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民俗风情
辛集市,别称“中国皮都”。辛集皮革业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被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中国皮革皮衣之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专业市场”、“中国最大最全产业链皮革皮衣产业园区”、“中国最大皮革皮衣专业市场”。
辛集民俗风情一:农民画
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辛集就有画、绣、剪、编等民间传统。20世纪50年代,以壁画为主要形式的辛集农民画,清新质朴,范围广泛。20世纪60年代,辛集农民画发展趋向文雅工细,注意造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辛集农民画作品注重表现生活,具有醇厚、粗犷、稚拙、绚丽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稚拙淳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
1987年2月,辛集农民画首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又在法国、墨西哥驻华使馆以及德国、奥地利、美国、意大利、瑞典、丹麦、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1988年辛集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辛集民俗风情二:皮贴画
辛集皮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辛集当时称为束鹿县,那时候束鹿皮革业空前发展,皮店、皮作坊、白皮、毛皮、车马挽具、最出名的是束鹿羊皮袄,谷子皮(马靴上专用的靴脸专用皮革),后来发展了皮革着色、染色制革工艺。辛集皮贴画集绘画、雕塑、刺绣、剪纸等多种工艺特点为一体。画面色彩绚丽、细腻逼真,既有民间的古朴风格,又有近代的浮雕效果。每一幅作品的人、景、物都表现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真实的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处南国边陲湛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显地受到中原民俗的影响,亦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本地的特色。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元宵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为本地最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元宵活动历史较长,古时雷州庆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中心内容,现在的内容则丰富得多。一般从月初开始村村鸣擂锣鼓开始筹备,以元月十五最为热闹,也有些地区延至十六、十七,均以县城为中心,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修的《遂溪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花,打秋千,赌灯谜,士庶欢游达旦”。20年代流行于遂溪一带的元宵雷歌“东海嫁”这样说:“游人满坡眼睁睁”,“几百双眼向樟兜”;另一首雷歌有“头上金钗总落了,真是热闹这元宵”之句。可见,元宵活动除了游神外,还有赛会看人、娱乐之举。清代吴川举人吴河光有“元宵风景正清和,游女如云逐队过”之名句。现在湛江各县均有庆元宵活动,主要以县城和古镇为中心,以吴川县城的规模最大,雷州县城、廉江县城和安铺镇的活动也颇有特色。乡村有小型的放烟花、放炮竹、出灯、做大戏等活动。市区亦举行灯展等活动。
清明时节,景色清明,是人们“追远”的传统节日。本市清明扫墓“拜山”,城乡皆同,大多集中于清明日,亦有在清明前后数天。民间拜山活动,其主要祭品是烧猪、肥鹅、饭团、鸭蛋、蟹、饼等。机关、团体、学校亦在清明节期间集中前往祭扫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即五月初五节,本地民间一般作为“驱邪镇恶”之节。从初一开始,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上插艾条以“驱邪”,到初五亦有部分人在小孩子胸前挂香符(用花布包香料做成三角形或动物形图符)。在城市,从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卖艾枝、草药,市民纷纷抢购插门及煮水洗澡,洗澡一般定在12时正。据说,用艾药水洗澡能将邪气及皮肤病冲走。初五日各地普遍吃五月粽,亦有部分地区举行风筝表演或龙舟竞渡,此活动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活动,最有特色的要数廉江之古镇安铺。该镇每年端午节期间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这一活动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尤以近年来,活动的规模更加盛大,内容更为丰富,参观者不仅有本镇、本县的群众,还有许多外地来客,热闹非凡。
中秋节,亦为较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城市其内容主要有:一是从节前半月开始,举行大规模月饼展销活动,居民纷纷购买,相互送赠,以省港月饼为名贵;二是中秋之夜赏月活动,主要在全市各大公园或游乐场所,大部分居民均涌向各活动场所,或三五个青年人,或**人一组烧烤、吃月饼赏月,小孩则时兴手提小灯笼玩耍,几乎通宵达旦。在乡村,村民们则是吃月饼、甜薯、芋子、豆糖之类,亦有年轻女子月下玩“浮针”,取一碗清水置于八仙桌上,拿新针轻放水面,观察针的浮沉情况,预测婚姻。
