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菌性病害也算频发,诸如草莓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黄瓜灰霉病等等,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
说到杀菌剂,近几年最火的莫过于甲氧基[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及其同系物的酯类的总称。]类(strobilurin)了。可能大家听到“甲氧基丙烯酸酯”会比较陌生,但要是说到醚菌酯、嘧菌酯或者吡唑[吡唑(英文名称Pyrazole)又名;1,2-二氮唑(1,2-Diazole);二氮二烯五环;邻二氮杂茂;是白色针状或棱形结晶,从乙醇中结晶的吡唑是无色针状晶体。]醚菌酯那一定耳熟能详了。本期小编就带大家走近这类杀菌剂,最常见三种: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
这三种杀菌剂的根本(天然抗生素stobiluronA)同为一种蘑菇中提取而来,在此基础之上经过各大公司对其进行修饰,改造制成了这三种杀菌剂。三种物质的官能团不同而起了不同的名字以区分。
首先巴斯夫[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缩写BASF是由以前的全名「Badische Anilin-und-Soda-Fabrik」(巴登苯胺苏打厂)而来,是一家德国的化工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公司第一个将醚菌酯(也是第一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商品名“翠贝”)推向市场。随后不久先正达研发出了嘧菌酯,将商品名为“阿米西达”的药剂推向市场。
阿米西达上市之后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可谓大卖特卖、叱咤风云。后来巴斯夫又开发了吡唑醚菌酯,成为巴斯夫最畅销的产品[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再后来嘧菌酯的原药及复配均已过专利期,2013年3月开始,国内有大量厂家进行了单剂和复配产品的生产与推广,对其它类别杀菌剂产生了更大的冲击。
产品特性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几乎对所有真菌(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实际就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兼具保护性、铲除性和内吸性。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要生存繁殖就必须要消耗能量,如果切断了能量供给那么病菌自然就会死亡。而它们就是依靠切断病菌的能量供应来消灭病菌的
作用机理
它们的作用机理都是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在于醚菌酯内吸移动性[移动性指从任何地点用户都能进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进行通信的特性。]差一点,吡唑醚菌酯活性更高一些,嘧菌酯渗透性[渗透性是生物膜所具有的特性,指由浓度差引起的水分净移动的能力,如土壤和多孔岩石,指其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对于空气扩散器而言,是指允许空气通过的能力。]更强一些。并且由于醚菌酯最先进入市场抗性出现也是最大的,还有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良好的内吸移动性,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较醚菌酯更好。毕竟是后开发出来的产品,性能总归好些。
注意事项
这3种杀菌剂都有很强的渗透性,使得他们能很好的和叶片亲和,大大提升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但是也对个别产品的安全性和用法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这类产品都是不宜与乳油类农药和有机硅增效剂混用的,因为如果混用会导致其内吸性变差,更甚至可能引起药害[药害是指用药后使作物生长不正常或出现生理障害而言。]。
已知的药害
1、嘧菌酯在嘎啦苹果上会造成药害
2、嘧菌酯+乳油在上海青上会造成药害
3、在保护地番茄上,曾经发现过嘧菌酯的药害,番茄幼苗移栽2周内须谨慎使用。
研究发现,蔬菜白粉病已对嘧菌酯产生了抗性,连续施用2次以上,效果有明显下降。
用药时间
用药的最佳时间为开花前、谢花后和幼果期,在病菌孢子萌发前就使用。如果发病了,使用这类杀菌剂的最重要的是防止病菌菌丝生长,防止游离在空气中的孢子二次浸染,而不是直接快速杀灭病菌。由于作用机理的关系,作用位点单一,一季使用别超过3次。并且由于产品进入到市场已有很长时间,大量的使用导致抗性都逐渐产生了,不建议单剂使用,现在市面上的相关产品也越来越多的以混剂出现了。
最后再提一下嘧菌酯和醚菌酯相比,嘧菌酯杀菌谱广效果好,而醚菌酯则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特效。(文/191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