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通称黄豆。]确实有固氮[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固氮(nitrogen fixation)…]能力,但是,在幼苗期,固氮根瘤[根瘤是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因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氮细菌而形成。]形成很少或者是根本还没有形成的时侯,是需要施入一定量的氮肥[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来作基肥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关于大豆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技术的具体措施。
1、大豆对主要养分的需求
大豆在粮油作物中,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大豆需氮虽多,但可通过根瘤固氮,一般可从大气中获取5—7.5Kg/亩,约为大豆需氮的40%—60%.每生产100Kg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1.8—10.1Kg,磷(P2O5)1.8—3.0Kg,钾(K2O)2.9—3.0Kg.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为1:0.17-0.23:0.39—0.41.它所吸收的养分远远高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2、大豆的吸肥规律
大豆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这是所有的数码兽从 ” 成长期 ” 进化成 “成熟期 ” 的阶段 , 力量比在 ” 成长期 ” 时高出很多。]。全生育期[一般是指作物自播种(或出苗)到成熟所需要的天数,即整个生育期所经历的时间。]90—130天。
其吸肥规律为:
(1)吸氮率。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分枝至盛花期占16.4%,盛花至结荚期占28.3%,鼓豆期占24%.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
(2)吸磷率。苗期至初花期占17%,初花至鼓豆期占70%,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多。
(3)吸钾率。开花前累计吸钾量占43%,开花至鼓粒期占39.5%,鼓粒至成熟期仍需吸收17.2%的钾。由上可见,开花至鼓粒期既是大豆干物质累积的高峰期,又是吸收氮磷钾养分的高峰期。
3、大豆施肥技术要点
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种肥,是指在播种或移栽时,将肥料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供给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养料。]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的固氮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
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那种“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错误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量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肥并用。
提要如下:
3.1基肥:施用有机肥是大豆增产的关键措施。在轮作地上可在前茌粮食作物上施用有机肥料,而大豆则利用其后效。有利于结瘤固氮,提高大豆产量。在低肥力土壤上种植大豆可以加过磷酸钙[又称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氯化钾各10Kg作基肥,对大豆增产有好处。
3.2种肥:一般每亩用10Kg—15Kg过磷酸钙或5Kg磷酸二铵作种肥,缺硼的土壤加硼砂0.4—0.6Kg.由于大豆是双子叶作物,出苗时种子顶土困难,种肥施于种子下部或侧面,切勿使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
3.3追肥:实践证明,在大豆幼苗期,根部尚未形成根瘤时,或根瘤活动弱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在初花期酌情施用少量氮肥也是必要的。氮肥用量一般以亩施尿素7.5—10Kg为宜。
另外,花期用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或用每亩用2—4Kg过磷酸钙水100Kg根外喷施,可增加籽粒含氮率,有明显增产作用;另据资料,花期喷施0.1%的硼砂、硫酸铜、硫酸锰水溶液可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大豆含油量。
以上就是关于大豆施肥技术的主要内容,大豆施肥技术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通过有效管理、勤耕细作,才能达到节本增效和优质、、丰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