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瓜白粉病
(1)病状识别
该病在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植株生长后期及坐果后期受其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叶柄或茎,较少为害果实。发病初期在叶背或叶片、嫩茎上出现白色小霉斑,条件适宜时霉斑迅速扩大,且彼此连片,白粉状物布满整个叶片,致使叶片黄枯或卷缩,但不脱落。秋末霉斑变成灰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闭囊壳。
(2)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表越冬,翌年春季放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在温暖地区或棚室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菌丝体(mycelium),指的是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营养体类型。]在寄主上越冬。田间发病后,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形成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30℃,以20~ 25℃为最适宜,并且需要较高的湿度,田间湿度越大、气温在16~ 24℃或干湿交替时发病越严重。
(3)病原菌
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形态特征同黄瓜白粉菌。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蔓延,与寄主接触后,孢子萌发,侵染丝直接从表皮细胞侵入,并在其内部形成细胞而吸取营养。菌丝体吸附于寄主表面,多处形成附着器,并且不断蔓延,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4)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该病菌对硫制剂敏感,甲基托布津[托布津,分子式:C14H18N4O4S2分子量:370.44中文名称:乙基托布津;托布津;1,2-二-(3-乙氧羰基-2-硫代脲基)苯;托布津原粉;1,2-双(3-乙氧甲酰基-2-硫脲基)苯;硫菌灵英文名称:Thiophenate-ethyl;1,2-di-(3-Ethoxycarbonyl-2-thioureido) benzene;Carbamic acid, [1,2-phenylene bis-(iminocarbonothioyl)]bis-, diethyl ester;4,4′-o-]、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都有预防作用,但连续使用同–种药剂则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因此应注意交替使用药剂。常用的药剂及其浓度如下: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简介稀释液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所需的纯溶液加水(或其他溶剂)而降低浓度后得到的溶液,注意:是混合物!!!在日常的实际实验操作中,我们往往不需要纯溶液进行实验,因此采用加水稀释的方式来得到浓度较低的溶液,从而更好的实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800倍稀释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800倍稀释液,每隔7~ 10天喷药1次进行预防。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500倍稀释液灌根,每株用药250~ 500克,每隔15~2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另外,一些药剂如腈菌唑、锈可宁、烯唑醇等防治效果也比较好。每次喷药时结合使用叶面肥或叶绿精,预防的效果更好。
2.南瓜斑点病
(1)病状识别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轴。叶面上的病斑为圆形至近圆形或不定形,在叶缘的病斑呈黑褐色。发病部分与健康部分交界处呈湿润状,湿度大时斑面密生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局部枯死。花轴或花染病时,呈黑色湿润状或黑褐色腐烂状。
(2)发病条件
病菌通常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溅射传播。该病在华南地区常于5月后的高温多湿季节发生,在北方多见于8~9月,高温多湿的天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地势低洼或株间郁闭、通透性差的种植区发病严重。
(3)病原菌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呈球形至扁球形,黑褐色,具孔口,直径为80~ 104微米。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有的一端稍狭细,单胞、无色,大小为5微米X7微米,成熟时分生孢子自孔口呈卷须状涌出。
(4)防治方法
首先注意不要在低洼的地方种植,同时加强栽培管理,避免种植过密。注意培育壮苗,合理施肥和用水,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使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或百菌清800倍稀释液等药剂防治。
3.南瓜花叶病毒病
(1)病状识别
该病主要表现为叶绿素分布不均,叶面出现黄斑或深浅相间的斑驳花叶,有时沿叶脉的叶绿素浓度增高,形成深绿色相间带,严重的导致叶面呈现凹凸不平,脉皱曲变形,一般新叶症状较老叶明显。病情严重的,茎蔓和顶叶扭缩。果实染病出现褪绿斑。开花结果后病情趋于加重。
(2)发病条件
南瓜花叶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摩擦或条叶甲、十一星叶甲等害虫传播,-般田间种子带毒率也较高。其次,栽培管理粗放、虫害多、气温过高、土壤干旱等,发病也会很严重。
(3)病原菌
病原菌为南瓜花叶病毒,简称SQMV,病毒汁液稀释限点为1万~ 100万倍,钝化温度为70~ 80C,体外存活期为28天以上。
(4)防治方法
选用不带病毒的种子,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这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铲除田边寄主杂草,以防止其传毒;注意培育壮苗,合理施肥和用水,使瓜苗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该病害具有汁液接触传毒的能力,在打顶、打杈等农事操作中,应将病株与健株分开进行,以免传毒而使正常的植株染上病害。要及时防治蚜虫、叶甲、蓟马[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等害虫,以免其刺吸汁液而传播病毒。另外,要加强肥水等方面的栽培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每次进行药剂预防病害时都使用沃施克、叶绿精等,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4.南瓜疫病
(1)病状识别
