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噻菌胺为何在中国仍未有专利布局?-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一个新颖的琥珀酸[琥珀酸学名为丁二酸, 分子量为 118.09, 无色结晶体,味酸,可燃。]脱氢酶[脱氢酶(dehydrogenases)是一类催化物质**还原反应的酶,…]抑制剂[抑制剂(又称为缓聚剂)是一种用来阻滞或降低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作用与负催化剂相同。](SDHI)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由日本三井化学于1996年开发,2007年1月,三井化学授予杜邦公司[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在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市场开发权。三井化学向杜邦提供吡噻菌胺,而杜邦公司负责登记和销售其制剂产品。

其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于2016年4月10日专利到期。目前国内只有日本三井化学持有登记证。

吡噻菌胺为何在中国仍未有专利布局?-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吡噻菌胺化学名称为:(RS)-N-[2-(1,3-二甲基丁基)-3-噻酚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分子式:C16H20F3N3OS分子量:359.41,结构式为:

吡噻菌胺为何在中国仍未有专利布局?-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作用机理

吡噻菌胺和其他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杀菌剂作用机理类似,常被用于水果、蔬菜及草坪等众多作物。作用于病原真菌呼吸系统的复合体Ⅱ,靶标为琥珀酸酯脱氢酶(SDHI),从而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起到杀菌作用。吡噻菌胺具有渗透和内吸作用,对真菌病害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

防治病害

吡噻菌胺杀菌谱较宽,可以防治谷物类:如大豆(炭疽病、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斑枯病[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有两种,分别为杨生小球壳菌和杨小球壳菌。]、灰斑病、茎枯病、锈病、菌核病[菌核病由核盘菌属(Sclerotinia)、链核盘菌属 (Monilinia)、丝核属(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属(Sclerotium)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玉米(炭疽叶枯病、玉米灰斑病、叶斑病、锈病、玉米褐斑病菌);大麦(大麦云纹病菌、斑枯病);小麦、燕麦、黑麦(颖枯病、叶枯病、叶锈病、秆锈病、条锈病、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赤霉病);棉花(铃腐病、叶斑病、褐斑病、苗期根腐病);高粱(锈病);油菜(黑斑病、菌核病);甜菜(叶斑病、白粉病、锈病、种子病害);向日葵(叶斑病、白粉病、锈病、斑枯病、菌核病),马铃薯、甘薯、山药(黑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种子病害)及果树、蔬菜、草坪等病害。

国外的发展

相对于中国的冷淡,吡噻菌胺在国外的战略布局可谓是如火如荼。

吡噻菌胺现已在全球约30个国家登记和上市,其中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欧盟14个成员国等。吡噻菌胺可用于许多作物,尤其是北美的果树和蔬菜市场,欧洲的谷物、果树和蔬菜市场,是吡噻菌胺聚焦的重要市场。

2013年,先正达获得杜邦授权,准入吡噻菌胺市场。其后,先正达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了吡噻菌胺产品Velista 50 WDG,用于草坪。

虽然近年来复合增长率较高,但仍然是依赖其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其市场增长点依赖北美和日本等传统高端市场。

登记情况

我国仍然只有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即日本的股份公司,日本企业称为“株式会社”,含义即企业如一个大家庭,为了避免家庭内部产生对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维持家庭内部的和谐、团结。]具有登记,分别是原药和20%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登记作物是黄瓜和葡萄

目前杜邦公司主要在美国、加拿大等主要推广市场上主要登记的产品包括 20.6%(200克/升) 吡噻菌胺乳油、20.4%吡噻菌胺悬浮剂、50%吡噻菌胺水分散剂、350g/L吡噻菌胺·百菌清悬浮剂(1∶2.5)。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等企业在日本登记开发的基于吡噻菌胺的产品包括15%、20%吡噻菌胺水和剂、50%吡噻菌胺水分散粒剂、46.4%吡噻菌胺·百菌清水和剂(6.4%+40%)、吡噻菌胺·代森锰锌水和剂(4.25%+65%)、18%吡噻菌胺·嘧菌胺水和剂(8%+10%),另外还有少部分产品由吡噻菌胺与啶虫脒(0.01%+0.005%)和呋虫胺(0.01%+0.01%)复配而成。杜邦在英国主要登记的基于吡噻菌胺的产品包括Aylora、Cielex、Cypher 、Intellis、Intellis Plus等,主要是与百菌清、环丙唑醇、啶氧菌酯的复配产品。例如单剂200g/L吡噻菌胺乳油(悬浮剂)用于大麦、小麦、油菜、燕麦及梨果类真菌病害;复配制剂252.5g/L百菌清 +100.5g/L吡噻菌胺可溶液剂,60g/L环丙唑醇+150g/L吡噻菌胺悬浮剂,160g/L吡噻菌胺+80g/L啶氧菌酯悬浮剂。

专利情况

截止2020年8月9日,我国已有吡噻菌胺相关生效的专利仅6件,大多为复配相关专利。

吡噻菌胺为何在中国仍未有专利布局?-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合成工艺

根据文献报道,吡噻菌胺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分别合成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和中间体[中间体 intermediate 又称有机中间体。]2-(4-甲基戊基-2-甲基)-3-氨基噻吩,然后这两个中间体再反应生成吡噻菌胺。

第二种方法是首先合成中间体N-(3-噻吩)-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然后再与甲基异丁基甲酮反应,最后用氢气还原双键得到吡噻菌胺。

总结

吡噻菌胺是目前大热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杀菌剂成员,虽然已经专利到期,但在我国仍然没有布局。

1. 虽然吡噻菌胺的专利保护已经到期,但其资料保护仍在发挥作用,从而为原创公司赢得更多市场机遇。尤其是欧洲市场,更是拥有专利保护、资料保护和补充保护证书三道保护墙,其出口仍然困难重重。

2. 近年来SDHI类杀菌剂好产品层出不穷,如噻呋酰胺、啶酰菌胺、氟唑菌酰胺等,大量跨国公司的优良产品都给吡噻菌胺带来了市场压力。

但笔者认为,未来日本产品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产品互助,吡噻菌胺的市场前景仍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