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病株[词语病株拼音bìngzhū 注音ㄅㄧㄥˋㄓㄨ引证解释发生病害的植株。]的叶片出现[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断断续续或长短不一或呈梭状褪绿的黄色条斑或梳状圆斑,然后这些斑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最后成枯纹或枯斑。病害发生严重时则出现心叶黄化、腐烂[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抽蕾时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枯株,果轴或花苞出现黄色条纹圈斑,果实出现黑斑点,发育不良,无经济价值。假茎里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坏死腐烂,纵切假茎可见病部呈长条状,横切则呈环状斑块。
【发生规律】主要侵染原是田间病株及其吸芽[吸芽是着生于**球茎上的一种营养体,每一支吸芽只能开花结果1次。],或感病的杂草。病区内传染媒介是棉蚜和玉米蚜。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病的吸芽。温暖干燥年份的夏秋发病严重,新抽出的幼嫩吸芽以及幼苗易感病。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①实行检疫制度,种植无病种苗,最好种植组培苗[组培苗: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外殖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条件下,培育的完整植株。]。②增施钾肥,不偏施氮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③及时防治蚜虫。④及时挖除病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