该病主要侵害茎、叶、果等部位,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时,茎、叶、叶柄及生长点呈水渍状或萎蔫,以后干枯死亡。生长期的植株染病多从茎嫩头或节部发生,初为水渍状,病部失水缢缩,病部以上的叶片迅速萎蔫,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先出现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绿色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果实染病,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病斑凹陷,有时开裂,溢出胶状物,病部扩大后导致瓜腐烂,表面常疏生白霉。
(2)发病条件
菌丝体或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温度、湿度适宜时则产生孢子囊,借雨水、灌溉水传播。发病温度为9~37℃,最适宜温度为20~30℃。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本病与南瓜生长期间的雨情关系密切,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雨季来得早、降水量正常的则发病轻。在同样雨量条件下,该病的发生还与排灌和施肥等管理技术有关,灌溉过量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施用未腐熟且带有病残体的厩肥以及偏施氮肥,尤其偏施速效氮肥等,发病严重。
(3)病原菌
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呈丝状、无色,幼菌丝无隔,老熟菌丝长出瘤状节结或不规则球状体,内部充满原生质。
(4)防治方法
采用高畦深沟栽培方式,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加强防涝,避免田间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大;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料。使用药剂防治时,在发病前以喷施为主,结合灌根,可选用大生、雷多米尔、甲霜灵锰锌、百菌清、菌毒克等进行防治,使用时加入800倍叶绿精溶液效果更佳。近期市场上出现的新农药如乐无病1000倍稀释液、扑他林1000倍稀释液、72%克霜氰1 000倍稀释液等,预防效果也很好。
5.炭疽病
(1)病状识别
南瓜炭疽病可为害植株的各个部位,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都有发生。植株各部位尤以果实症状最为明显,受害最重。果实染病多见在项部,病斑初呈水渍状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现圆珠笔形褐色凹陷斑,湿度大时,病斑中部长出粉红色粒状物即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病斑连片导致皮下果肉变褐色,严重时腐烂。叶片染病,病斑呈圆形,大小差异较大,直径为3~ 30毫米,一般为8~ 10毫米,呈褐色或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色淡,病斑多时叶片干枯。
(2)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越冬,也会随病残株在田间越冬或在温室、大棚的旧木料上存活。越冬后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一般在8~ 30℃均能生长。湿度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在适宜的温度下,空气湿度越大,发病率越高。
(3)病原菌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聚生,呈红褐色,以后突破表皮呈黑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大小为14~20微米x5~6微米,近圆形、椭圆形至不整齐形,壁厚。
(4)防治方法
采取种子消毒处理,一般用50C的温水浸种或药剂浸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注意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加强防涝,避免因田间排水不良而使土壤湿度过大;种植密度不宜过大。药剂防治可选用喷克1000倍稀释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火把1 000倍稀释液等,在生长期进行多次叶面喷雾
南瓜虫害防治
1.瓜蚜
(1)别名瓜蚜别名为棉蚜。
(2)危害特点
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作物汁液。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则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
(3)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呈黄绿色,春、秋季呈墨绿色。触角第三节无感觉圈,第五节有1个,第六节膨大部有3~4个,体表被薄蜡粉。尾片两侧各具毛3根。
(4)防治方法
可选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3 000倍稀释液、40%氰戊菊酯3000倍稀释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稀释液、2.5%功夫乳油4000倍稀释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稀释液等药剂防治。喷洒时应注意使喷嘴对着叶背,将药液尽可能喷到瓜蚜体上。也可用近期上市的新农药高渗吡虫啉2000~2500倍稀释液、透皮杀1 000~1 500倍稀释液等,在生长期间进行防治。
2.黄守瓜
(1)别名黄守瓜别名为黄虫、黄莹。
(2)为害特点
成虫取食瓜苗的叶和嫩茎,常常引起死苗,也为害花及幼瓜。幼虫在土中咬食根,导致瓜苗整株枯死,还可蛀入接近地表的瓜内为害。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减产。
(3)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9毫米,为长椭圆形甲虫,呈黄色,仅中后胸及腹部腹面为黑色,前胸背板中有一波形横凹沟。卵长1毫米,圆形,黄色,表面具六角形蜂窝状网纹。幼虫长12毫米,头部呈黄褐色,体呈黄白色,臀板腹面有肉质突起,上长微毛。蛹长9毫米,*蛹,呈黄白色,头顶、腹部及尾端有粗短的刺。
(4)防治方法
瓜类作物对许多药剂敏感,易发生药害,尤其苗期的抗药力弱,用药应十分慎重。防治成虫可选用40%氰戊菊酯8 000倍稀释液或灭杀剂(21%增效氰.马乳油)8 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幼虫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1 500~ 2 000倍稀释液或50%锌硫磷1 000~1 500倍稀释液灌根。此外,在瓜田地面撒草木灰、烟草粉、木屑、糠秕等,可阻止成虫产卵。.
3.蓟马
(1)别名蓟马别名为瓜蓟马、棕黄蓟马。
(2)为害特点
成虫或若虫锉吸嫩梢、嫩叶、花和幼瓜的汁液。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叶片反卷,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瓜受害后硬化,茸毛变黑,造成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3)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毫米,呈金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稍突出;单眼3只,呈红色,排成三角形;触角7节;翅2对,周围有细长的缘毛;腹部扁长。卵长0.2毫米,长椭圆形,呈淡黄色。若虫黄白色,复眼呈红色。
(4)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