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菜农朋友来说,不论是露地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还是温室大棚种植,黄瓜[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都是各地种植蔬菜中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黄瓜比较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中生长,加上它产量大、根系浅,尤其在进入结果期后,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需要经常性的浇水[浇水,属于园艺学,是种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果土壤水分长时间饱和、温度过高、空气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过大,又非常容易发生很多种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不仅会到来十分严重的减产,而且也会大幅降低黄瓜果实的品质,进而给菜农朋友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在头条号上写文以来,经常有很多农户私信或留言询问有关黄瓜病虫害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户解决黄瓜种植管理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今天挑选了几种大家最常遇到、危害最大、难以防治的黄瓜病害种类,在此统一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的黄瓜种植有所帮助。文章内容主要包括:黄瓜靶斑病[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细菌性角斑病[角斑病是指发生在林木、果树、黄瓜、番茄等各种作物的叶片上,病斑形状为多角形的一类病害,与褐斑病形态类似。]、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四种黄瓜病害的诱发原因、常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地块、具体病害症状表现以及有效防治方法。
一、黄瓜靶斑病
(1)发病原因
黄瓜靶斑病,又叫做“黄点子病”,因病斑后期如半透明眼状靶心而的名。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诱发,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在高温、高湿、透风不畅、土壤贫瘠、植株黄弱的环境下发病比较严重,而且具有发病快、危害重的特点,一般发生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在黄瓜盛果期以后发生率比较高,症状与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很相似,在防治时要注意辨别区分。
(2)病状表现
靶斑病一般先发生在植株的中下部叶上,发病初期,在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凹陷、黄色、水浸状的小斑点;病发中期时,叶片的病斑会扩大成很多大小不等的(近)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凹陷病斑,病斑中间灰白、半透明,叶面粗糙不平易穿孔;到病发后期,病斑会扩大连片,病斑**有明显的眼状靶心,造成叶片枯黄、干裂,直至枯死。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斑的正反面都会出现淡灰色或灰褐色的环状或椭圆形的霉状物。靶斑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病情严重时也会危害黄瓜的叶柄、茎蔓和果实。
(3)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
55度的温水可以杀死黄瓜靶斑病的病原菌。在黄瓜播种前,可以先用50-55度的温水浸种20-25分钟杀菌消毒,晾干后进行催芽或者用新高脂膜拌种后播种。
2、轮茬种植
重茬种植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发病严重的重茬地可以与芹菜、烟草、萝卜或其他非瓜类作物轮茬种植2-3年,可以明显降低靶斑病的田间危害。
3、合理栽种
采用起垄、覆膜的栽种方式,能够减少黄瓜靶斑病的发生。
4、科学田间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要多施腐熟有机肥,控制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补充硼肥;在浇水管理上,采取小水勤浇、膜下浇水或滴灌,严禁大水漫灌,并注意浇水后田间的通风排湿。这些都可以减少靶斑病害菌对黄瓜的侵害。另外,要做好田间的清洁管理,对于发现的患病株、蔓、叶,应当及时清除并带出地外进行集中焚烧,以切断病菌传播源。
5、药物防治
因为黄瓜靶斑病多由有害真菌和细菌共同侵害发病,再加上靶斑病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对真菌性和细菌性药物产生了较强的抗性(尤其是对链霉素等抗性很强),所以在防治用药时,如果是单一用药往往起不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用药少时,一方面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防治,并添加适量的新高脂膜等提高用药效果,尽量的减少用药次数,以防抗性。
