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伟[陈学伟,出生于1953年10月,湖南蓝山人。]与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无*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5月22日下午,“杂交[杂交(hybridization;cross;crossing)定义: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消息传出后,水稻育种界引发一片哀痛,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国家对试验室投入非常大。]主任陈学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袁老先生[1.对年高望重者或岁数大的读书人的敬称。]相识八年,他朴实无华[朴实无华,读音是pǔ shí wú huá,意思为质朴实在而不浮华。]、为人谦逊,从不摆架子,是我辈科技工作者[名词。]的楷模[“楷模”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意为“榜样、模范、法式”。]。
袁隆平非常关心和重视陈学伟的研究,他常常对陈学伟说:“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一定要把问题解决,才能保证我们粮食的安全品质。”对这个年轻的学者而言,袁隆平的嘱咐犹在耳畔。记忆的大门缓缓推开,陈学伟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和袁隆平共事的点点滴滴。
印象
“朴实无华、为人谦和”
陈学伟正式认识袁隆平是在2013年,在这之前,他只是在参加学术会议时见过袁隆平。那一年,他刚刚完成博士后工作,是四川省第十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同时还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作为稻瘟病抗病[抗病,词语,其意是指抵抗病毒。]的专家,陈学伟被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聘为兼职教授。
在长沙和三亚,陈学伟多次跟随袁隆平下稻田研究,不仅得到了他工作上的指导,也在和他个人的接触中,感受到袁老先生人格的魅力。
“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大牌专家。”在陈学伟眼里,袁隆平是一个朴实无华的人,为人谦逊 ,不管什么职业的人找他,他都来者不拒,照常接纳。
在学术方面,袁隆平严谨、创新意识强。令陈学伟感动的是,“他都这么大年级了,还惦记着水稻亩产高产的事,心里始终装着一个禾下乘凉的梦想。”在陈学伟等专业研究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职称管理评审制度规定,职称是对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表述,是由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的。]看来,尽管目标看起来遥远,但袁隆平敢想。“敢想,是搞科研的一个大前提,连想都不敢想,科研怎么搞?”陈学伟感慨地说道。
共事
“一定要解决水稻稻瘟病!”
近年来,陈学伟多次见到袁隆平,两人的话题只有一个:学术。一聊到学术,袁隆平就滔滔不绝,对陈学伟的研究进展也非常关心。
陈学伟主要从事稻瘟病抗病研究,简单讲就是为水稻“把脉问诊”,减少病害问题。
作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稻瘟病常年肆虐各大稻区。在中国,稻瘟病每年导致500万公顷以上的水稻减产,直接损失稻谷达到15亿-30亿公斤。提高水稻对稻瘟菌的持久广谱抗性一直以来都是水稻抗病育种工作的难点问题。
袁隆平对陈学伟说:“稻瘟病是水稻中的‘癌症’,也是水稻危害最重的病害,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们国家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袁隆平非常看重水稻抗病,陈学伟作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兼职研究员,常常从成都飞到长沙,和他定期交流水稻问题。
传承
“是我们,也是未来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今天早上,当看到网上传出“袁隆平去世”消息后,陈学伟第一时间向袁老先生身边人员询问消息是否属实,当听说是谣言后,他立即在各个微信群发布辟谣消息。下午一点过,他看到网上发布的官方消息后,心里一直不敢相信,直到又打了电话,得到了最终证实。
“心里很悲痛,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我们,但是袁隆平是我们这些年轻科技工作者成长中的贵人和导师,他不仅是我辈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也是未来年轻工作者的楷模。”陈学伟说。
袁隆平院士离开了,关于他“禾下乘凉”的梦想,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目标,留给了更多后辈科技工作者去实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即把别人的隐私公布出来·以获得利益。],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