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叶害虫豆芫菁,俗称鸡公虫,科学用药防治

在农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有的危害根部,有的危害枝干,有的危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食叶害虫比较容易发现,取食叶片后多形成孔洞、缺刻或白色条斑,严重的整个叶片被啃食,比根部、蛀食枝干害虫容易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豆芫菁[芫菁 blister beetle 鞘翅目(Coleoptera)芫菁科(Meloidae)甲虫,约2,500种,会分泌出一种**性物质,称「斑蝥素」(cantharidin),主要是从斑蝥属(Mylabris)和欧洲的西班牙芫菁(Lytta vesicatoria, 俗称西班牙苍蝇)收集而来。]是鞘翅目芫菁科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取食马铃薯[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花生、豆类、辣椒、番茄、甜菜等作物,也可取食白花泡桐叶、无患子叶等树木;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为寄生性肉食昆虫,专门取食蝗虫[蝗虫俗称“蚱蜢”,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的卵。今天主要介绍豆芫菁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特点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食叶害虫豆芫菁,俗称鸡公虫,科学用药防治

1、豆芫菁发生特点

食叶害虫豆芫菁,俗称鸡公虫,科学用药防治

豆芫菁俗称斑蝥、鸡公虫,一种非常好吃、好动的昆虫,有时还会被误以为是萤火虫。豆芫菁有多种类型,包括红头豆芫菁、绿芫菁、扁角豆芫菁、短翅豆芫菁、斑芫菁等,成虫咬食叶片为害,喜欢聚集在枝叶上取食幼嫩的叶片和花,轻者出现孔洞、缺刻,严重的成为光杆,受害作物生长不良,严重的植株会枯死,对产量和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

食叶害虫豆芫菁,俗称鸡公虫,科学用药防治2

豆芫菁在北方多发生一代,在南方可发生2代。成虫夜伏昼出,活泼善爬,可短距离飞行,具有假死性,受到惊扰后迅速散开或坠落地面藏匿,且能从腿节末端分泌气味辛辣的黄色液体斑蝥素[斑蝥素,中文别名是六氢-3a,7a-二甲基-4,7-环氧异苯并呋喃-1,3-二酮。],目的是吓退天敌。斑蝥素毒性很强,能**动物的细胞组织,人要是被喷到后皮肤红肿溃疡,起一个大水泡,疼痛难忍。成虫产卵于土中约5厘米处,每穴70-150粒卵。孵化的幼虫以蝗虫的卵为食物,一只豆芫菁幼虫一生可食蝗虫卵60-120粒。因此,蝗虫较多的地区豆芫菁发生也较多,治蝗可以兼治豆芫菁。

食叶害虫豆芫菁,俗称鸡公虫,科学用药防治3

2、防治措施

在防治上,应该做到适期防治,科学用药。具体措施上,应做好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①药剂防治:在马铃薯、花生等作物田出现豆芫菁发生较严重时,可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菊酯是灭蚊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能够有效杀死蚊蝇的农药,有天然菊酯及化学合成菊酯。]、敌百虫、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注意适时早治、轮换用药,减少农药使用。

②人工捕杀:也可利用成虫白天聚集在枝叶上为害的习性,用网捕杀,减少田间虫口密度,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皮肤。

③农业防治:冬季深翻土地,能使越冬幼虫暴露于土表冻死或被天敌吃掉,减少次年虫源基数。

特别说明:豆芫菁因体内含有斑蝥素这一独特的药用成分而成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斑蝥素可入药,主要从斑芫菁、绿芫菁等豆芫菁中提取,最有名的芫菁当属西班牙(绿)芫菁了。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