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读:你是否经常被古装影视剧[影视剧(****ysju***)以下简称影视剧集站是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对电影影视频道节目中心开办电影综合门户网站的指示精神,由影视剧剧集站开办的电影影视专业门户网站,网站于2013年6月18日开通上线。]中那些身披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的人惊艳到?这些铠甲不仅威武霸气,而且具有很好的防护性。古代[历史学上通常指*隶制时代。]的将士有了铠甲的保护,就可以抵挡一些伤害性不大的兵器。不过古代对铠甲的使用和穿的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作战之后即便是汗流浃背[汗流浃背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àn liú jiā bèi,意思是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也不可马上将铠甲脱掉。这个看似有些不近人情的规定却救下了许多士兵[士兵,最基层的军人,可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等。]的性命。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盔甲
铠甲是古代士兵作战时的主要防御[防御所属现代词,指的是清各地驻防将军所属低级军官名。]装备,在世界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中国的“锁子甲”,欧洲的“米兰甲”,以及日本的“大铠”等,都曾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中国的铠甲最早出现夏朝,由第七任国军发明。不过上古时期的铠甲都较为轻便,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效果,但因为使用的材料是竹藤或者兽皮,因此[因此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因为这个。]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铠甲的制作材料逐渐提升,尤其是宋朝的铠甲,采用的是精铁打造的甲叶制作而成,因此一身铠甲的重量[重量是物体受重力的大小的度量,重量和质量不同,单位是牛顿。]达到了惊人的60斤。
《宋史·兵志》记载,当时的盔甲重量在五十斤上下,使用1825片甲叶组成,加上重达6斤多的头盔,再加上身上和手中拿着的武器装备,那么一名普通士兵所要承受的总重量往往达到了70-80斤左右。
虽然后来的朝代都对铠甲进行了改良,但重量最多也只能控制在30-40斤左右。
士兵穿着如此厚重的铠甲别说打仗了,即便是普通的行军都会觉得又重又热,若是进行一场战斗,尤其是在夏季,那么汗流浃背都算是轻的,重的则会引起脱水或者中暑等情况。
也正因如此,当士兵参加完战斗之后,都想尽快将盔甲脱掉来散热。如果在水边,甚至有想跳入水中洗个澡的冲动。这种情况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
但这些动作其实非常的危险,因为这会引起一种叫做“卸甲[《卸甲》是方巾界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纵横中文网。]风”的疾病。古代许多士兵和将领就因此丧生,比如明朝初期的猛将常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就是因此而亡。
可怕的疾病
根据历史记载,常遇春在洪武二年的夏季行军时感觉燥热难耐,于是就敞开铠甲吹风,可不一会他突然感觉不适,不仅眼前模糊看不清东西,而且肢体无力,在坠马之后还口吐白沫,之后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后来常遇春被运送回了京城,通过检查后发现,常遇春死于“卸甲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风。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在穿着铠甲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消散,若突然脱去铠甲,就会造成“风邪易侵,拘束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的情况,随后就会出现中风的症状。
而现代医学研究后发现,当身体突然受到了寒冷的**后,肌肉就会出现炎症,但这种炎症又并非是细菌感染所致,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会进行防御,这也就导致人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病。
古人在知道了发病原因之后,就禁止士兵在打完仗后马上脱去铠甲。可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士兵因此而患病和丧生,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的铠甲确实太重。
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如今的士兵已经不用穿着厚重的铠甲和敌人作战,取而代之的是既轻薄又安全的防弹背心。
保国安民[保国安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ǎo guó ān mín,意思是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明朝文人李梦阳说过一句话,“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其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将士,他们的愿望就是保国安民,若没有他们的守护,我们也不会有如今安定幸福的生活。
而这重重的铠甲,则是他们定国安邦[定国安邦,汉语成语,意思是使国家安定巩固。]最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宋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