重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在本市部分地区流行,为—文人节,吴川、雷州较隆重。旧时两地文人汇集,对该节日兴趣甚浓。《雷州府志》载:“重阳登高,偕于是日采药作酒曲”。雷州西湖、三元塔、梅菉登高坡等为主要活动场所。梅菉镇之重阳节,亦称赛诗节,由商人捐资,五月份开始筹备,文人推出一位教师出题,参加者按题赋诗作对,八月诗稿汇于教师处评定,到九月初一,各街道群众、文化人士派代表到登高坡标号厂位,在坡上搭上雅致精巧的竹楼,张贴诗对,称“诗社厂”。其时张灯结彩,迎狮演戏,士子登高饮酒作诗,观者数以万计,一连数天。此活动延续二三百年,解放后曾停办。1985年湛江诗社吴川分社成立后,此活动恢复,诗人集会赏菊,饮酒作诗。雷州市登高之风亦盛,学校师生、各方游人纷纷到三元塔和雷州西湖游览,竞显豪情。这一天,市区及各县均组织老人进行文体活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处南国边陲湛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显地受到中原民俗的影响,亦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本地的特色。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元宵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为本地最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元宵活动历史较长,古时雷州庆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中心内容,现在的内容则丰富得多。一般从月初开始村村鸣擂锣鼓开始筹备,以元月十五最为热闹,也有些地区延至十六、十七,均以县城为中心,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修的《遂溪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花,打秋千,赌灯谜,士庶欢游达旦”。20年代流行于遂溪一带的元宵雷歌“东海嫁”这样说:“游人满坡眼睁睁”,“几百双眼向樟兜”;另一首雷歌有“头上金钗总落了,真是热闹这元宵”之句。可见,元宵活动除了游神外,还有赛会看人、娱乐之举。清代吴川举人吴河光有“元宵风景正清和,游女如云逐队过”之名句。现在湛江各县均有庆元宵活动,主要以县城和古镇为中心,以吴川县城的规模最大,雷州县城、廉江县城和安铺镇的活动也颇有特色。乡村有小型的放烟花、放炮竹、出灯、做大戏等活动。市区亦举行灯展等活动。 清明时节,景色清明,是人们“追远”的传统节日。本市清明扫墓“拜山”,城乡皆同,大多集中于清明日,亦有在清明前后数天。民间拜山活动,其主要祭品是烧猪、肥鹅、饭团、鸭蛋、蟹、饼等。机关、团体、学校亦在清明节期间集中前往祭扫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即五月初五节,本地民间一般作为“驱邪镇恶”之节。从初一开始,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上插艾条以“驱邪”,到初五亦有部分人在小孩子胸前挂香符(用花布包香料做成三角形或动物形图符)。在城市,从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卖艾枝、草药,市民纷纷抢购插门及煮水洗澡,洗澡一般定在12时正。据说,用艾药水洗澡能将邪气及皮肤病冲走。初五日各地普遍吃五月粽,亦有部分地区举行风筝表演或龙舟竞渡,此活动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活动,最有特色的要数廉江之古镇安铺。该镇每年端午节期间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这一活动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尤以近年来,活动的规模更加盛大,内容更为丰富,参观者不仅有本镇、本县的群众,还有许多外地来客,热闹非凡。 中秋节,亦为较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城市其内容主要有:一是从节前半月开始,举行大规模月饼展销活动,居民纷纷购买,相互送赠,以省港月饼为名贵;二是中秋之夜赏月活动,主要在全市各大公园或游乐场所,大部分居民均涌向各活动场所,或三五个青年人,或**人一组烧烤、吃月饼赏月,小孩则时兴手提小灯笼玩耍,几乎通宵达旦。在乡村,村民们则是吃月饼、甜薯、芋子、豆糖之类,亦有年轻女子月下玩“浮针”,取一碗清水置于八仙桌上,拿新针轻放水面,观察针的浮沉情况,预测婚姻。 重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在本市部分地区流行,为—文人节,吴川、雷州较隆重。旧时两地文人汇集,对该节日兴趣甚浓。《雷州府志》载:“重阳登高,偕于是日采药作酒曲”。雷州西湖、三元塔、梅菉登高坡等为主要活动场所。梅菉镇之重阳节,亦称赛诗节,由商人捐资,五月份开始筹备,文人推出一位教师出题,参加者按题赋诗作对,八月诗稿汇于教师处评定,到九月初一,各街道群众、文化人士派代表到登高坡标号厂位,在坡上搭上雅致精巧的竹楼,张贴诗对,称“诗社厂”。其时张灯结彩,迎狮演戏,士子登高饮酒作诗,观者数以万计,一连数天。此活动延续二三百年,解放后曾停办。1985年湛江诗社吴川分社成立后,此活动恢复,诗人集会赏菊,饮酒作诗。雷州市登高之风亦盛,学校师生、各方游人纷纷到三元塔和雷州西湖游览,竞显豪情。这一天,市区及各县均组织老人进行文体活动。辛集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位于省会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7乡8镇,341个村。古以集市贸易繁荣、皮毛各业兴盛著名,素有“河北第一集”之称,2001年全市工农总产值完成1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6.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57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5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之列。
皮革行业 辛集皮革,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历史上曾经享有“辛集皮毛甲天下”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辛集皮革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市现有皮革企业1073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革皮2500万张,各类皮革服装 350万件,皮件1270万套件,2001年完成产值5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306万元,出口创汇达1.17亿美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制革、制衣、制件的完整产业链条和以“皮革城、三个制革区”为龙头的发展格局。全市36个品牌的产品获准佩挂真皮标志,“西曼、束兰”两个品牌的皮装连续两届获“全国十大皮衣王”,15家企业 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从1992年 开始建设的皮革商业城,现已完成投入11亿多元,占 地120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拥有业户过千家,年交易额27亿元,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工业区”,被河北省命名为“河北省十大特色专业市场”。2001年底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革皮衣之乡”。
