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拉拉蛄,地拉蛄;田小狗【江浙】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为**[由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于1995年拍摄的电影,以另类的角度表现了南斯拉夫人从二战以来的历史,片子的开始是一场狂欢,而很快现实被战火打乱,二战爆发了,人们的生活一片混乱,甚至只能躲避在**的世-dixia]昆虫,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嫰茎。是典型的**害虫[**害虫,指的是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荀子》有云:”鼯鼠而技穷”,据说实际上就是蝼蛄,它有飞,缘,游,穴,走五种本领。但前翅短小,飞不能越屋脊;前足可以挖掘,却不能从土中取食;能爬却爬不上屋顶;落水能游却游不过小河;能走却跑不快。
危害[危险灾害。]
蝼蛄都营**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伤害极大,是重要**害虫。通常栖息于**,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失水又称脱水,实际是指体液的丢失,是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输液补充体液。]而枯死[枯死,读作kū sǐ,汉语词语,意思是枯萎而死或指死亡。]。蝼蛄食性复杂,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谷物、蔬菜及树苗。非洲蝼蛄在南方也为害水稻。台湾蝼蛄在台湾为害甘蔗。据国外记载,某些种类还取食其他土栖动物。如蛴螬、蚯蚓等。
农业生产影响
在我国各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华北地区比较普遍。非洲蝼蛄在我国南方许多省市发生,危害严重。
受害作物:烟草、杜仲、地黄、松、柏、榆、槐、茶、柑橘、桑、海棠、樱花、梨、竹草坪等。
为害状:蝼蛄喜食刚发芽的种子,危害幼苗,不但能将**嫩苗根茎取食成丝丝缕缕状,还能在苗床[苗床(miáo chuáng)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土表下开掘隧道,使幼苗根部脱离土壤,失水枯死。
防治措施
1.诱杀[故事讲述的是村子里做炮仗的石永强因一次贪睡,而错过了村子的撤离,石永强看似嬉笑怒骂,放荡不羁,但面对鬼子的“诱杀”,开始了一段勇敢而又机智的“反诱杀”。]
蝼蛄具有趋光性,在羽化期间,可用灯光诱杀,时间19:00—22:00为宜;或用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于坑内诱杀。
2.保护天敌
在苗圃周边栽植杨、刺槐等树种,招鸟类等天敌控制蝼蛄数量。
3.技术措施
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深耕、中耕,可有效防治。
4.化学防治
苗床用40%的乐果乳油拌料诱杀;用25%西维因[中文别名:(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甲萘威; 胺甲萘; 甲基氨基甲酸1-萘(基)酯; 西维因原粉(90%-95%); 西维因粉剂; 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N-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 O-(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粉100~150g与土细土均匀拌和,撒于土表再翻入土下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