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葡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葡萄溃疡病[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俗称,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是一种严重的葡萄病害,在我国葡萄生产区普遍存在,主要由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引发。会导致葡萄枝干或果实组织坏死,更严重的还会引起根腐,致使整株枯死。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的15个种能引起溃疡病,并日益加重。其中,B.dothidea在浙江、江苏、广西、山西、北京等地被发现并造成减产30-50%。

葡萄溃疡病的症状

权威发布:葡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葡萄溃疡病主要危害果穗[指某些植物(如玉米、高粱)的果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穗。]和枝条[枝条是有关叶的生物学位置的学说,可看做是茎、叶的概念不能分开理解的所谓萨克斯(J.Sachs 1875)观点的发展。]。危害果穗,主要在果实转色期出现症状,首先在穗轴出现褐色、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迅速向四周扩展,使整个小穗轴变褐坏死,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后期葡萄粒易脱落。有时果粒不脱落,逐渐干缩(图1)。枝条受害,当年生枝条上出现梭型病斑,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横切维管束变褐。

权威发布:葡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1

图1 葡萄溃疡病症状

权威发布:葡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2

图1 葡萄溃疡病症状

病原

我国的葡萄溃疡病由多种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引发,已知引起世界范围内葡萄溃疡的病原菌有20多种,危害我国的溃疡病菌主要有Botryosphaeria dothieda、Neofusicoccum parvum、Lasiodiplodia theobromae、Diplodia seriata等。但主要是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该菌菌落生长为近圆形菌落,边缘较整齐,菌落正面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灰白色,灰褐色,最后变为灰黑色气生浓密菌丝,呈絮状隆起。背面初期淡黄色,**逐渐变为暗绿色,后期为墨绿色,分生孢子梭形,大小为17.75~20.56 µm×4.89~7.07 µm(图2)。

权威发布:葡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3

图2 病原菌形态

权威发布:葡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4

图2 病原菌形态

权威发布:葡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5

图2 病原菌形态

发病规律

葡萄溃疡病菌可在发病枝条,病果上越冬,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病菌主要通过修枝、日灼、动物或昆虫留下的伤口、自然孔口侵入,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时,可导致严重发病,侵染成功率高且致病性强。经自然孔口侵入时,侵染力大大削弱且潜育期变长。树势弱的葡萄易感病。

主要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优先选择抗病品种可以减少损失。如高抗品种有美人指,藤稔等。也可选择抗病品种如巨峰、玫瑰香、红地球等。

2做好清园工作,降低菌源数量

修剪后及时清除田间发病枝条、果穗,带出园外集中销毁,葡萄生长季一旦发现有枝条或果实出现溃疡病变,一定要立即剪除[剪除,汉语词汇。],用氟硅唑涂抹伤口。果穗发病,解袋后剪除发病部位,并用异霉唑处理伤口,药液干后换新袋子套上。在果园中配合施加保护树木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药剂,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3加强栽培管理

前期预防工作要到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肥水,合理修枝,提高树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严格控制产量。控制葡萄架夜幕,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棚室栽培的要及时覆盖薄膜,避免葡萄植株淋雨。

4药剂防治

开花前、果实生长期、套袋前及转色成熟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套袋前喷施25%嘧菌酯2000倍液和40%苯醚甲环唑4000-5000倍液,或24%甲硫己唑醇1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乳油是农药制剂的一种,它是将较高浓度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加乳化剂而成的液体。]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发病枝条及时剪除,剪口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处理剪口或发病部位。对枝干病斑进行刮治,使用50%福美双[福美双,英文通用名为Thiram,其他名称有秋兰姆、赛欧散、阿锐生,属低毒杀菌剂,对皮肤和粘膜有**作用。]+有机硅涂抹,使用50%福美双30-60倍液+有机硅进行枝干喷雾。发病果穗及时剪除并用50%异霉唑乳油3000倍液处理伤口。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尹向田、王咏梅、宫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