化学行业 是辛集工业的一大支柱行业。目前,共有化工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主要产品有无机盐、橡胶、化肥、农药、医药、石油化工、塑料和精细化工等8大类50多个品种,骨干企业有河北辛集钡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辛集市化工三厂等。
机械行业 全市拥有机械工业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主要产品有炊事机械、农用三轮车、汽车配件、磨球等。1996年建设了机械配件市场,占地23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
烟花行业 是辛集市的传统特色行业,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早在明清年代就驰名中外。现拥有烟花企业5家,生产吐珠类、升空类、旋转类、玩具类等九大类300余个品种,年产量50万箱,出口6万多箱。
辛集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拥有耕地106万亩,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耕、播、收机械化作业。是国家命名的“优质棉花基地”、“鸭梨之乡”。200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3.4亿元。
种植业 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大豆等。2001年,种植业产值10.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总产5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蔬菜总产136万吨。
林果业 林业主要是人工林,树木保存量1000万株,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森林覆盖率达到14%。全市果树面积29万亩,2001年果品总产20万吨,其中以鸭梨为当家品种。辛集鸭梨已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是“天津鸭梨”、“河北鸭梨”的主产地。1997年,“天华”牌鸭梨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目前,全市通过嫁接改造,新发展黄金梨、大果水晶、绿宝石等名优果品8万余亩。
畜牧业 蛋鸡养殖是辛集市最突出的优势,年存栏2300万只,总产达12万吨,1999年建设的禽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3亿元,是国家农业部“菜篮子工程”重点产地批发市场。依托石家庄三鹿集团,建设了5个奶牛小区,存栏达3000头。2001年畜牧业产值达9.4亿元。
辛集市交通通讯便利。石德铁路复线、307国道和石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保新公路纵贯南北,地方公路纵横交错,村村相通。程控电话总量达10万门,可直拨国内外各大中城市。
辛集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中国皮都、中等城市”。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2亿多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市区几条主要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新增绿地1.5万平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投资1.4亿元的污水处理厂近期将投入使用,规划占地11.8平方公里的鹿城工业区正在加紧建设;通过对烟尘的不懈治理,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被省**评为全省环保先进县市。
辛集市科技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2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是河北省科技工作示范市。全市有各类学校400所,其中中专4所,普通中学56所,小学340所。每年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4000多人。全国重点中学“辛集中学”和河北省重点中学“辛集市第一中学”升学率历年均在90%以上,在全省名列前茅。
辛集市文化事业繁荣活跃,素有“诗洋画海金束鹿”之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了公木、方纪、赵望云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农民书法和民间绘画引起国内外关注,销往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辛集人民正以高昂的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向中等城市目标迈进,诚挚欢迎各地朋友来辛集投资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不属于**直属企业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河北辛集化工厂,始建于1947年。公司占地面积1845亩,总资产20亿元,属国有大型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现隶属**直属企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不明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