防治靶斑病的常用药物有:800倍的75%百菌清、500倍的50%多菌灵、1500倍的25%咪鲜胺乳油、1500倍的50%苯菌灵、1500倍的25%阿米西达悬浮剂、500倍的40%施佳乐悬浮剂、3000倍的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的40%腈菌唑乳油、8000倍的40%福星乳油等;一般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重点喷施叶背,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抗性。
二、黄瓜霜霉病
(1)发病原因
黄瓜霜霉病,又叫“**干”,是黄瓜种植过程中(尤其是棚室保护地黄瓜)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不论是苗期还是成株都深受其害,但多发生在黄瓜开花结果后,它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和茎,发病情况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危害,病害菌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和田间农事活动传播。该病具有发病广、爆发猛、传播快、流行性强、危害重的特点,防治不及时会带来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
黄瓜霜霉病最适合的发病环境是15-25度的温度、85%以上的湿度。在温度高于28度或低于10度、湿度低于70%的环境下,发病比较少;当温度高于30度或低于5度、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下,基本不会发病。重茬种植地块、种植密度大的地块、低洼积水的地块、多雨潮湿的地块、田间通风透光差的地块、高温高湿的地块、早熟或晚熟品种、密刺类品种以及育苗早的地块,黄瓜霜霉病发病率高、病情危害重。
(2)病状表现
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也会危害茎蔓、花梗和卷须。在发病初期时,叶缘和叶背先出现多边形的水浸状病斑,病发中期时,叶背会逐渐产生灰白色的短绒毛物,湿度大时,叶缘和叶背会长出灰黑色霉层,病发后期时,病斑会扩大连片或破裂并变褐,叶片会发生逐步的退绿变黄、卷缩干枯且易碎,最终造成植株叶片全部死亡。苗期时染病,叶片上的病斑退绿变黄褐色,植株逐步枯死。
(3)防治方法
1、优选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成熟期合理的品种种植,钝角斑类、小斑类、少斑类、瘤状物少类黄瓜品种在抗霜霉病害方面比较好。
2、浸种消毒
用50-55度左右的温水浸种20-25分钟后再进行催芽播种,能够有效杀死寄存在种子上的霜霉病有害菌。
3、科学种植
实行2-3年的轮茬倒作,采取高畦稀植、放宽行株距的方式栽种;育苗时可以适当延后育苗期(八九月育苗可以推迟到十月育苗),以避开病菌传播高峰期;定植移栽前,要加强低温练苗。这些都可以增强黄瓜秧苗的生理抗病力,减少霜霉病的危害。
4、加强田间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要施足基肥,并增施磷钾肥,可以增强黄瓜秧苗的长势和抗病性;在浇水管理上,前期要控制浇水量,以小量多次、薄水勤浇为佳,开花结果后要浇足水,在保证土壤不缺水的情况下,使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一定不可大水漫灌,而且浇水后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湿,确保叶片上不留明水;及时进行添加中耕松土,以促进黄瓜根系发育、植株健壮;在生长中后期,要及时摘除植株上的黄老病叶,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环境;在黄瓜生长季结束后,要把田间的残枝败叶、病枝病叶等杂物及时清理出园进行焚烧或深埋,以切断病害菌传播源头。
5、叶面喷肥
在黄瓜生长期间,可以为黄瓜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如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溶液、壮蒂灵、新高脂膜等),使生长健壮的植株始终保持较强的抗病能力。
6、调控温湿度
对于棚室种植的黄瓜,棚室温度白天高温时可控制在25-30度、下午降到在20-25度、夜间可控制在10-20度,湿度以60-70%为宜。
7、闷棚熏棚杀菌
选择晴天高温闷棚,使秧苗上部生长点的温度快速升高到45度左右并保持2个小时,然后进行通风降温;在棚内发现病株或阴雨天气到来前,每亩棚可以用用0.5-1公斤的百菌清烟熏剂分散点燃,熏棚24小时后在第二天早上通风。霜霉病严重的地块,可以隔7-10天再重复进行一次。
8、药物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病快、传播快,在田间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清理,在田间发病株数超过5%时应当立即全地喷药防治,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喷2-3次,病情严重时可以缩短用药间隔期。常用药物有:700倍的75%百菌清、600倍的25%甲霜灵·锰锌、500倍的70%乙磷·锰锌、400倍的64%杀毒矾、500倍的50%福美双、300倍的20%苯霜灵、250倍的40%三乙磷酸铝、800倍的72.2%普力克水剂等。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抗性。
