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包括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辣椒[辣椒(chillies),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茄子[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灌木,古称酪酥、昆仑瓜,以幼嫩果实供食用,原产东南亚,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现在秋天正值茄果类蔬菜白粉[whiting (一)由天然矿物方解石、白垩、石灰石制得的极细粉状碳酸钙或人工合成的(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二**碳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病容易发生的季节。
01 危害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茄果类蔬菜白粉病
茄果类白粉病的症状,因寄主、种类和危害时期的不同而异。
辣椒
在辣椒上,因均由拟白粉菌所致,所见症状大体一样。受害的部位主要在叶片上,据说还可以为害茎及果实,一般在叶正面出现边缘不明显的黄斑(图1),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在10-20 毫米,叶片背面可见到呈三角形的白霉(图2)。
图1 辣椒叶正面白粉病症状
图2 辣椒叶背面白粉病初期症状
病斑多时互相融合,白霉可覆盖整个叶背面(图3),田间远远望去可见一片枯黄叶(图4)。
图3 辣椒叶背面白粉病中期症状
图4 辣椒白粉病田间危害症状
在冷凉的季节或个别品种上,往往叶背面看不到或仅有少量的白霉,主要引起叶片褐色斑点。病斑近圆形,直径一般为10-20 毫米(图5)。
图5 辣椒白粉病坏死性病斑
辣椒白粉病发生严重时可引起大量的落叶(图6),鉴于辣椒白粉病多发生于结果期,大量的落叶会使果实露在阳光下,引起辣椒或甜椒的日灼病,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叶斑给辣椒产量和品质带来的影响。
图6 白粉病引起的辣椒落叶
番茄
在番茄上,有时也会被拟白粉菌为害,因菌量较少、危害较轻,仅见到叶正面发黄,叶背面有稀疏的白霉,没有见到大量落叶的情况。
在国内,笔者仅在保护地[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见到过由粉孢属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引起的番茄白粉病,其发生也仅在叶片上(还可为害茎及果实),病斑为近圆形的白粉状斑点(图7),多时互相融合覆盖整个叶面(图8)。有时可见粉斑中菌丝聚集,变黄、变褐,形成颗粒状闭囊壳。
图7 番茄白粉病初期病斑
图8 番茄白粉病中期症状
茄子
在茄子上,白粉病一般也发生在叶片上,多发生在叶正面,也可为害茎及果实,初为分散的白色病斑(图9),扩大后连成一片或布满全叶。
图9 茄子白粉病叶部症状
病斑开始在植株的下部叶片出现,逐渐向上扩展,严重时也可形成大量的落叶(图10),使茄子外露,或引起果实发生日灼病。
图10 白粉病引起的茄子落叶
02 危害病原
茄果类蔬菜白粉病
辣椒白粉病
常见的是辣椒拟白粉孢[ Oidiopsis taurica(Lev.) E. S. Salmon](图11),为鞑靼内丝白粉菌[ Levellula taurica (Lev.)G. Arnaud]的无性世代,属子囊菌门、内斯白粉菌属真菌。
图11 辣椒白粉病菌粉孢子
番茄白粉病
比较常见的是由粉孢属引起的白粉病,属于子囊菌的无性型,有2个种:番茄新粉孢(Oidium neolycopersiciKiss)和番茄粉孢(Oidium lycopersiciCooke et Massee)。番茄还有拟粉孢属引起的白粉病,其形态和辣椒拟粉孢相似。
茄子白粉病
有文献报道,我国茄子白粉病病原有3-5种,以辣椒拟粉孢为主,但笔者在北京见到的仅为茄子粉孢( Oidium melougena Zaprometv),尚无发现辣椒拟粉孢,也没有见到茄子白粉病的有性世代。
03 流行规律
茄果类蔬菜白粉病
由于茄果类蔬菜的白粉菌一般看不到有性世代,其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的侵染循环比较简单。
在目前保护地栽培已经普遍的情况下,病原菌基本不需要越冬,只是冬季低温时在保护地发生得少一些,发育进度较慢。在温湿度比较合适时,病菌又活跃起来,产生的分生孢子量大,病害蔓延比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茄果类上的拟粉孢属于内丝白粉菌,在侵染的初期于组织内扩展难以被发现,即发生的潜育期比其他外丝白粉菌的潜育期长很多。当田间植株出现白粉状物时,说明病害已经处于发生的中晚期,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起来难度更大。
病害的流行与病菌的传播和积累、寄主的抗病性[抗病性是病理学用语,指树木与病原物在长期进化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各种抵御有害病原物的特征和能力。]以及栽培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病害的发生还和寄主的抗病性有关。此外,环境条件对茄果类白粉病的发生影响较大。
据文献报道,茄果类蔬菜白粉病菌的孢子在10-37 ℃条件下均可萌发,20-28 ℃最适,萌发虽不需要水膜,但需要50%-80%的相对湿度。一般在温度偏高,相对较旱的条件下,病害较重,而在连续降雨较多的地区病害较轻;因此,在保护地中栽培的茄果类蔬菜更易引起病害的猖獗。
04 防治技术
茄果类蔬菜白粉病
茄果类白粉病应采用以栽培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栽培防治
在栽培防病措施中,要避免将病苗带入,注意合理密植、适量浇水,避免忽干忽湿环境,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选用抗病的品种
合理轮作
做好棚室消毒
清除病残
药剂防治
一般对瓜类白粉病有效的药剂对茄果类白粉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辣椒白粉病是内丝白粉菌,这种病菌侵入寄主后菌丝先在组织内扩展,当进入繁殖阶段时才从气孔伸出,孢子梗产孢,即发现的时间较迟,此时用保护剂(如硫悬浮剂、百菌清、代森锰锌)防治已晚。
在用药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发现白粉病后所用药剂必须有内吸治疗作用,如三唑类的杀菌剂(如三唑酮、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己唑醇等);
其二: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用药,甚至在见到病斑前打“保险药”,不要幻想病害流行不起来,迟迟不用药,导致防治效果很差。
此外,防治茄果类白粉病时,也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除了不断地更新用药的品种外,还可以采用混用2种不同类型药剂的方法,如在使用三唑类农药时,加入适量的百菌清、可湿性硫磺、代森锰锌,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END
来源:“蔬菜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