯,诱杀稻飞虱;也可应用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

5、加强田间管理,在稻飞虱发生期内,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比长期保水的方法,田间的虫害明显要少;适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避免偏施氮肥,根据水稻品种和土壤肥力条件适量追肥,穗肥以钾肥为主,有利于壮杆抗病虫。

6、选用抗虫品种,避免长期、大面积种植少数几个抗虫品种,减少混作,少用易倒伏的品种。适宜种植密度,控制好田间群体苗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稻飞虱生长环境。

总之,今年稻飞虱的发生有可能出现爆发的情况,发生轻时也要注重用药预防,发生重时选用速效加持效长的药剂混配防治,同时要提高施药的水平,提高农药的使用率和防治效果。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