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使用和环境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
光照[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光照充足的年份和地区,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施肥量,是指肥料施用的数量。],以便更好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则应适当控制氮肥,避免造成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徒长,增施钾肥,以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
降雨量[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雨水可以加速肥料的溶解和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的矿化,有利于作物吸收;同时也稀释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浓度,加速了养分的流失。因此,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施肥量、施用时期和肥料品种的选择应慎重考虑。
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作物都是有害的。施用磷、钾、硼、锌、硅肥,可减轻作物热、冻害的发生。因此,南方水稻田,如遇低温应提早追肥;在寒冷地区栽种冬季作物,用磷肥作种肥,能增强幼苗的抗寒性[植物耐寒性指植物一般能耐零下短时低温影响的特性。];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氮肥不应施得太晚,以免作物推迟成熟而减产。