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稻区近年来由于单一品种[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面积过大,品种布局不合理,栽培措施不当导致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鞘腐病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呈逐年加重趋势,鞘腐病的灾害给水稻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水稻鞘腐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在黑龙江省,由于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用肥量逐年增加,鞘腐病已成为寒地水稻主栽区继水稻稻瘟病之后又一主要病害,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造成水稻空瘪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因此,总结鞘腐病的发生、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经验就成为防灾减灾的关键所在。
2013年受诸多因素影响,水稻鞘腐病有发生趋于严重的苗头,在农场领导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部门、管理区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对水稻鞘腐病进行“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农艺措施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生物制剂与化学制剂相结合、地面作业与航化作业相结合,以在最佳时期内完成施药为最高原则,使得水稻鞘腐病的防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幅度减少了鞘腐病带来的损失。
1鞘腐病防灾的发生原因
1.1鞘腐病的发生、危害及侵染循环
1.1.1鞘腐病的发生
水稻鞘腐病在黑龙江省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发生,主要为害水稻剑叶叶鞘,引起秕粒率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变劣。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水稻鞘腐病发生与为害渐趋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和产量的提高。鞘腐病的发生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而且其产量也在随着病害发生而降低,病害在水稻草和种子内越冬,田间发病主要靠染病稻株上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产生的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借助气流传播危害,高温、多雨、偏施氮肥發病重。
1.1.2危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剑叶叶鞘上,初生褐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大为不定性、颜色深浅不同的褐色斑块,中部有黄褐色斑块,重者病斑可扩展到全部剑叶鞘。抽穗[抽穗,指禾谷类作物发育完全的幼穗从剑叶鞘内伸出的时期或状态。]早的全部颖壳均为绿色,抽穗迟的稻穗上部颖壳仍为绿色,而下部颖壳以至全穗颖壳变褐。
1.1.3侵染循环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孢菌属的FusariumgraminearumSchw.Var.caricis(Oud.et.sp)Wr.(禾谷镰孢菌变种),优势种分生孢子梗圆柱状,有1~2回分生枝,每次分生3~4根,在分枝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柱形至椭圆形,大小3~20*1.5~4μm。病菌生长温度限制为10~35(℃),菌丝生长和产生孢子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值为3~9,ph5.5最适合。
病菌可在成堆放置的病稻草和病种子内越冬,带病种子播种后可能危害幼苗,到出穗期,在病稻草中越冬的病菌可危害剑叶叶鞘和稻穗,如抽穗前侵染即不能抽穗,有的可以抽穗但稻粒颖壳受害而产生褐变,不论剑叶叶鞘或颖壳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均可以借助气流传播,从自然空口和伤口侵入引起再侵染。收割脱谷后病菌又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
1.2造成鞘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2.1气象因素
温度以25~30℃、相对湿度90%以上,降雨量大,雨次多,则发病重
1.2.2肥料应用
有些不懂得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技术的农户[农户,名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为了增加产量加大氮磷钾肥量,尤其是氮肥,殊不知加大氮肥或者氮磷钾不按比例施肥都会加重鞘腐病的发生。
1.2.3水稻品种选择
七星农场处于第四积温带上限,可以种植的高产稳产品种并不多,因此就出现了高产品种连年种植的现象,而常年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使得该品种退化,抗性下降,病害发生严重。
1.2.4 病株清除不彻底
2012年鞘腐病虽有发生但是不重,但是因为秋季多雨,导致很多秸秆无法焚烧或者焚烧不完全,成堆放置的稻草、病株残体、病粒就大量的留在了田间,成为最大的病源体,因而容易诱发今年病害发生。
1.2.5药剂选择不当
很多农户面对农药市场的多种药剂、杀菌剂不知所措,并且相当一部分农户对农药知识匮乏,选错了药剂,或者药剂效果不强,最终导致病情得不到控制,又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而造成重大损失。
1.2.6防治时期掌握的不准
由于插秧期的不同,一块地里种植的品种不同,导致同一块田地水稻生长进程有快有慢,使得防治时期掌握不准确,药效得不到最大的发挥,有的甚至错过了药效,使得鞘腐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
2 鞘腐病防灾防害的经验与做法
2.1密切关注天气
水稻生育进程在水稻易感病时期进行防治,高温、多雨、雨次多发病就会加重,对于这样的年份提前做好防治准备,农场结合气象预报的天气情况以短信形式将天气情况告知管理区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开会讨论做出相应对策后,对种植户入户通知,召开开农户培训会。
2.2调配施肥比例
氮磷钾合理配比使用,严禁偏施氮肥或将氮肥比例调配过大,否则不但会增加鞘腐病,还会引起、加重其他病害,也会造成肥料浪费、贪青,使经济效益下降。因此,管理区在各个施肥时期配合农场土壤化验中心针对各个地块土壤养分含量对农户进行了培训,详细的讲解了施肥方法、比例,使得农户对施肥有正确的认识。
2.3选择抗病品种
目前还没有对鞘腐病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尽量选择抗病品种,而且不要贪图便宜私自在市面上购买低价种子,因为这些种子很可能带有鞘腐病病菌,尽可能的选农场统一购买的种子,保证种子的安全性。而且,尽量轮换稳产高产品种来种植,以免种植单一品种使抗性下降。管理区每年都会组织辖区所有种植户到科技示范园区参观和学习水稻品种的展示及相关经验,使农户对品种不再盲目的选择。
2.4彻底消灭病源体
对田间秸秆尤其是已经感病的秸秆要保证焚烧彻底,如果因为天气或地块条件不好使田间不容易焚烧的,要清除田间,在其他地方晾晒后集中焚烧,消灭越冬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