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掌握更多种植技术!实现丰产丰收!
有位果农朋友说他的草莓栽上10多天了,可是新叶有的干了,有的没了(如下图),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位朋友的草莓是得了芽枯病了。草莓芽枯病亦称草莓立枯病[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uhn, 英文名Sheath Blight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是我国草莓产区普遍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的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草莓的芽枯病。
什么是芽枯病?
有朋友以为,草莓芽枯病就是草莓缺钙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草莓芽枯病虽然和缺钙在表现上有一点点类似,但根本是完全不同的。草莓芽枯病又叫立枯病、烂心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致病菌和蔬菜上的立枯病菌相同,是多发性菌,该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是草莓开花结果期发生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季节都可能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芽枯病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危害程度大。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病?
芽枯病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2-25摄氏度,随水或土壤及病苗进行传播。多湿、多肥或通风透光不好的栽培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所以多发生在保护地栽培(大棚/温室)。如果植株栽植过深、或密度过大、灌水过多会使得病情加重。在被害枯死部位往往有第2次寄生的灰霉菌产生,成为以后灰霉病发生的原因。
怎么辨别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主要在新芽、幼叶、托叶和叶柄的基部发生危害。发病初期植株外部的症状不明显,植株暗绿、没有光泽、呈现青枯状,后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植株倒伏。染病后,幼叶和萼片形成褐色的斑点,叶柄和果梗基部变成黑色或产生褐色病斑。芽心、花蕾及新叶逐渐枯萎,呈不规则卷曲,严重时芽心腐烂,成为无心苗,造成前期不同程度减产。到了发病的中后期有白色蛛丝状霉菌出现,这就是芽枯病病原菌的菌丝体。
如何防治草莓芽枯病?
对于草莓立枯病来说,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在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选择方面,建议使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10%恶霉灵300倍液,58%甲霜灵[化学名称 D,L-N-(2,6-二甲基苯基)-N-(2-甲氧基乙酰)丙氨酸甲酯…]锰锌800倍或敌菌丹水溶剂600倍液。药剂防治应从现蕾期开始,植株基部一定要喷到。可在药液内兑康丰素200倍液进行喷洒,间隔7~10天1次,连喷3~5次。
因为草莓立枯病难治理,所以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一旦发生病株要及时拔掉,拿到果园外进行集中进行烧毁或深埋。拔除后的土壤周边都要进行喷药杀菌消毒。
草莓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草莓栽培前土壤应彻底消毒,且尽量避免在立枯病发生的地区种植草莓。
定植时注意草莓栽植的深度,“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时起高垄,注意通风透光,栽植不要过密。另外,要及时摘除病叶、老叶,适时换气排湿,同时也要避免水淹。
草莓芽枯病与枯萎病[枯萎病( blight )亦称疫病。]、青枯病[病原(病原菌学名):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细菌。]如何区分?
果农朋友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草莓不长新叶,发生枯萎、死苗等情况,如果防治不及时,造成的损失就会很大。但是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引起枯萎死苗的病害有很多,和芽枯病相似的病害也有枯萎病、青枯病。这“三兄弟”名字就很像了,很容易让人“傻傻分不清楚”。所以,在这里补充讲一下它们的症状和用药的方法。
枯萎病和芽枯病都属于真菌病害,不过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土传根部病害,主要在移栽、收获期、夏季繁苗时发生,夏季高温、多雨发病重。而上文提到芽枯病是草莓开花结果期发生的主要病害,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2-25摄氏度,所以可以看到它们主要发病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发病的条件也不一样。
枯萎病发病初期心叶逐渐变黄绿色,植株矮化或者停止生长。如果病情严重,那草莓下部叶片枯黄萎蔫,直至直接枯死,根部变为黑褐色。防治枯萎病重在管理,首先要选择干燥、松散、不积水的田块。雨后要做到及时排水,以免发生积水为枯萎病营造温床,此外浇水施肥讲究速灌速排。与防治芽枯病相同的一个措施是,草莓尽量避免多年连作,移栽前地块多翻晒消毒。如果发现病株了,还是尽早拔除,集中烧毁并做好消毒工作。在药剂选择方面,可以用75%百菌清、64%杀毒矾、58%甲霜灵锰锌800~1000倍灌根。
青枯病和芽枯病、枯萎病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属于真菌性病害,而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移栽初期。发病时间倒是与枯萎病相重合了,而且病症与枯萎病很像。但青枯病常出现凋萎或青枯症状,烈日下凋萎,夜间可恢复。抓住这一点不同,还是很容易区分它们的。还有一点,可以说是区分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杀手锏,那就是细菌性病害会“流脓”!切开被害植株根断面会有乳浊状细菌流出,后期维管束变褐色腐败。在药剂选择方面,可以用链霉素、青枯灵、川化-018等防细菌性病害的药剂进行防治。
芽枯病与枯萎病、青枯病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同时发生。如果你们难以区分它们,建议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防治细菌病害加真菌病害。
总结
草莓芽枯病又叫立枯病、烂心病,致病菌和蔬菜上的立枯病菌相同。在药剂选择方面,建议使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10%恶霉灵3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800倍或敌菌丹水溶剂600倍液。枯萎病和芽枯病都属于真菌病害,不过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土传根部病害,主要在移栽、收获期、夏季繁苗时发生,夏季高温、多雨发病重。在药剂选择方面,可以用75%百菌清、64%杀毒矾、58%甲霜灵锰锌800~1000倍灌根。青枯病和芽枯病、枯萎病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属于真菌性病害,而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移栽初期。发病时间倒是与枯萎病相重合了,而且病症与枯萎病很像。区分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杀手锏,那就是细菌性病害会“流脓”!在药剂选择方面,可以用链霉素、青枯灵、川化-018等防细菌性病害的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