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1)发病原因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也是黄瓜种植过程中最常发生的病害之一,病情表现与黄瓜霜霉病相近,也往往和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但二者在可以在病情表现上进行区别。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时,前期叶背会出现数十个很小的针状的水浸状病斑,中后期叶背的病斑穿孔、有白色菌脓流出,受害瓜条后有臭味,但霜霉病发病时,前期出现的水浸状病斑多成多角形,而且数量比较少(只有数个),中后期叶背的病斑多有黑褐色霉层,病斑**孔,瓜条无病害。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苗期到成株都会发病危害。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情况与湿度密切相关,湿度越大,病情越重,最适合的发病环境是18-28度的温度和80%以上的湿度。在降水多的雨季、地势低洼积水、氮肥使用过量、钾肥使用不足、重茬种植地、土壤含水量高湿度大、浇水过勤过大以及种植过密的地块上发病比较重。发病时间可以从黄瓜蹲苗后持续到结瓜盛期后,发病高峰期是黄瓜开花坐果后到盛果期,低温高湿的棚室发病情况比较严重,露地浇水后叶片长时间凝水,会加重病情。
(2)病状表现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不但危害黄瓜的叶片、叶柄、卷须,而且也危害瓜条果实。病情发生时,幼苗子叶染病后,最先出现水浸状的近圆形凹陷斑点,随后叶片逐渐变淡黄褐色,最后干枯;成株染病后,叶片最先出现水浸状的鲜绿色病斑,随后病斑变为多角形的淡褐色、黄褐色或者灰褐色。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患病叶背会流出乳白色的浑浊珠状菌脓,菌脓变干后会留下一层白粉膜,病斑也容易穿孔碎裂。如果是茎、叶、卷须、幼瓜染病,茎叶须上先出现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水浸状小病斑,随后病斑变为淡灰色,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菌脓、开裂,瓜条染病严重时,幼瓜腐烂早落,大瓜腐烂发臭。
(3)防治方法
1、 优选种子
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或者选择无病瓜进行留种。
2、播种前种子处理
用50-55度温水浸种20-25分钟消毒杀菌后催芽播种(上文有介绍),或者用500倍的硫酸链霉素浸种2小时后催芽播种,有条件的农户还可以把种子放在70度的恒温箱内干热杀菌三天后使用。为提高防病效果,可以配合使用新高脂膜进行浸种。
3、科学种植管理
改平地栽种为高垄覆膜栽培;尽量增施腐熟有机肥;避免大水漫灌,采用小水勤浇或膜下浇水,以防田间湿度过大;发病较重的地块,可以与非瓜类作物轮茬种植2-3年;采用膜下浇水;阴雨天不进行整枝、绑蔓等田间活动,晴天进行农事活动时要等到上午叶面水露干后进行;生长期内及时清理病烧毁田间的病叶、病瓜、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温室大棚注意及时通风排湿(尤其是浇水后),以防棚内高温高湿诱发病情。
4、药物防治
在发病初期时,可以喷施5000倍的新植霉素、500倍的30%琥胶肥酸铜、300倍的14%络氨铜水剂、800倍的56%嘧菌百菌清、600倍的70%百菌通、800倍的20%氟硅唑咪鲜、3000倍的72%农用链霉素、300倍的12%松脂酸铜、600倍的50%甲霜铜等药液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注意交替用药,以防药物抗性。
四、黄瓜炭疽病
(1)发病原因
黄瓜炭疽病,也是对黄瓜种植危害十分严重的常见真菌性病害,而且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春秋两季都会发生,在苗期到成株都会造成危害,会致使植株根部叶鞘坏死、生长期的瓜条发生萎焉、腐烂,防治上也比较困难。
黄瓜炭疽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10度到30度都可发病,高温高湿(温度22-27度、湿度85%以上时),是该病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而且发病率高、危害重,棚室种地发病比较多。在多雨季节、土壤黏性重、低洼积水或排水不畅、偏施氮肥、通风透光环境差、植株长势弱等地块上,都比较利于黄瓜炭疽病的发生。当温度高于30度或低于10度、湿度小于60%时,黄瓜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害程度会明显降低。
(2)病状表现
黄瓜幼苗发生炭疽病后,子叶的边缘会产生半圆或半椭圆的淡褐色略凹陷的病斑,并有橙黄色的点状胶质物;成株叶片染病后,叶片上会出现近圆形的灰褐色或红褐色的病斑,病斑有一圈黄晕斑,直至干枯,湿度过大时,病斑会出现橘红色粘稠物;叶柄和茎部染病后,会出现表面有淡黄色的近圆形凹陷病斑,随后发展成黄褐、灰褐色的连片病斑,等到病斑把茎蔓延一圈后,病株会折倒或枯死;瓜条染病后,先会出现水浸状的淡绿色略凹陷病斑,然后病斑不断扩大并变为黑褐色,病情严重时,病斑上会流出粉红色粘稠物,导致黄瓜果实出现开裂、弯曲畸形。
(3)防治方法
1、优选种苗
选用抗炭疽病性强的品种(如中农5号、夏青2号等),育苗时要注意药物苗床消毒(如多菌灵等),如果是棚室种植,在栽种前可以用百菌清等烟熏剂进行全棚消毒。
2、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可以先用用50-55度温水浸种20-25分钟,或用100倍冰醋酸浸种30分钟,或用500倍的50%代森铵浸种1小时,或用70度的恒温箱内干热杀菌72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催芽。
3、科学种植
避免在低洼积水地块上种植,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种植;采用起垄覆膜栽种方法;浇水时要小水勤浇或膜下浇水,注意雨后排水,浇水后要及时进行通风排湿处理;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使用氮肥、重视叶面喷肥,可以培育壮苗壮棵,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及时清除地中的病株病叶病果,并移除田外进行焚烧;收获后还要彻底清园,以切断病害菌传播源头。此外,对于重茬地块,要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茬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